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本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可一个3岁的小女孩偏偏在这一天与家人永远的分别了。
她的家人在今后的每一年中秋节,注定心痛不已。这件令人揪心的事发生在深圳的一个家庭,9月21号这天,一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开开心心地开车出去吃饭。
可回来却只有3人下车了,到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3岁的小女儿被留在了车内。数小时后,当父母再次打开车门时,孩子的嘴唇发黑,送医院已无生命体征。
别说一个幼儿了,就是一个大人被锁在车里,想想都觉得令人恐惧、无助。和大部分网友的反应一样,我也想不明白这父母的心有多大!
他们居然让一个3岁的孩子消失在视线之外好几个小时。虽然有一句流行语说,大宝当宝养,二宝当草养。但父母也不至于这么忽视孩子的吧。
尽管这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但也提醒为人父母者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安全意识不只注意孩子身体安全,更要关注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
想想3岁的小女孩,在她独自困在车里的好几个小时,会想什么。她会想到爸爸妈妈不爱我了、不要我了......她得有多么不安!
闭上眼,我想象自己困在一个紧闭的空间,身边一个人也没有,怎么哭怎么喊叫也没人来解围,一种不安感就像天边的乌云一样,越来越近,压在头顶上,自己一点点被吞噬掉,都会吓得打哆嗦。
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恐惧更是来自安全感的缺失。《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开头就写到,安全感是儿童一生发展的基石。
说起安全感,我们好像知道又不完全知道,也是看过这本书,我才对安全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分享给大家。
一.安全感是在亲子关系中形成的安心、安全的感觉
想象一个场景:有一对相爱男女,两人在一起甜甜蜜蜜,可分开一会儿,女友可能就会上演电话查岗的戏码,刚开始男友还耐心报告行踪,时间一长,两人矛盾升级。
男友大声质问:”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女友哭喊着说:“你让我没有安全感!”
这样的场景不止在电视剧上演,我们身边也不乏这种情景,甚至我们自己就经历过。
我在网上看到不少这种求助帖,网友的回答基本是:安全感来自自己的内心,别人给不了。
但是怎么来自内心的,就不得而知了。答案在《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里可以找到:
一个人的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A. 在亲子关系中,婴幼童体验到自己值得被爱
B.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或者主要照顾者值得信赖。接下来提到的妈妈主要指家里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有的家庭可能是奶奶或者外婆。
什么是值得被爱?不管在哭闹还是安静下,幼儿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关爱:饿了马上有奶瓶,困了马上有枕头;高兴时,妈妈陪着一起笑,沮丧时,有温暖的怀抱和安抚等等。
至于一个值得信赖的妈妈,决定了孩子与照顾者的依恋关系属于哪一类型。
依恋理论来自心理学领域著名的陌生人情景实验,实验者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关系中的母亲是让孩子敢于信赖的,只要母亲在场,就能使婴儿足够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进行积极的探索。当母亲离开时,他会有不安,想寻找母亲的身影;当母亲回来时,主动寻求母亲的安抚、获得安抚,便继续开始游戏。
在这种安全的关系中,孩子能够真实地表达生气、害怕等情绪,也能真实地表达对安慰、关爱的渴望。
二.有安全感的孩子学习能力强、热爱学习
樊登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孩子的学习乐趣来自父母给予的安全感。
他说,回想小时候学习差的同学都来自实行棍棒教育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孩子每天回到家战战兢兢,所有的精力用来逃避父母的打骂了,哪还有心思用在学习上?
樊登的儿子叫嘟嘟,一次语文考试,嘟嘟把“樊登”的登字写错了,回家小心翼翼地告诉了他,樊登对儿子说:你这个做法很高级啊,在古代,为了避讳,孩子就应该把父母的名字写错,红楼梦里林黛玉故意加减笔画写错母亲的名字就是这样子。
这效果可比一顿粗暴的说教管用多了,关键让孩子觉得家是温馨的港湾,不管遇到多糗的事,也不用担心在这里受到嘲笑和责难。
樊登还讲到一点,他说嘟嘟每天早早写完作业了,一次,他好奇地问儿子:
“同学不是都很晚才写完作业吗,你怎么就早早写完了?”
“那是因为他们一边写一边玩,所以写得慢”
这不正是我们很多父母做梦都想有的热爱学习的孩子吗,如果你知道人家的孩子连奥数都是自己主动去钻研学习的,除了羡慕,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这个优秀孩子的爸爸所说的安全感对学习的重要性。
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母婴依恋关系是一个人基础安全感的根据地。婴幼儿期间,与母亲没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留下的后遗症一直会延续到成人后的职场关系和婚恋关系。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会更多的通过婚恋关系暴露出来。在知乎上,有很多关于“没有安全感的人能否谈恋爱,怎么谈恋爱”的问题。
一说起另一半的安全感缺乏,基本可以概括为敏感、多疑、患得患失、不成熟、想爱不敢爱、占有欲强、玻璃心和拒绝亲密接触之类的词汇。
听一个心理学家讲过一个故事。小宇,28岁,还从未谈过恋爱,渴望有男友的呵护和陪伴,但是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男人会真心喜欢她。回头看她的成长经历,方能明白她的纠结。
小宇出生一个月后,就被送到乡下外婆家,一直到初中才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她是家里的老二,爸爸想要儿子,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查办,在她满月后就被藏到乡下。
她的童年年就是在担心被警察叔叔抓走和用好成绩讨父母关心中度过。因为,她觉得姐姐可以留在爸爸妈妈身边,是由于姐姐长得漂亮,而自己不漂亮、没姐姐好才被送到乡下。因此,她只能用好成绩博取父母关注。
回到父母身边,她也觉得和父母之间有一层隔阂,无法敞开自己的心扉。
父母还以为她“独立”、“坚强”和“懂事”,实则她像一株没有根的浮萍,没有地方可以让她放心地卸下防御,缩进保护壳里寻求片刻的“加油打气”。
所以,她连自己的父母都无法信赖,更怎敢去信任一个陌生人呢?
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相比,拥有安全感的孩子会相信自己爱的人,自尊水平更高;更相信好事情会发生。
大量的儿童研究也发现:只有当孩子与照顾者之间建立足够稳定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够在内心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敢于打开自己、向外探索。
因为有以养育者为中心的安全基地,即使受到伤害,也可以退回到安全中心寻求安抚与保护。因此,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安心、更勇敢地对外联结。
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特别是在孩子 3 岁前
A. 带孩子时,不仅身在还要心在
现实生活中,负责带孩子的人基本都能做到“人在”,但还是有不少人做不到“心在”。
例如,当带孩子去亲子园玩,你虽然人在,注意力却在手机上,孩子向你寻求帮助时,你可能会敷衍孩子、不理会孩子,或者表现得不耐烦,甚至表现出愤怒。这就是典型的“人在心不在”的表现。
如果这种回应反复出现,孩子就可能会抑制自己寻求安抚、保护的需要,逐渐发展出自己一个人玩的能力;或者夸大自己的情绪反应,以博取安抚和保护。
长大成人后走向两种极端。有的长成独来独往的性格,有的十分黏人,让人避之不及。而不管是抑制需求还是夸大反应都是照顾者没有做到“心在”的结果。
做到“心在”也不难,只要你能用心关注孩子的情绪,随时用眼神、肢体动作或是语言告诉孩子:“我在,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我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B.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还记得吗?小宝宝们都特别喜欢踩水坑和走高低不平的路,而大人总是阻止他们,其实这背后有他们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向外探索时,他希望的是不管自己做什么,都能得到妈妈的支持,妈妈喜欢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才能得到妈妈的喜欢。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人越阻止,孩子越想去试试。如果你只是粗暴地拉住他,或者狠狠地教训他,甚至威胁他:“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这种回应方式重复多了,就会让孩子的安全感不够稳定,要么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要么夸大反应、大哭大闹。
而及时提供刚刚好的帮助可以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比如,当小宝宝尝试走那些高低不平的地方,适时地牵下孩子的手,让孩子放心地进行探索。
有人说,“00后”们越来越有个性,我认为除了资源更丰富了,更多的是他们从小获得的安全感普遍提高了。
安全感真的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石,它关乎一个人跌倒了是否有力量再次爬起来;它关乎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否;它关乎一个人婚恋关系的长久与幸福感。
愿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的起飞点,也是他安心的降落点,从这里起飞,回这里降落,然后再次启航。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