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7月17日,阳光读书俱乐部线下活动圆满结束。这是天津火车站的第一件大事。为后续常态化举办线下读书会聚会活动做了个漂亮的打样。

nt-size: 16px;">01

张雨茉老师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登上“超强大脑”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张雨茉老师分享了她带着孩子参加“超强大脑”第四季的经历。
 
从海选到进入12强的每一步。
 
最初母子俩在浏览网页时无意间看到了海选报名的消息。
 
也许我们普通父母看到这样的消息,只是会慨叹一句:
 
人家的孩子真厉害。
 
而雨茉却鼓励孩子试一试,她期望孩子通过这些活动开拓视野、结交新的“榜样”。
 
谈到孩子能够去南京打比赛的时候。
 
雨茉眼眶中沁着泪水,嘴角泛着笑意。
 
她说“过去都是我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这次是他带着我来的”。
 
那份自豪感让我们心生羡慕,更好奇她们母子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雨茉老师分享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初心,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这些过程获得“幸福”。

 
何所谓幸福呢?
 
我们在听她的介绍过程中,能够想象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去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
 
并从中认识很多优秀的哥哥姐姐。
 
那种幸福感是通过学校考试、上辅导班、网上浏览信息所比不了的。
 
同时,他还能在这段经历中,不断看到自己的潜能。
 
就像最初去南京,一整天的时间,非常疲惫地闯过一关又一关。
 
雨茉问他最后一关还要再试试吗,孩子说“做不做都行”。
 
在雨茉的鼓励下,孩子参加完最后一关。
 
这一关也恰好是他登上“超强大脑”答题方向。
 
如果没有那一下尝试,可能后面的很多故事就要改下。
 
而这个初心也影响着孩子,当有很多电视节目资源找到他们的时候,孩子选择不再参与。
 
他说:“超强大脑”是过去的事,是留在自己儿童时期的美好回忆,我现在有新的安排。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第二,规划,我们父母要提前3年为孩子规划。

 
雨茉提到一个重要理念:
 
做父母的要提前3年想好孩子可能走的路线。
 
分析孩子的特长是什么。
 
然后跟孩子沟通选哪条路,并为其准备好相应资源。
 
雨茉分享了她的规划之路:
 
最初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展现出一些数学思维的特别之处。
 
她在孩子小的时候为孩子选了围棋、模块编程。
 
小学开始学习C++、游泳、画画等,让孩子全面探索兴趣领域。
 
看看哪一个孩子的成绩更突出一些。
 
到了初中,在保证学校考试答卷不丢分的情况下。
 
小卷探索了信息模块的成绩,此外还有其他的内容。
 
雨茉称之为“三驾马车”,来给孩子多重选择。
 
这些选择里包含了学校的主业,也包含了孩子兴趣领域的比赛成绩。
 
不断挖掘孩子的特长。
 

第三,榜样,通过榜样带动孩子主动向前一步

 
过去我们可能都担心父母本身没办法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只能展现出“爱学习”、“主动学习”等方式,但总觉得对孩子的影响力不足。
 
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雨茉建议让孩子多跟比他大一些、更优秀的孩子接触。
 
比如通过一些比赛活动、夏令营活动等。
 
多带孩子走出去,多带他看到可能是自己榜样的人。
 
以上三点给了大家不少启发。
 
接下来是由筝小钱老师分享《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其中分享了3个重要认知。
 

02

筝小钱老师分享: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第一,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读书?因为模仿和环境影响

 
孩子之所以会读书,一方面来自于模仿。
 
比如家里其他人经常有“端”起书看的动作。
 
最初他是不理解这个动作的目的和价值的。
 
但是久而久之,他也会自然“端”起书来。
 
另一方面是环境影响。
 
比如制造一个适合随手读书的氛围。
 
把书放在家里的各个地方,把电视拆掉换成书柜等等。
 
但这些外在的环境改变,只是一小部分影响,但这部分又不能忽视。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第二,亲子共读读的是什么?不是知识而是爱

 
孩子一个人读书的时候,读的是知识。
 
但是亲子读书读的不是知识而是爱。
 
小钱老师分享了一个她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故事。
 
小时候母子俩一起读书,小钱老师坐在床上。
 
孩子坐在妈妈的腿上,并称其为“小窝窝”。
 
这样孩子靠在妈妈怀里一起看书。
 
看的不光是知识,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爱。
 
长大后母子俩不方便如此腻乎,那可以肩并肩坐着。
 
但也要注意多一些肢体接触,孩子跟家长亲密的程度。
 
与肢体接触有很大关系。
 
比如两个人可以搀着胳膊,可以拉着手,可以头靠在肩膀上等等。
 
是这份爱让孩子更期待跟父母一起阅读的过程。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第三,孩子读完书需要记住内容吗?更关键的是分享和表达

 
小孩子读完书,你问他看了什么,他一般都说“不知道”。
 
家长可能着急,你怎么不知道啊,那怎么就说不出来呢?
 
其实家长们读书就能看完就说出来吗?
 
看完一个故事就能转述故事的梗概,说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吗?
 
也可能比较费劲。那该怎么办呢?
 
在聊天中展开对话模式,且不用端着父母必须说对的信念。
 
累,不解决问题。
 
比如跟孩子一起看电影、听故事的时候。
 
就可以主动说说你看完之后的感受,你对哪个画面细节印象深刻。
 
你对哪一部分表示不太理解。
 
然后很随意地跟上一句“你觉得呢?”
 
孩子就算此刻没有立刻回话,他也在思考了。
 
如果他有答复,无论答案对不对。
 
他说了多少,都可以用半句重复+半句启发的方式,跟他聊聊。
 
比如重复一下他刚才说的啥。
 
然后说句“我刚没注意这块啊,还是你比较细心,想想好像是你说的那么回事”
 
试着把孩子当成你的一个同龄人,去跟他聊天。
 
把他当成你的好朋友。
 
无论你说什么,他都挺爱听的。
 
别怕自己说错,有错就改,放下面子才能放大价值。
 
作为阳光读书会的天津首次活动,现场参加人员收获颇丰。
 
还有小钱老师准备的oh卡也带动大家迅速破冰,一场活动开心地结束了。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父母永远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
期待下次再见,希望下次还能见到大家哦!
 
预计本月或者下月在天津河东区还有一场。
 
稍后给大家通知。
 
其他城市的读书会活动也在准备中,迫切希望与你见面!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882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