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tant;">关注公众号 Enjoy出海开发者服务平台
输入「Go Global Plus」可以获得7日Go Global Plus VIP会员体验卡
登陆网站 enjoyglobal.net 输入会员码观看会员视频课程
卖家们还在以为富贵险中求!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利润?错了,大多卖家被封号了!
今年以来,亚马逊上违法犯罪的事越发多了。好比有的卖家制假售假一时爽,但一朝被逮捕,赔进去的就是美好人生。
5年净赚350万美元!
如今面临22年监禁
美国联邦司法部在6月29日发表一份声明,住在洛杉矶圣盖博谷的一名华裔男子对于售卖假冒笔记本电池的行为,承认了两项罪名,最高面临22年的刑期。
根据该男子的招供,这些电池和包装都是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然后在 eBay 和亚马逊平台上作为苹果、戴尔、三星、东芝和惠普等公司的正品电池出售。
根据法庭文件,参与该事件的一共有7名共犯,其中6人居住在中国,目前没有被起诉。
从2014年3月到2019年6月被HSI逮捕为止,该男子及其同伙通过在eBay和亚马逊销售了2383万1668美元的电池,并且获利至少350万美元。在此期间,经由美国账户向中国银行账户的汇款金额也达到1800万美元。
为了方便其假冒商品的进口和销售,该男子及其同伙还在美国成立了许多公司。
中国同伙将电池包装好然后运往美国,有时用黑色胶带或类似材料隐藏商标,以便通过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检查运往美国。一旦电池到达仓库,他们就将其宣传为全新、正品、原装或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产品。这些电池被贴上苹果、戴尔、惠普和东芝等公司的假冒商标,以及UL认证标志(产品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测和认证),一般消费者很难发现这些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
假冒电池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包括过热、火灾和爆炸等,而该男子及其同伙在运送这些电池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
所谓赚钱不义之财,总有翻车之时。2019年12月该事件被败露,国土安全部调查局探员突击搜查该男子仓库,发现装有约44000块电池和约175000个标有苹果、戴尔、惠普、东芝、联想、华硕、宏碁和三星等多家公司的假冒商标。
现今,该案件将在10月4日举行量刑听证会,届时该男子将面临联邦监狱的法定最高刑期 22 年。
不得不惋惜,该男子想“蹭”知名品牌热度进行售假,结果搭进自己的大好青春。
疫情使更多消费者转向线上购物,同时也刺激着大量的跨境卖家入驻亚马逊、eBay等在线平台。一些卖家就投机取巧,导致平台上假冒伪劣侵权事件频发,各大平台加大对侵权卖家和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
再出手
亚马逊“铁腕”打击侵权行为
一直以来,亚马逊在打击侵权卖家上一直不遗余力。此前,亚马逊就投资了7亿多美元来保护其商店免受欺诈和滥用,并且雇佣了10000多人来保护其商店免受欺诈和滥用。与此同时,阻止了超过100亿个可疑商品,查封并销毁了超过200万件发往其运营中心的假冒产品。
7月3日,亚马逊再出手,即更新亚马逊透明计划功能——防伪封条。
这个功能将允许卖家购买封条物料只要封条物料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及亚马逊的安全要求,就可以直接用在卫生、个护等需要封口的产品上,每个封条都会和正常的透明计划标签一样带有防伪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封条上的二维码来获取产品信息和真实性验证。
亚马逊对产品侵权事项有多认真多严肃是在圈内是众所皆知的!一旦亚马逊发现卖家出售假冒商品必然封店,还是永不翻身的那种。卖家们千万不要以身犯险,否则亚马逊网站最可爱的小狗狗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做品牌、合规化经营
已是亚马逊大势所趋
这一售假事件与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各种因刷评、小卡片、账号关联而引发的封号事件结合起来,不难发现,店铺合规化经营有多重要。
同时也表明,卖家朋友们的亚马逊品牌注册日益重要。
一方面,品牌是销量的防护墙,帮卖家们避免和应对侵权风险。有了品牌,你的产品被跟卖也不用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受某宝洗礼,大量中国卖家都使用小卡片获取Review好评的营销方法。但是这一次风波,卖家们也需要重新思考,在不违规操作的情况下,要怎么让买家心甘情愿留下好评?
在亚马逊,用户评论是客户销量的最大驱动因素之一。90%消费者会阅读买家评论再做出购买决定;92%消费者信赖亚马逊商品页面上的买家评论。
如今亚马逊严打刷评、小卡片,卖家们在推新品初期快速获得真实、优势的买家评论已是难上加难。但是亚马逊鼓励品牌商将商品加入Vine计划,它会将卖家的商品交到亚马逊邀请的评论者(称为Vine Voices)手中,由他们提供优质评论。
这是品牌卖家才有的特权。
回到前面提到的更新后的亚马逊透明计划功能,是允许卖家在二维码标签上添加一些自定义的文本,例如卖家可以在标签上写明“扫码领优惠券/查看如何使用”等等。对卖家来说,在小卡片严打的情况下,这一官方允许的方式是否是卖家进行营销的新契机。
这也是为品牌卖家量身打造的,因为亚马逊透明计划官方给出的首要参加条件就是“能够证明自己是所售商品的品牌拥有者”,也就是卖家至少要参加了品牌备案(Brand Registry 2.0)
总的来说,这些事情都回归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合规运营。亚马逊也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卖家们不能触碰亚马逊政策“红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