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一些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轮商品涨价有什么特点?上涨的原因和持续性是什么?企业对此如何应对?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6月10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第27期)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一一回应。
疫情前变化趋势的回归
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商品价格指数上涨了70%以上,食品、工业原料、农产品、金属、能源等价格全部上涨。“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迅速,覆盖面广。从长期轨迹来看,是回归疫情前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CMF市重点委员余春海教授在代表课题组的报告中指出,如果看更长的趋势和时间样本,就会发现目前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是疫情前趋势的回归。如果平滑疫情影响带来的短期变化,我们会看到2020年以来的变化与之前的趋势没有明显不同。单看今年的变化,与疫情前相比,变化幅度没有明显差异。
价格指数之外,看具体的价格水平。于春海表示,能源价格、贵金属价格、基础金属价格普遍没有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能源价格基本延续了过去的波动特征。贵金属价格上涨相对较快,既延续了疫情前的上涨趋势,又叠加了疫情冲击下的避险动机和流动性支撑下的投机行为。
至于推高价格的原因,报告指出,当前各国经济重启和需求复苏不足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如此全面快速地回归。“跨国疫情动态差异导致的供需错配、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趋势、欧美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取向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相互叠加,共同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产出、就业等关键经济指标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疫情的破坏也没有完全修复。例如,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需求的恢复,与正常时期相比,供应也在很大程度上收缩了。
从疫情发展来看,今年疫苗分配的两极分化明显改变了疫情的区域分布。发达经济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疫情越来越严重。发达经济体主要是大宗商品的需求方,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主要是大宗商品的供应方。由于大宗商品供给增长仍面临较强约束,整体来看,大宗商品可能存在供需错配。
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取向的转变也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结构乃至价格走势产生长期趋势性影响。疫情期间,财政政策的导向更多是援助和维护。随着疫情的缓解,主要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消费价格的传导尚未完全显现。
于春海认为,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全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目前,除了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明显外,消费价格的传导主要集中在直接的能源消费渠道。
类似于欧美的情况,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通胀的压力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主要是因为下游工业企业承担了比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消费价格指数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然而,经过疫情的冲击和过去一年多的艰苦生活,很多企业实际上已经无法承受进一步的成本冲击和由此带来的亏损压力。同时,大量的小和我
针对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困境,报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及其带来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总体效果不大,单纯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企业、生产者和需求者之间合理分摊成本。
二是对冲和缓解特定行业和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下游消费品制造企业面临较高的成本上涨压力,相关研究表明,此类企业对税费成本也非常敏感,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下,需要通过政策对冲降低其他费用的成本,从而缓解成本上涨的整体压力。
第三,成本和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会给企业带来流动性问题,需要完善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金融支持,缓解其资金压力。此时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相对较小,更多的应该在金融层面发挥其成本分担、对冲和缓解的功能。
作者:本报记者唐莉
来源:国际商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