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秋分补益,冬季少得病

9月23日正值秋分,早晚温差大,雨水变多,人体的阳气也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变为向内收敛,很容易被外邪侵袭。此时该如何调理身体,为迎接冬季打下好基础呢?

9月23日正值秋分,早晚温差大,雨水变多,人体的阳气也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变为向内收敛,很容易被外邪侵袭。此时该如何调理身体,为迎接冬季打下好基础呢?

「中医养生」秋分补益,冬季少得病

秋冬养阴,宜平补平调

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的原则,而秋分时节的养生尤其注重一个“平”字,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补平调,平出健康。具体大家可以遵循以下的做法:

01

平调阴阳,身体放松

秋分时昼夜平分,养生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做到阴气内守。健康合理的睡眠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的第一要法。此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高气爽之际也正是锻炼的好时机,但要注意,此时人体阳气为收敛、闭藏状态,运动养生要顺应这个状态,切忌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比较适宜的运动有太极拳、散步、爬山等。

02

适当给身体减压

不妨试试“肌肉松紧法”:闭上眼睛,用意念从头顶开始放松;牙齿用力咬合后放松,同时,拳头握紧后再放松,依次类推到全身各部位。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平衡人体阴阳。

03

秋令食物,平补气津

秋分后,饮食上注意补气生津。首先要多喝水、常喝水;其次要适量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

04

滋阴润燥,清肺安神

这个季节,要注意滋阴润燥、清肺安神。如果是体质比较虚的人,更容易给一些疾病可乘之机,所以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吃些阿胶等性质较平和的食物。

传统医学认为,秋天适当服用阿胶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不仅能固本培元,使身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阿胶按品质分为“福、禄、财、寿、喜”几类,其中“福”字阿胶(永盛合阿胶)品质较佳。

燥邪旺盛,润肺养肾

秋季天干物燥,人体最易感受“燥邪”,伤及肺阴,出现口鼻干燥、干咳等情况,所以历来提倡滋养肺阴。其实,传统医学讲究整体观,五脏六腑中肺与肾密切相关。燥邪盛时,润肺的同时不能忘了养肾。

秋季容易产生秋燥而伤及阴液,如果本来就是肾阴虚体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夜间口干、手足心热、盗汗等,这时可多吃一些能润躁养阴、滋补肺肾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

「中医养生」秋分补益,冬季少得病

怎么判断属于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大家可通过一些表现看一下。肾虚者大多都有腰背酸痛、四肢乏力的表现,而且舌质偏红,手心脚心容易发热,两颧午后会发红、阵阵潮热,有这些症状的人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始出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比较适合肾阴虚的人。肾阳虚的人舌质偏淡、怕冷,脸色发白、手脚偏沉、容易乏力、小便清长、夜尿多、四肢冰冷、寒湿气重,有些肾阳不足的男性还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问题。

对症调养,补足肾气

从古至今,补肾一直被很多人当作颇有成效的养生之道。特别对男性来说,无论腰酸乏力、肢体麻木还是性功能减退,可能都与肾有关。除了上边讲到的肾阴虚、肾阳虚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肾气虚。

中医认为:

肾气虚者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舌淡、尺脉虚弱,并有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肾气不足,膀胱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肾气虚者通常小便较多。肾气虚常见于老年人、部分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和部分更年期女性。想要补足肾气,大家日常可以吃些板栗,它有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门诊中经常有男性来就诊,说自己经常腰痛,还有关节活动屈伸不利、疼痛、肿胀等表现,这也可能是肾气虚的表现,可以使用壮腰健肾丸。如果服药两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没有改善,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中医认为: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意思是说,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毛发的生长荣枯多与肾精、气血盛衰有关,如果头发变白或脱落,多半是因为肝血不足,肾气虚弱。所以肾气虚者头发往往没有光泽,脸色也不太好。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是补肝血、补肾气。如果觉得汤药服用起来不方便,难以坚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含有何首乌、当归 、补骨脂、枸杞、沙苑子等的中成药,如益肾乌发口服液。

养好脾胃,缓解悲秋

一到秋季,不少人就会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这不仅是情绪问题,其实一些身体问题也会让人不开心,比如肝郁、心火和气血虚。

爱发脾气、郁郁寡欢,经常出现这样症状的人,有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肝主疏泄,当人的肝气不畅时就容易发脾气、心情不佳。肝气郁结还会使人感觉胸部闷胀、咽喉部发紧,总想长舒一口气,女性还会出现乳房胀痛、小腹胀、月经不调。肝郁还会影响人消化功能,从中医上说,肝脏属木,脾脏属土,木克土,肝郁气滞,攻克脾土,使脾脏受伤害,脾脏管消化,就会出现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口淡乏味。

出现肝郁时,不妨做做“捶胸顿足”。先将两手握拳,握拳时无名指和中指中间抠的穴位就是劳宫穴,这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小指和无名指抠的是少府穴,这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握拳伸屈这两个穴位会得到刺激,能帮助降心火。

捶胸则是指捶男性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穴,这个穴位也被称为出气穴。握拳捶捶出气穴,会使人感觉很舒畅。所谓顿足,是指用脚踩鹅卵石,可刺激脚底的涌泉穴,再配合按按太冲穴,能让肝气不上冲。

「中医养生」秋分补益,冬季少得病

如果说肝郁是“郁郁寡欢”,心火就是“烦躁不安”。心火旺的人,总觉得心神不宁,烦躁不安。中医讲心在五行中属火,与之相对应的是属水的肾脏。当心肾相交时,水火互济,互相帮助,火能让水不寒,水能让火不亢;当心肾不交时,则导致肾寒而心火生,心火亢盛,就会出现心烦、失眠、情绪不佳、舌尖变红、脉象细数等症状。降心火,推荐睡前泡脚,可同时抠抠涌泉穴,有助心肾相交,帮助睡眠。▲

内容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整理: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通讯员:龚欣雨 秦沙沙 孙磊 王晶晶

「中医养生」秋分补益,冬季少得病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65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