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真研读了阿里巴巴于2021年12月16-17日举行的年度投资者日的会议记录和PPT,试图搞清楚阿里的管理层究竟在想什么。因为从一开始,阿里就跟别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
-
一般互联网公司往往是“见招拆招”,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计划赶不上变化;它们的战略思路当然也值得研究,但往往与现实发展轨迹有很大差异。
-
阿里巴巴则是“先定战略后办事”,统一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谋求发展。阿里的对外宣传不是忽悠人的,而是确实要根据宣传的道路走下去。如果你熟悉过去二十多年阿里的发展史,就会赞同我的观点。
2021年对于阿里而言,肯定不是一个好年份:营业收入的增长大幅放缓,调整后的营业利润还出现了下降;投资者最在意的是,淘系电商的增长已经放慢到个位数,而生活服务、云计算、国际业务等还不足以挑起大梁。阿里的股价从最高点回调了64%,即便在互联网中概股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个跌幅还是令人咋舌。
此时此刻,资本市场讨论的问题不是“阿里何时能恢复较快增长”,而是“阿里是不是老了、过气了”,以及“阿里究竟知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也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在看完本次投资者日的所有记录之后,我感觉比较乐观,因为阿里显然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也不缺乏执行到底的决心。
在12月17日的主题发言中,逍遥子再次强调了过去几年一直在执行的三大战略:内需、全球化和高科技:
-
内需还没有见顶,未来的增长来自三个方面——用户增长(尤其是下沉市场和年轻用户),钱包份额的扩张(扩大消费品类、提高渗透率),以及为商家创造更多附加值(全生命周期服务)。
-
全球化的市场潜力还只发掘了一小部分。例如,东南亚市场的电商渗透率仅有11%,而阿里旗下的Lazada也只覆盖了当地互联网人口的34%;EMEA市场(欧洲、中东、非洲)的电商渗透率仅有12%,阿里也只覆盖了当地互联网人口的15%。海外电商基础设施、支付手段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在高科技方面,阿里的云计算、大数据实力本来就很强,接下来要坚持做深技术,走向对关键硬件技术的突破,包括芯片领域的核心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实现基础研发与业务场景的结合,提升每个业务的具体能力。
上述思路不但清晰、可靠,而且没有改变。阿里并没有因为2021年的增速远逊于2020年,就去修改自己在2017年乃至更早的时间形成的战略。投资者会如何看待这样的发言?这两天的股价走势已经告诉我们了:平淡无奇。很多人觉得缺乏惊喜,来得太慢,不足以把阿里迅速带出“低谷期”。
然而,这很可能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共同的命运。2021年是一个分水岭:此前是野蛮生长、用增长解决一切问题的时代;此后是精耕细作、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就像在农业社会中后期,最肥沃的土地早已被开垦殆尽,就连不太肥沃的土地也被抢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经营方针无非是两条——提高单产,以及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
逍遥子在主题发言中提到:截止2021年9月底,阿里国内核心电商业务的年度ARPU达到了8400元,而且并没有下降的趋势。总体看来,ARPU越高的用户留存率就越高,例如ARPU 7000元以上的用户留存率高达98%。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消费者愿意在淘系电商花钱,就意味着它认可平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淘系电商对服装、美妆、个护等品类的发掘已经比较充分了,但对日用食杂、家装建材、宠物用品等新兴品类的发掘才刚刚开始。从这个角度看,“提高单产”是一个非常现实、可以达到的目标。
蒋凡的主题发言则提供了另一组数据:截止2021年9月底,淘系电商的新品比例同比上升了6个百分点,新品动销率同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天猫U先以及天猫小黑盒这样的新品孵化工具。天猫店铺会员总数同比上升了50%,而且天猫店铺会员的月均消费额达到了全店平均水平的两倍——这应该归功于天猫的店铺关注和会员体系,以及对商家私域流量机制的扶持。可以想象,接下来阿里还会通过Alibaba Design、犀牛智造等方式,深入到商家的工业设计和生产制造流程之中。这就是逍遥子所说的“提供多元化服务、运营消费者全生命周期”。
以上主要讲的还是国内核心电商板块,而在本次投资者日上,投资者关注的问题遍及阿里的各个业务板块。他们提出的问题包括:
-
依托高德地图去做生活服务,具体打算怎么做? -
在快递物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怎么看菜鸟网络的价值? -
淘特、淘菜菜打开了增长空间,但还需要更多投入,如何平衡短期投入和长期收入? -
对于新业务的合理利润率,阿里有什么期待? -
在所有这些新兴业务上,如何平衡市场份额和利润?也就是说,要不计代价地争取市场份额第一,还是稳扎稳打的力图做出利润?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