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中财大教授:减碳不能单靠行政力量,需要财税政策有力支持)

25日,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教授表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系统性经济社会变化,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政策,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保障。

在北京市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联合举办的“2021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马海涛发表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财税政策优化路径》主题演讲。

马海涛认为,从时间维度看,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不同阶段的财税任务应有不同的轻重缓急。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阶段,主要财税任务应是综合运用财税政策约束和激励,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阶段,主要财税任务应是保障低碳经济运行体系,完善税收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低碳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支持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

马海涛介绍,减少碳排放有四条综合途径,包括加快清洁能源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自然碳汇。

在建设清洁能源体系方面,马海涛分析,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很小。2020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小。短期内将维持“一煤独大”的格局,行政命令式减排难度大、成效有限。“体育减碳”实现节能降耗减排难度越来越大,各领域分散减排潜力越来越有限。

中财大教授:减碳不能单靠行政力量,需要财税政策有力支持
中财大教授:减碳不能单靠行政力量,需要财税政策有力支持

25日,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在“2021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致辞。

"而目前与能源相关的财税政策也有改进的空间."马海涛表示,目前煤炭资源税最低税率低,征税范围窄,对森林、草原等自然碳汇保护力度不强。此外,成品油消费税广泛的税收征管方式、单一的监管方式和无效的监管协调机制也助长了偷税漏税。增值税退税政策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分布不均,缺乏对储能技术研发的支持。

结果显示,工业领域的相关财税政策也存在不足。马海涛认为,一些补贴被市场扭曲,导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转型动力不足。比如他说,环境保护税定位于污染治理而非碳减排,税负较低。企业所得税激励低,研发激励不足;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政府绿色采购管理不完善,政策覆盖不全面。

马海涛建议,优化财政奖励补贴政策,加大税收处罚力度,在能源利用方面扩大清洁能源使用增值税退税政策的行业覆盖面;对工业初级产品加工进口实行差别化出口退税政策和关税政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施鼓励低碳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在工业产品消费中,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财税方案,优化产能空间布局。

马海涛和其他专家在调查中发现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575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