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合肥多家企业
多款高科技产品闪耀登场
我国冬奥健儿的“战衣”
各国运动员
交流无障碍的“随身翻译”
无一不向世界
展现创新合肥的“科技之光”
冬奥会开赛首日赛场传喜讯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
中国队成功夺冠
为中国体育代表团
夺得本届冬奥会首金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赛场上的健儿们意气风发 勇往直前
赛场下的合肥科技保驾护航
为冬奥健儿的“战衣”赋能
我们都知道,冰雪项目一般是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进行的。而“暖体假人”所处的实验环境,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实现温度、覆冰、降雪、淋雨、风速等一整套低温环境的实验舱。
低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所以,冬奥“战衣”需要在保暖能力和工效性能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而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各项数据,来验证服装是否达到这些最优设计目标。
目前,通过这项国家科技冬奥专项科研任务,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开发出适用于我国高竞技水平冬季项目专项运动员的人体热反应模型,建立了冬季运动服装工效性能评价方法。
作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巨灾科学中心灾害环境人员安全防护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建设人员安全领域综合性开放式创新实验平台,并推进关键个体防护装备的国产化水平,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运动员们,进行更好地沟通交流,科大讯飞为北京冬奥会定制了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及语言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文在被快速识别、转写成多国语言的同时,一些无效的信息也被人工智能主动忽略。
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多语种语言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承担单位,科大讯飞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各种便携式、穿戴式的翻译设备,让志愿者与国外运动员实现无障碍交流。
另外,科大讯飞还专门针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加入百万级别专业词汇以及行业术语,覆盖各类体育运动和裁判用语,可满足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等群体的跨语言沟通需求。
目前,这套冬奥专用引擎系统可以同时支持60个语种的语音合成、69个语种的语音识别、168个语种的机器翻译和3个语种的交互理解。在冬奥场景下,重点语种翻译准确率不低于95%;平均每句翻译响应时间不超过0.5秒。
信息来源:合肥新闻频道
责任编辑:吴梦鸽
无论走多远,心都留在这里。
说合肥 | 1995 & 2021:镜头下不同时空的幸福感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