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来了,一粥一汤顺时养生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分”为“半”之意。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告别暑气,进入凉爽的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分”为“半”之意。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告别暑气,进入凉爽的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

秋分来了,一粥一汤顺时养生

四时养生,应遵守自然规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黄帝内经》认为,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形成了春、夏、秋、冬的四时规律以及生、长、收、藏的物候特点。

人类作为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有机个体,生命活动和自然界运动变化息息相关,彼此参应,相互影响。

若是想要健康长寿,人类必须根据四时变化来调整生活习性,以此来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平衡,这也是所谓的“顺时养生”。下面将从衣食住行及情志,讲述秋季养生注意要点:

一、秋冻有节,适时加衣

俗语有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分后气候日渐转凉,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此时若适当地接受凉爽的刺激,可提高人的应激和耐寒能力,这就是俗称的“秋冻”。但此时昼夜温差较大,对于老年人、小孩及患有高血压、慢阻肺等心肺系统疾病的年老体衰者,还是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一些重点部位如腹部、膝盖、肩颈部和脚尤其要注意保护。

二、 饮食宜润燥养肺,忌盲目进补

秋分来了,一粥一汤顺时养生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和四时五气对应原则,秋季的主气为燥,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肺喜润恶燥。故饮食上宜多吃一些润肺、酸性的食物,来预防秋燥,收敛肺气,如秋梨、百合、藕、芝麻、葡萄等。同时注意少吃辣椒、花椒、姜、蒜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助燥伤阴。立秋后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因为夏季伏天气温偏高,人体消耗较大,且食欲欠佳,故于立秋后进补来把身体在夏季的亏损补起来。秋分后,气温进一步下降,人们食欲逐渐增加,此时进补宜遵循个人体质及基础疾病,忌盲目进补,适得其反。

三、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是收敛闭藏的季节,此时天气清肃,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与群鸡同时作息。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张,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

四、 适宜运动,循环气血

立秋后气候凉爽,是运动的黄金季节,但此时锻炼要顺应秋季“收敛”之性,运动应选择轻松和缓,运动量不大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要防止运动后出汗过多,耗伤津液,耗损阳气。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五、怡情悦性,防秋悲

秋分来了,一粥一汤顺时养生

七情中与秋季对应的情志为“悲忧”。秋令时节,自然界植物出现凋谢、衰败的景象,容易引起人们颓废、惆怅、忧郁、伤感的情绪,这就是俗称的“悲秋”。因此要注意调养情志,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登山、秋游、音乐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和乐观的生活状态。

推荐食疗方

1、沙参玉竹鸭肉汤

材料:北沙参15g、玉竹15g、鸭肉200g

制法:将北沙参、玉竹、鸭肉分别洗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至鸭肉熟烂,调味即可。

功能:养阴润肺,清热化痰。

2、百合银耳秋梨粥

材料:鲜百合50g、银耳10g、秋梨50g、大米100g、冰糖适量

制法: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泡发后切碎,秋梨切小块,与大米同煮为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健脾补肺


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员:罗昭淦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93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