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感觉。
一天下来,我做了很多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测试结果的那一天,发现效果微乎其微。
有些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似乎做了很多努力,但实际上有很多无效的行动。
;line-height: 1.5em;">为什么这么说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我之前在文章中有提到过,听音频,是一个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很好的办法。
每天起床之后,我一般都会打开音频,一边换衣服化妆,一边听公众号里的文章。
听音频的时候,我重点关注的是文章里的事例和观点,想了解一些比较新颖的事例,作为素材库的补充。想了解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作为自己认知上的补充。
我确实是靠着这样的方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积累了不少的素材和观点。这也一度让我喜欢上了音频。
每天上下班坐通勤车的时候,我也会习惯性的点开音频。有时候听文章,有时候听课程,有时候听书……
但听了大半年下来,我却发现收效甚微。
一方面是,听音频只适合了解个大概,但不适合完全吸收。
如果音频内容是属于关键点比较少的那一种,可以在碎片化时间听。
比如说,像公众号的文章,一般就讲4个关键点,3个故事,听完之后还是比较有利于记忆的。
但在听书的时候。比如《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就够了,这本书在一小段时间里就讲了二三十个技巧,你根本记不住。
而且有时候你一晃神,就错过了其中的几个关键点。
像这种关键点比较多的内容,是不适合在碎片化时间听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大半年里听了好多书,却发现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是通勤车内的环境比较嘈杂。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对话,会对你造成一些干扰或者打断你的收听。
这也让你的收听效果大打折扣。
有些动作你确实一直在做,甚至日复一日坚持了很久。但你别被自己感动了,因为有些动作是无效动作,成果是经不起检验的。
就好比我每天上下班四五十分钟的通勤时间,几乎都在听音频。大半年下来,少说也听了5000多分钟的音频。但你若问我,现在还记得听了哪些东西吗?可以说,几乎忘光了。
说到无效动作,我还想起最近的一件事。
因为我最近开始在运营小红书平台,当时想着,既然要高频的输出内容,倒不如把内容在多平台上同时分发。
就把在小红书上的原创内容,也同时更新到了简书和今日头条上。
到现在发了有近十篇了,不过简书和头条上的数据,依旧比较惨淡。
究其原因,是我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研究小红书上的调性和写法。但更新到其他平台的时候,却没有把文章的标题按照平台的喜好做相应的调整。
你说我努力吗?确实也很努力,一直在平台上更新内容。
可是这努力有效吗?却未必有效。
因为平台的数据就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凡事不要只感动了自己,经得起如果检验的动作,才是有效动作。
要给自己建立一个反馈机制。
做完一件事之后,看看结果如何。如果结果不错,那就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法执行。如果结果不好,那就要去细究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去调整完善。
前面两个故事,更多的是想跟大家说,行动之后看看动作是否有效,若是无效动作,再想办法去进行调整和完善。
接下来想和大家说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动作上。
其实很多动作在你做之前,只要愿意花时间想一想,就能够知道这个动作是否有效。
还是举个例子。
写作4年了,我微信里的一些写作群也比较多。
最近常常看到一个现象,会有不少作者往写作群里发链接。
这个现象其实还挺普遍的,一般来说,文章发布之后,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阅读量,所以一般会让大家帮忙助力,这个也是人之常情,能够理解。
但从有效动作的角度来想,你发的文章有多少人会点击阅读呢?
有些群本身很就很少在互动,很多人都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即使你在群里拼命转发自己的文章,群里的大多数人也都不会点开看。
有些群里的人,本身互相就不认识,你经常在群里转发,“帮我点一点”之类的内容,次数多了也会让别人觉得反感。
一方面是群里的粘性不够,另一方面是你总是让别人帮你点击,长期来看是一种索取的行为。没有人总是喜欢被索取。
就像我在写作大本营里,曾和学员说,可以把自己上稿的文章发到群里,让大家帮忙助力点赞,但是,建议发链接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上稿经验,或者发个红包作为感谢。
当你分享上稿经验的时候,你求助大家点赞的行为就不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一种互帮互助,因为你也跟大家分享了你的心得,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或者当你发红包感谢的时候,大家会觉得是人际关系之间的有来有往,而不是你单方面的一味索取。大家从心里也会更愿意去帮助你。
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两点。
在做一件事之前,可以想一想,这个动作是不是无效动作。如果是无效动作,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了。
如果真的很想去做,那就要想一想,怎么把这个无效动作变成有效动作。
希望你我的努力,不是单纯地感动自己,而是经得起结果的检验。
本文作者:夕夕酱:公众号:夕夕酱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