多事之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牢记这6个注意事项,才能避免血糖波动

白露已过,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秋意乍现,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糖友秋季养生也应适时作出调整,才能避免血糖波动及预防并发症。

白露已过,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秋意乍现,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糖友秋季养生也应适时作出调整,才能避免血糖波动及预防并发症。

牢记这6点,糖尿病患者可以健康过金秋。

1.秋季饮食牢记四低两高一适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贴秋膘这种传统的进补习俗容易贴补太过,如果运动不足,热量消耗过低,必然使体重增加,导致肥胖,不利于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可随便“贴秋膘”,秋季进补仍需合理搭配,以既补了营养,又不会引起肥胖为原则。

具体来说在秋季饮食选择上注意四低两高一适量:低糖、低脂、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适量蛋白质。

  • 饮食宜清淡,多吃粗粮、新鲜蔬菜,尤其是水分较多以及一些生津润燥、膳食纤维含量高、易通便、滋肾润肺的果蔬,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等。适当进食肉类,以牛肉、去皮鸡肉、鸽肉、鱼肉等为佳。适合多吃些五谷杂粮,多吃土豆、芋头和藕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
  • 注意食物加工时的烹饪方法,食品能炖汤、清蒸就不要选择红烧、油炸、爆炒等方式,不加辛香温热性质的调味料,尽量使用清淡、用油较少的方法。
  • 忌烟酒、浓茶及咖啡等辛辣刺激物。天气干燥,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喝水。

多事之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牢记这6个注意事项,才能避免血糖波动

2.秋季天气干燥,要牢记护肤方法

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特殊的病理生理,皮肤比一般人更容易干燥,再加上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多种皮肤病,特别是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如果不小心挠破,很容易感染造成皮肤溃烂,可能因此而血糖波动,导致或加重一些并发症。

因此糖友要注意洗澡后涂抹身体乳,注意穿着宽松的纯棉衣物,穿旅游鞋、布鞋或软皮皮鞋,尽量不穿羊毛或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并注意勤换衣服,勤洗勤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秋季往往天高云淡,紫外线的强度并不比夏季差,所以糖尿病患者仍应注重防晒,以防日光性皮炎等情况的出现,避免日照强烈时间外出,及时应用遮阳伞、遮阳镜和涂抹防晒霜。

3.勤测血糖、血压和体重

秋季,由于气候变化和饮食管理不当容易引起血糖波动,糖友更应勤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加剧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一收一舒之间,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建议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勤测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嘱服用降压药,避免出现血压波动,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秋冬季容易长膘,办公室工作者体重会增加得更快,体重的增加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预警报,勤监测自己体重,波动幅度最好在1-2公斤内,不一定减肥但至少不要增肥。

4.秋高气爽动起来

秋高气爽是运动的好时机,运动能让你消耗能量、减少多余的脂肪,除了有助于控制血糖以外,还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肺活量,增加血液流动、增加骨骼密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别忘了趁着凉爽动起来。

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但老年糖友最好有人陪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时间尽量选择温度适宜的时候,特别推荐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运动;

天气转凉时,出门尽量戴上口罩,以免被病毒感染。即使在天气凉的情况下,对于糖友来说,运动最好也不要少。

不能进行室外运动时,可转为室内运动,太极拳、瑜伽、跳绳等运动方式均可,也可以围着室内空间走一走。

5.保持心情愉快

古人有悲秋一说,深秋凋零的景象,容易使人悲秋伤怀、情绪不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良好而稳定的情绪对降低血糖水平和维持血糖的稳定十分有益,因此秋季养生之愉悦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宁,少生闲气,心胸豁达,切忌暴躁易怒,注意收敛神气。糖友可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品茗、下棋、练书法、吟诗颂词、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

6.增强免疫,注意保暖,防治感染性疾病

秋天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等疾病,糖友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患者,一旦感染,病情会加重,血糖易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漱口;如遇皮肤破损、甲沟炎、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

作者:医者仁心仁术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931.html

(0)

相关推荐

  • 饮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这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饮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这几个因素值得关注,第一是食用油的摄入量,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的食用油摄入量约为每日45到60克,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25到30克的标准,超出了近一倍。第二是食盐的摄入量,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另外要少吃零食、酱菜、午餐肉等加工食品,食用盐摄入超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会加重胃黏膜损伤,加速骨质疏松,皮肤也会变差,所以为了变瘦,为了健康控盐是至关重要的。第三是糖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克,这里还包括了像风味酸奶、麦片、果汁、蜂蜜这些所谓健康食品中的隐藏糖分,所以控糖不易,能不加糖的不吃糖的就尽量别吃了。第四是饮酒量,膳食指南建议我国成年男性一天酒精摄入量应少于25克,女性少于15克,以啤酒为例,就是男性和女性分别不能超过750毫升和450毫升。第五是红肉,每周不要超过一斤红肉,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我们常吃的猪牛羊的肉,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在2015年10月就已经明确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将加工肉类列为一类致癌物,所以建议健康人群每周摄入的红肉不要超过一斤,最好控制在300克以内。第六是水果,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要吃够200到350克的新鲜水果。科学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居民日均水果摄入量远远低于推荐标准,摄入量较高的城市居民也只达到每天55.7克的平均水平。如果你的饮食在这六个方面没达到标准,需要抓紧调整。

    生活 2021年10月13日
  • 傲慢的合资车,终将会被淘汰,新能源的赛道上,比亚迪才是王者

    这两年,似乎属于合资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消费者也开始务实了,只选择对的,而不去选择所谓的合资车了,原因就在于,合资车已经没了之前的用心,国产车进步神速。

    科技 2021年11月21日
  • 悲剧!至少40万人爆发,比特币一度暴跌20%,数字货币全线崩溃……芒格:永远不要持有加密货币。

    北京时间12月4日,比特币大幅跳水,最低至42587.8美元,跌幅达20.59%。尽管此后有所回升,但当天跌幅也在10%以上。

    生活 2021年12月5日
  • 你能自由冲浪吗?豆瓣被曝私删手机图片,网友举报不是个案。

    10月26日,有网友爆料自己保存的图片无故被豆瓣删掉,需要从回收站里才能找回图片。该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手机安装豆瓣应用程序需开放“读取SD卡内容”以及“修改或删除SD卡中的内容”的权限,疑似豆瓣通过该权限来完成删除手机中图片的操作。

    科技 2021年10月26日
  • 红旗让理想飞扬图片,红旗让理想飞扬演讲稿

    文章长度:0太短了,请勿浪费资源

    生活 2021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