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国庆8天音乐第二篇,个人成长必备阶段第二阶段——行动期。其实所谓的行动期是一种状态,人在行动,但时快时慢,时有时无。,举个例子,如果你想通过写作赚钱,一开始你情绪很高,你有一种决心通过写作自由工作的感觉。但是写了10篇文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个素材。我也在想这个方向对不对,是不是起步太晚,错过了窗口。
ta-w="540" height="auto" width="540" />有时候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坚定了信心,又抓紧往前走了一截;
一种是来自外界的,比如你爱人反对,你爱人嫌你瞎折腾,你爱人说照顾好孩子就够了,别整那些没用的;
还有一种是自己内心的干扰,其实你也会质疑方向、质疑自己的努力方式。
但毕竟刚开始行动没多久,你都告诫自己无论如何要坚持。
但当这两种干扰杂糅在一起,甚至此起彼伏的攻击你时,你可能会大爆发——算了,歇歇再干吧。
2015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做读书会,2016年就已经开了读书营,可是就在2017年年初,有几个干扰声音出现了:
再加上老公觉得我入了什么坏组织,一天天神神叨叨的,大早上6点就起来看书,经常说我在“瞎折腾”。
各种声音混在一起,我开始diss自己,我是不是又错了?我是不是不该这样?我是不是应该赶紧怎么怎么着?
对外人,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但我又不知道具体该咋做;
真是空长一张嘴,那真是半个字也说不出,特别堵得慌。
混混沌沌的过完2017年上半年,除了每个月读书、讲书,公众号不咋更新了,自媒体不咋写了。
再加上2017年年底跟别人合作的母婴社群失败,跟着我的几十号人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我在午夜里辗转反侧,却不敢哭出声,因为我不知道咋回复老公问“你到底怎么了?”
难道我说,我又失败了,你看得真准,我就是瞎折腾呢,又失败了。
所以回顾2017-2018年,我在行动,也有成绩,但是大部分时间内耗特别严重。
想要在内耗中寻求解脱,首先从认知上需要调整,那就是对别人的评价和建议,要这么看:
比如他建议你怎么做,那说明那条路非常对,大多数人都靠此取得了成绩,你将来也走上去,但未必立刻就调整。
比如他评价你怎样做好,怎样做不好,这些评价也很客观,但未必要现在就调整,因为你可能时间没准备好,或者能力没准备好,但你知道将来要调整就够了。
有了这个认知上的调整,接下里就是行动策略和对行动结果的判定方面的改变。
(1)不后悔
要是早点学会化妆,当个美妆博主,拿PR礼物拿到手软,该多好?
哪怕把你叹气的话录成视频,那也能给你账号多加一个“已发布”呢,而且自黑还是个人设特点,好多人喜欢。
比如,我没考上一中,专科毕业又接本,那肯定比一中直接考个好大学,多奋斗很多年。
而且能经常保持“工作态”,取得成绩也不停下继续努力。
比如大国庆的,我这不还更新文章么,我也不觉得累,就是工作嘛。
比如,我错过了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网课啊很多风口。
但现在写这些,也没人拦着不让做,我这不去年还做出来一个爆款读书变现课么。
虽然是我们那拨做课的人里最后一个爆款的,那谁让我选个小品类赛道呢,那也不怨谁。
好作品啊,早晚有人看见,或早或晚,反正咱们且不死呢,还是继续写、继续干,都有机会。
另外我还有个感触,就是你以前折腾的一些事儿,当时看不出来有啥用,没想到有一天突然用得起来。
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白读的书,没有白走的路。”只是当时不知道罢了。
(2)不放弃
很多人会说自己拖延,行动力差,或者是其他diss自己的话。
养成习惯的话,100天能干70天,那都是优秀中的优秀,能有个50-60天都算是挺棒的。
每周做1次,或者一个月做两次,只要没彻底放弃,都挺好的。
(3)不自嗨
所谓不自嗨,就是不要追求过程中的自我感动,用一些过程打卡,或者听了、学了来感动自己。
行动中多考虑如何成为“更厉害的自己”,让自己的某个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哪怕不是第一。
哪怕你就是你天天打卡发朋友圈,每天精进文案或者海报质量,也是好的。
“更好的自己”解决不了咱们的内耗问题,“更厉害的自己”才可以。
但只要你没用简单的形式上的东西满足自己,那就已经往厉害的路上走了。
今天就是关于行动期的主要问题,敬请期待第3天利动期!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