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我充满了野心,觉得我的生活不能继续了。“咸鱼是要翻的!”你大声喊出来。然后写下一个完整的计划,决定从明天开始好好执行。但是,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呢?明天永远是非常麻烦的一天:会议,晚餐,加班.

gin-right: 16px;margin-bottom: 5px;line-height: 1.75em;">你只能无奈地说:”唉,没办法啊,要不后天再开始吧。“

可后天依然有各种事儿耽误你。
为什么我们每次一想要做出改变,全世界的麻烦都来了?
是我们命不好?人家有“锦鲤”护体,你有“霉球”傍身?

其实这么让人苦恼你的问题,有个特别的解释,叫“认知失调”。
当我们的行为与自身概念相冲突时,人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人们通常会扭曲自己的观念。
基于这个理论,你就不难理解了。
不是大家商量好了,就是不让你去完成计划。
而是当你没按计划推进的时候,你老不自觉得往“是不是因为大家耽误我”上面想。
即:遇到不满意,下意识找理由解(yǎn)释(gài)自己的问题。
你问我为啥自己会这样?
送你一句话:忒心疼自己,总想给自己解心宽啊!
“可我也不是个习惯性撒谎的人,咋自己变成这样了?
之前都没注意到,那我该怎么办呢?”
在给你解药之前,咱们先看看你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找借口。
然后,你可以找准时机对症下药。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01

今天做了很多事
已经够累了
过去有太多计划失败的事情,索性不做计划了直接开干吧。
健身、美食、参加活动、朋友聚会……
每天忙忙碌碌,这充实的生活状态确实让你没空焦虑。
但又没力气去干【最想干的事儿】。
比如读书、写作、学PPT。
“今天做了很多事儿,已经够累了,明天再说吧。”
这是一个多么容易让自己接受的理(jiè)由(kǒu):
我努力了、我好辛苦,我应该奖励自己,适当休息一下没什么的。

02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要不不弄了?
立志要减肥,十多天来一直认真吃减肥餐。
严格控制自己想去点外卖的手。
肚子饿得咕咕叫,叫得边上的人都能听见。
居然发现连着3天一两都没瘦!
“嗨,算了,我都这么使劲还不瘦,不如吃点东西,别太胖就行了,忒瘦了也不健康啊。”
当初你饿肚子的时候,咋没想着这样不健康呢?
再举个例子,你想写作变现,发出去20篇文章。
结果一篇阅读量破500的都没有。
你说“不写了,我就天生不是这块料,我还是去折腾折腾别的吧。”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这理(jiè)由(kǒu)看似也不错。
我都努力了那么久,横竖也应该有点效果了。
如果一点都没有,那我应该果断止损啊。

03

选择有点多
还是想清楚再说吧
折腾一段时间发现,好像我这个也能做,那个也能整。
单选肯定比一起干容易出成绩,那我选哪个呢?
要不我要先搜搜资料,再问问朋友。
然而,了解得越多越困惑。
有的朋友建议去做A,有的朋友说非常看好B。
你听着都有道理。
既然这是我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要专注的领域,那我更得想明白再做吧。
看起来很对呀,分析清楚,确认确实是自己想要的。
再All in (全部投入)好像没问题啊。
这三种场景你是不是挺熟悉的?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在给出解决方案,我要先说三句话。
也是我过去爬坑经验吐血总结:
一有时间就要先干重要的、困难的、对未来生活状态改变大的事。
那些干起来特别轻松、愉悦的。
多半让2年后的你技能水平跟现在没啥两样,然而物价涨了。
努力很久没效果,不一定是赛道选错了,更不是没天赋。
很可能是你压根不知道这条路的正确走法。
你也没拆解人家走对了的人是怎么走的。
要是啥都想明白再整,那得多少公司都凉凉了。
专一赛道是领域专一(目标人群不变),不是技能单一。
明白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接下来我们谈方法。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04

持续行动有方法

(1)认知调整

很多朋友跟我说,我持续行动,是希望将来能经济自由。
可什么是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可不是到时候就可以躺着不上班了。
而是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便不怎么挣钱。
为什么即便不挣钱还想去干呢?
因为热情。这股劲往往是不能持续行动的人所缺乏的。
什么是热情呢?
热情就是做哪怕最普通的任务,也能找到乐趣、有所发现。
即使是不怎么顺利的事儿,也告诉自己:
没准有新发现哦,我又多来一个故事。
人生总得有点事故,你才有故事可讲啊。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2)管理注意力

我们老是被好玩、简单、开心的事儿吸引注意力。
【要事】被迫搁置,想要持续行动,必须管好把注意力。
而注意力分三种。
① 主动型注意力:能随时准备做出重要决定或者处理疑难任务。
② 积极型注意力:能投入并执行,但不能专注思考,容易分心。
虽然偶尔也会灵光乍现,但非常少见。
③ 不积极型注意力:虽然很想干点啥,但脑子已经不在线。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如果细致记录下自己每天的状态。
你会发现我们的主动型注意力比想象中少很多。
工作日每天2-3小时,周末可能1小时不到。
所以,我们必须去牺牲一些“值得一做”的事情。
通过委派、授权、外包等方式。
把注意力尽可能全部投入到影响力最大的事情上。

(3)很多工作中的完美,都没必要

追求完美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
但你想想你有多少工作必须做到完美?
完美对你的工作结果有明显影响吗?
① 对过程追求完美
我拿自己工作画了个图。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你看哪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上升不到5分的标准。
大多是“尽力而为、唯快不破”,你也分析下你的工作。
② 对工具方法追求完美
如果你去研究工具,可能很开心:我又懂了好几个方法。
然而,你要知道,研究工具的时间,都是“停滞时间”。
这段时间,你可没干任何重要的任务。
老板也不会因为你懂这个工具给你升职加薪。
他只看你做的结果,不管你过程中用了啥。
所以,你应该先上车。
只要能到终点,选择什么车又有多重要呢?
实在不行,路上倒车呗。
别把工作搞得跟旅行似的,必须做好详细攻略再出门。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你要知道:你写攻略再出发。
一是为了获得掌控感。
二是有明确的东西供你选择。
可是工作中有什么一定有效的方法吗?
还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很喜欢激发群体讨论,快速决策,在行动中快速调整。
比如我们有个系列课要上线,怎么吸引学员购买呢?
最初我想到的是加一个试听课,让不认识老师的学员有个感知。
于是我发起团队讨论,20分钟内大家说了很多方法。
比如可以让老师重录一个短的当试听,也可以从课程中选一节的几分钟试听……
这时候就要果断决定“就先这么做了”。
然后根据数据反馈再去调整。
反正资源都在手里,不行调呗。
要是到时候同事不爱干,哄他呗,好话说着,好吃的预备着。
要始终相信“我最后肯定能解决”。
但我一定是在做的过程中让它越来越好。
如果你不擅长快速决策,担心做出错误决定。
那就多去问做过且做出成绩的人,你可以付费请教他嘛。
对于那些没做过还给你讲得云里雾里的人,别信太多。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4)建一个自己的兵器库,不求多,称手就好

工具不好用,很可能是不能持续行动的隐藏问题。
有个自己的兵器库很重要。
兵器库里最重要的是:思考辅助工具(各种模型)和整理辅助工具(提高效率)。
其他的按你需求自行配置就好。
这些兵器去哪找呢?
你可能跟不少人询问过有没有好用的工具,可要回来后用着用着就停了。
为什么?那是人家结合自己的需求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未必适合你当下用。
方法可以且必须参考别人的,但工具一定要自己原创。
这个原创的东西,可能是几个不同工具的拼接。
可能又low又丑,不要紧,你用着称手就行。
学会欺骗自己的大脑(自己做了的事大脑总欺骗自己没做)
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怎么可能不长期用、持续用嘛。
你一定会常常邀请朋友来你的兵器库参观。
每次展示的时候,你一边推荐一边介绍自己是怎么用的,会让你越来越爱用。
也会不断用出新花样。
最后总结一下,想让自己成为一台永动机,你得注意这4点:
(1)找到不能持续行动的场景,下回再这样,立刻给自己一巴掌提醒自己;
(2)建立新的认知,明确持续行动的终点不是休息,而是更有选择权;
(3)管理注意力,先记录自己的注意力特点,再利用主动注意力多干要事儿;
(4)带上称手的兵器上路,在路上边干边调整。
祝你接下来能一直走下去。
走不动时抓紧喊我,给你动力。
再给你推荐点干过,且干出过成绩的老师。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876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