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内容不错,记得明星标本账号”
在《泰晤士报》上,出现了一批做营销号的大牌,他们每个月总涨几百万,赚1000多万。
在Tik Tok,MCN在头部,和一些野生球员谁是营销数字,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球迷和收入的快速增长。
直播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玩“一人组播”了!
这些人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他们都在玩「矩阵」!
普通人在内容平台创业能想到的路径是什么?
参与内容-增加粉丝-接收广告。
这条路径绝对没问题,而且它有创造内容的能力。通过这个路径,积累一段时间后,总能增加一些粉丝。如果运气好,会有爆款内容,那么粉丝和商业价值肯定会暴涨。
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内容。就算你有能力创作内容,又怎么能保证你发的每一篇文章和视频都是粉丝喜欢看的呢?
我们在看颤音的短视频时,是否也发现每个账号的点赞数都有高峰和低谷?
“创作门槛”和“稳定产出”,是卡住内容创业者最大的两个难题。
说到底,这是因为无论创作者有多牛逼,只要制作频率高(日本表),就有一定概率会出现不被用户接受的作品。
“不能每天都想出优秀创意”,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那么,开头提到的“高手”是怎么玩的呢?
他们把“创意”的问题,变成了“概率”的问题。
因为抛硬币,理论上两面落地的概率是50%。
如果只抛一次,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它们的概率是100%。
只有你扔了很多次,才会出现50%的“概率”。
如果一篇文章或一个视频只有50%的机会爆炸并变得受欢迎,那么发送内容两次、三次和四次。
当然,不是同一账户。
这就是「矩阵思维」,它消灭了概率带来的不确定性。
有些创作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涨粉,但实际上99%的创作者在收到广告前基本都跌了!
矩阵运算基本可以实现快速增粉和变现,并实现规模化。
这也是为什么做的时候,真正赚钱的老板都是默默无闻的原因。他们手上可能有大几千万粉丝,但是每个账号的粉丝最多也不过几十万从未有过所谓的“现象级”账户。
矩阵运算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降低内容的生产成本。如果你想像写作一样一天只写一篇文章,那么对于矩阵运算来说效率太低了。
所以矩阵运算很少自己产生内容,因为成本太高!
他们通常做什么?最多有三种方法:
搬运、抄袭、洗稿(翻拍)
这也是很多营销号被诟病的主要原因。
/>
“老子辛辛苦苦写的文章,被你扒过去用了,结果钱还给你挣了?”
原创作者正在为下一个选题大把大把抓头发的时候,营销号矩阵大佬正在思考是花100万还是200万再弄出几十个账号。
除开内容这块不说,其实“矩阵思维”真的是打破竞争格局的很厉害的思维。
同样是以内容为主的流量平台,字节跳动(头条系)这家公司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而腾讯似乎看起来相当乏力。为什么?
其中一个原因是:腾讯采用内部赛马的机制,内部竞争胜出的APP才会被推向市场,然后这个APP大概率又打不过别人。而头条系,光现在能看得到的,就已经有抖音、西瓜、火山三大短视频平台,而那些已经消失的短视频产品的数量,可能还有更多……所以,字节跳动在互联网界里被称为「APP工场」,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的产品。抖音的DAU已经接近6亿,微信才半推半就推出了一个“视频号”。
字节跳动用的就是“矩阵思维”,与其慢慢打磨一个产品,不如一股脑推出一大推看起来差不多的。用矩阵思维消灭了不确定性,只要有一个赢了,就全都赢了。
矩阵思维也适用于内容平台之外的领域,而且还不会出现像“搬运内容”这样的道德风险。比如说,搞电商的有个很接地气的玩法:店群。
无论是国内的淘宝、拼多多,国外的亚马逊,店群玩家都是以最低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
以拼多多举例吧,虽然今年拼多多开始引导商家走「精品路线」,导致无货源店群玩家收益大幅下滑。(无货源店群就是不需要自己做供应链,直接通过1688等供应网站选品,然后通过大规模开店的模式赚取利润)
但是店群玩家在拼多多上,已经挣了不少钱了。高峰期(2017年),店群玩家的单店月产值能够达到10000元!而每个玩家手上,至少有几十个这样的拼多多店铺。
而开几十个甚至100多个拼多多店铺,只需要几个肯干活的运营人员而已。
如果你看到这里,可以想一想,你现在正在做的生意,是不是能够运用这种“矩阵模式”来放大的。
除了矩阵思维外,有没有更高级的变现思维?
其实还是有的,那就是——微商思维。明天接着说!
你可能还想看看下面这些文章:
再不来就晚了!抖音小程序变现收益已经爆炸!
抖音的水下机会——普通人0门槛创业的小项目集合
又一家千万粉丝的短视频MCN亏了1000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