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安全中心近日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透明度报告》,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国内首个短视频治理报告。它的发布不仅体现了作为中国重要互联网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也对中国其他短视频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这份“透明度报告”不难看出,Tik Tok希望通过全面、严格的平台治理,围绕“科技实力”和“责任”这两个关键词,引导和促进平台生态健康安全,努力打造开放、透明、值得信赖的平台。
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像Tik Tok这样影响力巨大的短视频平台,必须始终把社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外界对Tik Tok的普遍期待,也是Tik Tok的自我要求。客观来说,作为一个拥有数千万创作者、数亿用户的短视频平台,其所发布的作品难免会被混为一谈、浑浑噩噩。关键是看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从Tik Tok发布的首份全国短视频治理报告可以看出,近年来同质化文案、热点事件无限营销、违规吃播、各类“元”都是Tik Tok重点治理的类别。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侵害了坚持作品原创者的权益,也影响了全国亿万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给一些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和困扰。Tik Tok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理行动,一方面维护了Tik Tok平台乃至网络生态的健全与健康;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平台创作者和用户的权益,这恰恰是平台积极承担自身责任的体现。
对于一个创作者和用户数量如此庞大的短视频平台来说,需要运用必要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管理。Tik Tok此次发布的治理报告中提到,2021年第四季度上线的一款治理短视频同质化乱象的“技术工具”,就是“粉丝抹除”功能。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将注意力限制在同质化文案严重的账号上,自动抹去同质化内容带来的粉丝。有了这样的功能,就相当于从源头上消除了一些人抄袭别人文案的动机,让他们通过文案同质化来吸引流量,增加粉丝的意愿。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围绕短视频平台的治理也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短视频平台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平台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比如最近被大众诟病的户外直播中,侵犯他人隐私、街头哗众取宠、强行骚扰他人等行为。Tik Tok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理行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理成果。
利用短视频和直播进行网络诈骗是Tik Tok重点打击和治理的领域之一,也是Tik Tok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为严厉打击涉嫌诈骗的违法活动,Tik Tok安全中心成立反诈骗专项小组,针对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场景,通过反诈骗宣传、风险警示、内容审查等手段,联合当地警方、权威机构和用户共同组织进行专项治理。
为了更好地打击网络诈骗,一方面,全国反诈骗中心、各地警情号、Tik Tok安全中心以及Tik Tok部分创作者先后通过短视频、Tik Tok平台直播等方式开展反诈骗宣传,掀起了反诈骗宣传浪潮,对Tik Tok数亿用户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另一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Tik Tok通过平台反欺诈模型、策略和用户报告,共封禁了52万个疑似欺诈账户。同时,借助最新上线的“Tik Tok小安”,将诈骗扼杀在摇篮里,打击网络诈骗团伙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8人,为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做出了直接贡献。
一个互联网公司,如何对待自己的用户,如何管理平台上的各种问题,最终体现的是公司的价值观。作为国内首个短视频治理报告的发布者,Tik Tok对平台的治理措施和成效倡导了积极、健康、负责的价值观,值得肯定和期待。(袁广国)
来源:Guangming.com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