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外婆”只带孩子不管教育

老人帮子女带娃,常常想着“多做”,恨不得什么事都帮子女做了,让他们安心上班,回家好好休息。然而最近,两位带娃的老人却因为“少做”获赞,她们一个是“只带孩子不管娃”,另一个则“不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做”。

老人帮子女带娃,常常想着“多做”,恨不得什么事都帮子女做了,让他们安心上班,回家好好休息。然而最近,两位带娃的老人却因为“少做”获赞,她们一个是“只带孩子不管娃”,另一个则“不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做”。

“只带孩子不管娃”获赞

前段时间,一段街访视频在网上热传,江苏苏州一位外婆的发言被20多万网友点赞,还获得“中国好外婆”的称号。

视频中,被问道“怎么看待现在孩子和老人亲,不和父母亲的现象”,老人给出的回答发人深省,她表示这主要是“老人家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在帮忙带孩子时,不论爸爸妈妈回来多晚,只要孩子还没睡着都会让孩子叫爸爸妈妈,尤其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尽可能让孩子的爸爸妈妈自己来。

在这位外婆看来,自己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要留给宝爸宝妈,以免让年轻人因为有老人管教孩子而太过放松,甚至当撒手掌柜,等到老人教不动孩子时,问题就变得麻烦了。

其开明通透的想法受到网友们的纷纷称赞。有不少网友表示羡慕,认为如果长辈都能以这种心态帮忙带娃,家庭矛盾一定会少很多。

“不该做的事绝对不做”

无独有偶,网友“静静”家也有一个这样开明通透的婆婆。静静家由婆婆长期帮忙带孩子,她每次提起婆婆时都是满口的称赞和尊重。她说:“我婆婆做得很好,不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做。”

静静说,很多老人带孩子,因为隔代亲,容易乱给孩子吃零食,喜欢追着孩子喂饭,容易过分溺爱孩子,但这些她的婆婆都不会做。静静的婆婆在孩子吃饭问题上一直采用的就是“愿意吃就吃,愿意吃多少吃多少,不吃就是不饿,饿了下顿一起吃”。静静说,有一次她下班回来,大家一起吃晚饭。孩子吃了几口不想吃,她就说:“你吃完碗里的饭,妈妈陪你看动画片。”婆婆当着孩子的面没说什么,过后找她说:“不能这么诱哄孩子吃饭,越强迫诱哄,孩子越容易对吃饭反感。”

还让静静感触很深的是,婆婆从不“挑拨”孩子和她的关系。有些老人在孩子不听话时可能会说:“你再不听话,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再不听话,妈妈回来打你屁股了!”静静说,婆婆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说这些。相反的是,孩子不听话时,婆婆会说:“妈妈辛苦给你赚钱买好吃的,你不听话,妈妈知道会伤心。”

祖辈带娃,该放手时就放手

“不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做。”网友“静静”对婆婆的称赞和感激,或许代表了不少年轻父母对老人带娃的期望——有所不为。

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单元主任任凯说,在隔代养育家庭中,父辈和祖辈务必厘清相互的边界,确认抚育责任的从属关系。父母承担第一养育责任,把握养育决策,父辈和祖辈一起提前设定规则。双方教育理念有冲突时,要以父辈的意见为原则。在孩子面前,祖辈要甘做配角,维护儿女的教育权威,支持儿女的做法,给予具体的协助,在决策的界限之内可以灵活掌握,但绝不干预父母的教育方向,不让“隔代亲”成为“隔代惯”,该放手时就放手。同时,父辈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祖辈,过分干预祖辈的生活方式;祖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不主动介入子女的家庭事务。双方遵守原则,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保持适当的界限,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与祖孙关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禾沐则提醒,晚辈对老人照顾孩子少一分“理所当然”,多一分“感恩”;老人对照顾孩子少一分“控制欲”,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多一些“娱乐”。这样,老人帮子女带孩子,就不再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幸福”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中国好外婆”只带孩子不管教育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6953.html

(0)

相关推荐

  • 内心有病,手指先知?手指出现这五种情况,可能说明身体有问题。

    俗话说:“十指连心”,手指的情况反应了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手仿佛微缩版的身体,每根手指对应不同的身体器官,经常观察每根手指的半月痕、疼痛状态,不仅仅能看出皮肤状态,还能知道身体是哪里亮起了“红灯”。

    生活 2021年11月9日
  • 你为什么不接电话?你为什么不用淘宝?异曲同工

    看了一下通讯录,每天未接电话,少则两三个,多则20个!甚至银行等官方机构,政府打给我们的都没有接听!甚至公安也提醒你不要接电话!

    科技 2021年11月13日
  • 有效减重、降血压要吃这5种蔬菜

    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比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出许多,研究显示,体重下降后,血压也会平稳,因此“蔬菜”对于肥胖欲减重、且患高血压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食材。营养师就建议5种蔬菜能帮助减重、降血压。

    生活 2021年9月30日
  • 吃饭后,若有四个迹象,可能不是单纯的消化不良,需尽早检查

    如果将这一天用四个字总结,大概就是:吃喝、拉撒!

    生活 2021年8月30日
  • 柳传志、任正非、董明珠,谁活在现实中,谁活在情节里?

    联想联想曾是中国企业的脊梁骨,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当时的联想,定位是要看齐英特尔的。联想也有个令人振奋的广告语:“如果世界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那可是联想的高光时刻。可渐渐的,联想这个名字却慢慢的淡化了。虽然相隔好几年,想要买笔记本电脑时还会想,还是买联想吧。但主要却是因为情节。

    科技 2021年11月30日
  • 抑郁症从中医角度看什么原因,中医怎么解释抑郁症

    由上可见,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完善于金元,鼎盛于明清。我们可以从抑郁症发展历程看出中医学所说的“郁”有两种:第一种“郁”包括由人体气血津液瘀滞不通、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的滞塞和郁结,属于对其病机的描述。金元以前所论的“郁”大致为此。另一种“郁"则指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引起的心情抑郁,以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即情志忧郁的疾病。明以后所论的“郁”大多属此。这两个概念是并列平行的,并不存在从属关系。故而现代医学的抑郁症不单纯属于中医学的“郁证”范畴,其表现形式可在“癫证”“百合病”“脏躁”“失眠”“健忘“郁证”等中医多种病证名的症状群中出现。所以,将抑郁症简单划分在“郁证”的范畴是有失偏颇的。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中医学从文字到术语、从理论到实践,建立了五脏主神明的完整体系。抑郁症所表现的精神抑郁、姜靡不振、胸闷胁胀、不思饮食、失眠多梦、多疑善虑、悲伤欲哭、善太息等症状,一般被认为是“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也”,并影响到心、脾、肾等脏器。脑为“髓海”及“元神之府”,主藏而不泻,喜盈而恶亏虚,至清而不容邪,是精神、情感及思维活动的发源地,也是维持后者正常状态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切精神、情感及思维活动的障碍均源于脑。情志变化过激就会导致气机逆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痰瘀内生。日久损伤人体气血阴阳,使脑神失养,神失所藏,病变由实转虚,或虚实兼见。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躁狂与抑郁双相症状,其病变为痰气郁滞,久而生热化火所致,日久可损伤机体阴液。概括而言,抑郁症是由于情志失调,心情压抑久久不得舒,使气机紊乱,脑失所控而致本病,在此基础上兼及心、肝、脾、肾诸脏。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气机失调,导致气机郁滞、痰瘀内阻,扰及脑神,或病久气血精微不能上荣于脑,脑失调控,而出现心境低落等情志症状及能力下降表现。七情失制,使五脏气机失调,痰瘀阻滞经络,而出现各种躯体症状。

    生活 2021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