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低代码”说起

此篇先前发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删了,今日偶然翻出再看,觉得删了可惜,决定再放出来留存。低代码平台用在销售、设计环节上还是很有帮助的,这能避免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熵增带来的低效。



以下内容    偶为戏言

如有巧合    请勿关联

 

高校里各业务系统的表格数字还没对齐,“中台”概念来了,说要“去烟囱”化,要“赋能”。在发现带头大哥悄悄的不再提及,不免有些慌乱,再把概念收缩到“数据中台”。在业务“数据孤岛”还并没打通时,“低代码”概念又来了,说要干掉程序员,把数字化的能力交还给业务人员。每一次,这些“运动”都似乎能成为2B的新风口,好象再不立马参与进去,就会错过数字信息化转型领域的变革。很多“玩家”,利用这个机会,再一次紧锣密鼓地进行商业化布局,如明道云、如阿里云、如华为云,如此等等,一众的“云车商”。

 

往前倒数到二十多年前,这都不算新鲜事。比如VB/VC,比如Delphi,这些工具比现在低代码开发环境的生产力要高出许多,能力也强大的多(一方面确实实现起来方便,一方面也得益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

 

时隔多年,“低代码”概念重新又热,这无非是用“低代码”的这个概念,重新封装了表单、工作流等能力,包装成面向业务应用层的低代码平台。那么,这个低代码的“点”是什么呢?操作可视化?提高研发生产力?用户能自行开发?… … 其实这些“点”在软件产品和服务领域,不能算是重点。

 

那什么是重点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思考下以下这些问题,其本质也就是方案要如何落地的问题:

(1) 低代码平台的用户是谁?

(2) 存有行业生态吗?

(3) 在业务价值链中处于何种地位?

(4) 从哪里获取收益?

 

这些问题若没交代清楚,代码量再低(况且,这个“低”也没法量化),又有何用呢?

 

下面来试着解答上述那些问题:

(1) 低代码平台的用户是谁?

低代码用户,目标人群有两类:一是开发人员,二是业务人员。


若是开发人员,那么其旨在快速开发,提高生产力,因此,可视化等等能力,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辅助手段。


若是业务人员,又分两类:一是甲方的业务人员(花钱的),二是乙方的业务人员(服务的)。服务软件的本质,是把业务过程流程化并以程序方式实现。因此无论是哪方的业务人员,不仅要非常清楚业务流程,还要具备些软件思维,方能更好的运用此类工具,而实际中,这恰是“短板”,哪怕是花了较大精力和时间去培训,也未必做的好。原因无它,有一点可以知道的,是无关乎KPI。


(2) 存有行业生态吗?

单就高校领域管理系统而言,目前仍未见有效的行业生态出现。原因有很多,私以为校方目前业务系统还是以招投标方式进行,且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并没有建成(相应的平台标准出台与规划缺失),很多基础公共能力没有定义和实现,这也导致最终的实现必然还是项目化、单体化、烟囱化。


(3) 在业务价值链中处于何种地位?

从服务软件的整个商业过程来看,包括销售、设计、开发、交付、实施、运维等等所有环节,其整体效率是这些环节效率的级连。而开发工具,只是软件开发环节的生产效率,在当下高校项目建设上,这并不能完全决定软件业务的成败。


试以设计和实施两个环节效率简单说明:

(a) 设计

通常,客户需求越多,设计周期就会相应延长许多,这对甲乙双方来说,都是较大的成本开销。甲方的心理是你们乙方号称是解决方案专家,那你们要推荐一个类似可行的业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现状进行适配;乙方的心理是项目就是项目,你们要我什么姿势,我就什么姿势。加上双方业务人员沟通过程的某些“疏漏”,这就势必导致反反复复,改来改去。而这种反复,又导致开发人员的不断反复,效率级连降低。当然,有人要说了,双方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到位、专业知识到位,讨论清楚再设计,完了再开发,不就没这么多事了。理是这么个理,实际却是:你懂业务吗?都是专家会不如你?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


(b) 实施

实施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实施人员要对应用数据进行初始化,这也是最容易有问题的一个环节。一是大多学校数据治理不到位,数据质量不高,二是要求实施人员对数据来源要非常清楚。还有个较常出现的问题是新的业务周期到了,发现原有业务系统数据又跑不对了。数据不正确导致服务有问题,由此带来的影响,可大可小。至少从甲方心理上,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耐烦。钱都花了,一个固定姿势都反复整不对。


吊诡的是,实施人员还常常身兼数职,比如“设计”,三言两语就可直接交与开发去实现,所谓“敏捷开发”。大抵唆过猪腰子,猪长啥样不重要,再不济手机上也见到过图片的。浮桥看久了,文德桥也不会有问题,反正都是桥。至于秦淮河上其它桥是不是能依葫芦画瓢复制,哪管那许多;正月十五那天桥会不会垮,到时再说好了,大不了临时加桥墩,再不行就限流,还不行就熔断,总之桥是万万不会垮的。


赵括为将,其父以为不可,其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白起知之,恐怕是丽春院的姑娘也知之,独赵王以为可。大抵是属鞋匠的,挨着缝就能上;若是沾边潘驴邓小闲,就更好使了。


类似以上种种,导致甲乙双方最后都被折腾的精疲力竭。甲方花钱买了个不痛快,本以为是夫子庙的,原来却是珠江路的;乙方也不痛快,只花了珠江路的钱,还想整夫子庙的,又加钟点又加姿势,还不给钱,翻台率都整低了。当然,这过程还是很酸爽的,能时时有。

 

对于如何压缩上述过程中不必要的低效周期,目前看似缺有效的解决办法,至少我是不知能如何做。但有一点是能确定的,那就是“康威定律”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那是不是招一个名叫“康威”的来祭天就成了?如同当初起明皇宫时,扔了个叫“田得满”的老汉到前湖里,方立起了宫殿。这招好不好使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幸好我名不是“康威”。


(4) 从哪里获取收益?

若只是考虑开发一个环节,收益是明眼可见的,即或可提升现有生产率,这个“或可”,是基于韭菜下锅炒前,都加工好了,无需再去洗切。当然,偶见黄茎,摘出扔掉就好。


那其它环节是否能得益呢?思路跳出来,把它放到整个商业过程中来看,或有可取之处。


(a) 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的长周期,对于甲乙双方来说,也是一种巨大成本。这种长周期高成本的主要原因,甲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反复了解,需各种POC(Proof of Concept)。而乙方常见的做法是,要么写一大篇PPT,说些模棱两可、高大上的概念;要么就是基于已有业务系统做做演示。这中间不管甲方提什么,都先答应。这个过程体现出的低效,是可见的。


这个过程,能否用通过低代码平台配置的方式,快速搭建近似最终方案的业务模型,加载演示数据(或者直接采用图片方式),实现快速的业务验证,从而改进销售流程、缩短销售周期呢?


对于甲方来说,其目的无非是验证要买的服务软件是否就是他想要的,确保不会买错,若在此过程中甲方能所见即所得,那么乙方的胜算也会更高。对于乙方来说,即使没有销售成功,及早撤退也能节省一定的成本。


(b) 设计环节

销售环节做的很多只是较粗的功能示意,到了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会和校方业务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以便设计。同样的,这个过程能做的,除了常规要做的,还有业务流程的梳理,以及明确某些重要场景的细节。而这些都或可通过低代码平台去快速沟通实现。


(c)  开发环节

适用的低代码平台,在设计环节就能通过可视化方式画出页面或流程,然后由此生成对应的代码,适配对应的事件处理,从而节省一定的开发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d) 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明确实施人员要做什么,怎么做。



根据以上设想,“低代码”或可成为多个环节的一种新组合生态。在这个业务生态中,各个环节都可以拆分或组合,比如销售、设计、实施等业务环节都可以独立进行。独立小团队或个人都能参与其中。通过业务环节的拆分和组合,每个参与者都能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个部分。比如实施,既可以自己实施,也可以由认证伙伴实施。

 

不过,这种众包的服务模式,在传统软件业务模式中恐不大可能做到,因为建设能力闭环可控才是信任的基础和按期交付的保障。

 

此外,还要面对业务的复杂度问题。大部分低代码平台能做到表单驱动和工作流驱动,高级一点的还可以做些业务建模。但是,无论哪种,都不能做到满足任意复杂度的业务。对于高校传统三大业务系统学工、人事、教务来说,某种程度上其业务流程、数据逻辑,基本有规范可依,其非核心业务,或可利用低代码平台快速搭建,如数据收集、如申请流程,等等。而有些场景,由于业务既不规范也不确定,常常需要调整的,低代码就不容易应对了。

 

“低代码”这个风口还能吹多久,不知道,谁能首先商业化落地或可做得吹鼓手。但这对于一个复制学习能力极强的一个环境来说,投入大再没有些壁垒,恐怕也撑不了太久,风吹过也就吹过了,本就是丽春院赎来做妾的。对那些不想花钱也想入非非的,吃吃韭菜炒鸡蛋就好了,想多了会睡不着,想太多更会失心疯。或许能靠臆想兴奋,但是胡僧药吃多了都会丧命。有这闲心,不如买只有工业大麻概念的股票,运气好的话,还能高潮。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118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