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吴老师搬新家已经一年多了。
一开始,除了室内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什么便利。不过,一年多来,地铁3号线一直在运营,小区附近的两条断头路也打通了,加上环形小巴和5个公共自行车点,交通不再是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发现北有麦思龙,西有万世广场,胡加寺有万世城,方便日常购物和看电影。
我们是一个封闭的社区,往西一公里就是东二环。一期居民楼较早,二至五期居民楼的节奏几乎是一年一次。入住率相当高,因为:
1.几个月前,楼下社区幼儿园因为熬夜排队入园上了新闻。
2.在几天前的地震中,楼下挤满了人。
好了,背景已经说明了,吴老师让我写楼下社区业务的变化,其实挺有意思的。
一个
先说吃,食物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按照传统的刻板印象,Xi人爱吃面,面馆应该是餐饮的首选。但是,我的餐饮经销商对冷面和肉包极其执着。
从2014年开始,这里已经有8个肉包了,二期大多人满为患,只有6栋楼。虽然其中一个失败了,但总额仍在增长。
势,保有量有望突破10家。
×记生意最好,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但胜在开业最早,当时周围别说无同类竞品,连吃饭都找不到地方,也累计不少原始客户。
可能是因为×记先下手为强,人流量最大的二期虽然随后又开了3家肉夹馍,却都乏善可陈,但大家依然前仆后继,大概是都觉得「我能反杀」吧?
比如说,南门地理条件最优越的一家,生意最冷清,东门的小店早早关门大吉。倒是×记旁边挨着开了一家祖×爷,靠打价格战抢了不少人头。
活下来的肉夹馍都是加盟店,食品制式标准,除了×记有盖饭、老×关馍挺酥之外,其他店都没啥特色,唯一倒闭的就是自家小作坊,集团军作战优势明显。
对了,门口还有家腊牛肉夹馍,我总怀疑是老板是开着解闷的,因为它家营业时间是6:30-18:30,我下班人家也下班,算是放荡不羁爱自由。
二
再说面食吧,可能是因为肉夹馍店如今都标配面条,所以附近的面馆基本上命途多舛。
×记肉夹馍开张后没多久,二期楼下开过一个东府风格面馆,深受我和吴老师的喜爱,它家面口感Q弹,我和吴老师每次吃时都要琢磨一下面里到底放了啥,一度脑洞到木薯粉或吉利丁。可可没多久,这家店就变成烤肉摊。
剩下的面馆,都在猥琐发育,别浪。
一期门口的大碗臊子面,存在感还不如他们早上租出去的豆腐脑高。二期和四期各有一家兰州拉面,也都门可罗雀,其中二期的拉面年前倒闭,换了家老板卖面,生意也不见好转。附近还有家重庆小面,年初就卒了。
面馆不流行,可炒菜也没火起来,只有两家小店,哪家明天倒闭我都不稀奇。可以说,非陕西特色的吃食就像排队送人头,开一个倒一个,倒一个,继续再开一个,吴老师家乡的辣糊糊,还有新疆椒麻鸡,都这个下场。反倒是冒菜、香锅和沙县小吃,这三家一直稳住,客流量稳定,有时中午去得晚还没地方坐。
面馆的不畅销,让我一度觉得,西安年轻人对面也没那么执着,但蜂拥而至的肉夹馍和难以为继的炒菜馆,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秦套餐对本土年轻人的吸引力,可能要比面高得多。
提到面食,我想起个题外话。 刚来西安时,有本地人揣着你们都懂的自豪心态问我,「你最喜欢我们西安什么美食啊」,我答曰,「大盘鸡」。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提及他心中标准的碳水化合物答案,他继续追问,「还有呢」,我想了下,说,「洋芋擦擦」。嗯,距离西安有点远,于是对方继续诱导,「面食呢?」我恍然大悟,斩钉截铁地回答「你们的刀削面真好吃啊!」尴尬的气氛,妙不可言。
作为一个从砍省落户的新西安人,我上学还是上班时,都要不断跟身边的人解释:
-
我们的主食是米饭,米饭要配菜吃,每天都吃碳水化合物对身体不好…
-
北方好像大部分地区都吃米饭吧?
-
我们的面食,顶多是馒头,还有饺子…
-
对不起,我真不能解释为啥吃米饭饿得快这种伪科学,饿得快你为啥不多吃两碗…
三
吴老师特别关心便利店。
门口的便利店比肉夹馍还泛滥,至少有12家,依然有新店在筹备开张。
便利店之间贫富两极差异,比富二代和我的还要大。
二期南门有家便利店A1,和×记肉夹馍同时开业,也算是抢先机,老板是江浙人,鼎盛时期在东门还开了一家分店A2,试图垄断二期6栋楼的市场份额。
和西安很多便利店一样,A1和A2基本上算是小日杂店,跟《乡村爱情》里谢大脚家的乡镇小卖铺差不多,按吴老师的说法:货品良莠不齐,货架摆放粗放。
只有这两家店时,大家没啥选择权,后来,紧挨着A1家新开了一家连锁便利店B。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两家店经常是B这边结账排队,A1这里老板闲得在打王者农药,蝴蝶效应是——A2分店坚持不到半年,就倒闭了。
二期北门和三期南门之间,也有同样的便利店之战。有开门最早占天时的C,还有上月才开门但占了地利的D,他们和A1、A2一样,都算是谢大脚型,反倒是开业最迟、位置相对一般的华×万家小便利店E,让我们用脚再次践行了投票权。
吴老师在帝都有过大型超市工作经验,她分析说:
1、B、E两家货源比ACD要讲究,进货品类很克制,每种都是同类中的精品;而ACD则比较杂乱,更像是杂货铺。当然,这里要考虑到B、E背后有连锁和大超市的数据和支持。
2、B、E的商品摆放也经过深思熟虑,而反观另外三家,不忍直视…
3、B、E有果蔬区,其他便利除了D之外都没有。之前看贞观有文章解释便利店为啥不能设果蔬区,但我们这边生意好的便利店,果蔬是标配,生意甚至好过附近的果蔬超市,基本上能如某辉超市一样做到生鲜不赔。
4、细节上,B和E都有会员积分体系和特价促销体系,结账处有电子支付扫码枪,而ACD顶天有张店主个人二维码的打印图,有的甚至还要老板自己打开手机APP的收款框。
不过,即便数量上早已溢出,还是有人继续投身便利店业。
比如,就在三期华×万家(E)的隔壁,我又发现一家每×天正在装修中,算上两边的C和D,这条路不到50米距离,就已经挤了4家便利店。
于是,我和吴老师打赌,你猜这4家谁先关门?
四
其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房产中介数量不少,大多接盘倒闭小店开起来,每周坚持给业主们打骚扰电话。
小学和幼儿园附近全是幼教、托管和武术舞蹈之类的兴趣班。
而剩下的品类,有洗车行、花店、洗衣店、宠物店、小诊所,生意看上去都一般。还有两家新开的女士精品服装店,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选择在客流量一般的社区做生意,我和吴老师都觉得,老板娘可能也在岔心慌…
总结一下,我们小区的底商特点很明显。
首先是一窝蜂,拼命开凉皮肉夹馍店、拼命开便利店,但质量大多不堪入目。便利店多是粗放型,目前已有的12家便利点,只有2家比较精品,剩下大多都是《乡村爱情》款。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距离主干道和核心商圈远的餐饮,都爱走本土化、小型化路线,不是三秦套餐就是面。
反观我们小区向西800多米的天××苑,虽然小区比我们要差,但因为临近东二环,对面的底商一个个堪比商业街,高端大气上档次,向北平移到矿山路,依然如此。
人家楼下是川鲁粤淮扬,闽浙湘本帮,再看看我们楼下,默默无语两眼泪。
正因如此,我和吴老师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会选择在家做饭。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这篇流水账。
iPhone大壕们
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打赏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