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或许是国人渐渐意识到了自身性格与家庭的微妙关系,原生家庭这个词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母亲作为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更是成了一个与原生家庭相关的高热度词汇。
有的人母亲建立了一个愉悦、幸福的童年,一辈子健康顺遂,而有的人则因为母亲度过了一个不堪、煎熬的童年,一辈子活在坎坷中,因而,就有了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心理学认为,母亲建立了一个孩子世界观的地基,未来的建立都将在这个基础上打造。对待事情的态度、处理关系的方式,哪怕你已经脱离了家庭很多年,也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带有最基础的观念。
所以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
那么,你跟你的母亲的关系是以哪种形式存在呢?你是那个幸运的人,还是不幸的人?
1.打压批评式的母爱
一个人在六岁以前,除去遗传因素外,几乎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由母亲建立的。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干净得如同一张白纸,不仅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是母亲教会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还模仿了母亲为人处世的方式,如:她怎样与父亲相处,怎样发泄情绪,怎样对待父母等等,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观察着,也模仿着。
在这种时期,鼓励和赞美才能帮助孩子勇敢地踏出生活的每一步,如果在这个时候的孩子经常听到打压和批判,那必然是对成长非常不利的。
在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想尝试的同时也是胆怯的。如果父母是一个情绪管理能力差且不善于赞美的人,那这个孩子将会把所有好奇心都收回来,从此只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爸爸妈妈会不会生气,甚至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才会让父母开心。
“所做的一切,只为了让父母开心”就是一种典型的失败教育。批评和打压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做事越来越畏手畏脚,母亲见状越来越怒气冲天,心情急躁的母亲甚至开始了棍棒教育。
年纪较小的时候并不能体现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内心的挣脱将会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冲突。在打压式母爱成长中的孩子,极有可能伴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讨好型人格”“悲观主义者”“人群密集恐惧症”变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中常见的代名词。害怕错误,不敢尝试,什么都不好做,且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对,由于胆怯心理又常常失败,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到后来,自卑变成了孩子的一种性格缺陷。
有反抗精神的人或许会给自己寻找出路,或求助他人,或自我救赎。但这终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性格重建如抽筋剥皮,思想不断碰撞、不断坍塌,不断重建,只有如此循环往复,才能拯救自己。
而严重者,却从此戴上枷锁,画地为牢,终身活在阴影中。
2.过度给予式的母爱
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到: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有的母亲恨不得将所有的爱都给孩子,哪怕多的都要将孩子吞噬掉。
就像《小欢喜》中乔英子跳海的那段情节。从母女俩的小吵小闹,到英子不堪重负选择自杀,这一路跌跌撞撞的坎坷,令人唏嘘不已。
宋倩一个人把英子带大,她对英子的感情不能单纯地被认为是母爱了,那是一种让人压抑的偏执的母爱。
离婚后,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转移英子身上。英子,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所以她就疯狂输出,以致最后英子不堪重负选择自杀。她对英子的爱没有错,错的是这爱太沉重太窒息了。
在这个食物、资源都不再匮乏的年代,妈妈们将心血往孩子身上转移越来越多。要吃吃的,要穿穿的,物质越来越充足,精神营养却越来越匮乏。
有的母亲看完《小欢喜》甚至会说:“乔英子这孩子太作了,什么都不缺,竟然还要跳海……”她们认为,我已经把最好的都给你了,你为什么还要一哭二闹三上吊?
她们不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她们不懂这种窒息的爱只能走向恶魔的深渊。
可是,哪怕鲜花都会因为土地太肥沃而被烧死,更别说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了。
爱,不应该以道德绑架的形式存在。
3.平等、互相尊重的母爱,才是存在的正确形式
在这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母亲渴望孩子们的理解,孩子渴望母亲的认可,只有平等且相互尊重才是母爱存在的最佳形式。
北大才女赵婕曾说过:“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母亲,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母亲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角色,或慈爱,或严厉,她们都将在我们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或许母亲做妈妈这个角色还不熟练,也或许母亲背负着某种不可言喻的奇怪的观念,总而言之,无论我们接受过多么不堪的教育,都不要把自己与世界放得太远。
孩子既不是母亲的附属品,母亲也不只是孩子的培养皿,在这一段奇妙的缘分中,相互陪伴相互成长,才是最佳的发展形式。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