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最常见的老人失能原因,台湾65岁以上老人每12人就有一人有失智症,若是到80岁,则每5人就有一位失智者。
过去一般认为失智症是无药可医的,但是近年来对于失智症的治疗有许多进展,患者仍有可能透过治疗改善症状或是延缓恶化,提昇日后病患和家属的生活品质,因此及早就医是很重要的关键。
本文重点
- 失智症症状
- 失智症危险因子
- 失智症类型及治疗
- 预防失智症
- 照护失智症
- 失智症家属资源
失智症症状
老化的确会造成健忘,但是失智症(dementia) 是完全不一样的状况。失智症不单纯只有记忆力减退的状况,还会出现语言能力、空间判断、计算能力、注意力、抽象思考能力等各方面的认知功能退化,还可能有性情上的改变,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老化 |
|
失智症 |
|
失智症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一样的症状:
早期症状
- 完全想不起刚刚发生的事
- 在不熟悉的地方容易迷路
- 忘记生活琐事(如物品放置位置、锁门、关水龙头等等)
- 无法处理複杂的事物(如购物採买、规划旅行、準备料理)
- 难以集中注意力
- 情绪低落或是暴躁
- 仍可自己维持生活起居
中期症状
- 进程及远程记忆障碍(如无法记得自己的电话、地址或是以前念的学校)
- 定向感障碍,对人、时、地失去定向感(如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 尿失禁
- 生活规律失常(如日夜颠倒)
- 产生幻觉、妄想
- 社交退缩
- 反覆问同一件事
- 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
晚期症状
- 丧失分辨时间、地点、认人的能力
- 丧失沟通能力
- 大小便失禁
- 活动力降低
- 变得幼稚
- 出现不适当之行为(如吃下异物、玩秽物等)
- 失去活动力,长期卧床
- 生活须完全依赖别人照顾
失智症危险因子
多数失智症都是先天的因素加上后天的环境所造成,因此就算无法改变先天的因素,仍可以藉由改善后天的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等)来降低失智症风险。
年龄
在所有失智症病例中,退化型的失智症佔一半以上,因此年龄为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险因子。
三高
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会增加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根据研究,糖尿病会造成记忆及认知功能的衰退。而收缩压>160mmHg 且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5倍。 透过治疗控制血压,则可以降低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吸菸
根据研究,抽烟者的认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较快,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倍,而戒菸后可以降低风险。
遗传
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人,发生失智症的机率也较高。在60岁以前发生的早发性失智症也多与遗传有关。
忧郁
有忧郁症病史的人,罹患阿兹海默症的机率为一般人的2倍。
肥胖
中年肥胖者(BMI>30),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会提高3倍。若是BMI介于25~30之间,风险则会提高2倍。
热门点击:骨质疏鬆3种症状,补充 2 种营养素是关键
失智症类型及治疗
失智症主要分为三大类型:退化性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和其他因素导致的失智症。
退化性失智症
阿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癡呆症,是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约佔所有病例的60-75%。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但会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神经退化性疾病。真正的成因仍在研究中,但一般认为遗传佔七成的危险因子。诊断后的平均余命约为3~9年,但也有患者活了20年以上。疾病的严重程度会和大脑中的纤维状类澱粉蛋白质斑块沉积和Tau蛋白有关。
在行为异常方面可以由医师判断是否给予精神药物控制,研究指出有约七成的病人可以改善异常的行为。对于认知能力障碍,目前也有一些药物在国外的研究中显示有六到七成的疗效。透过治疗可以改善许多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品质。
路易氏体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是第二常见的退化性失智症,约佔所有失智症的15~30%。多发生于老年,平均发病年龄为75岁,男性比女性多。除了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幻觉外,会有颤抖、肢体僵硬、动作迟缓、走路不稳等症状,有点像阿兹海默症与巴金森氏症的综合体。诊断后平均余命约为7.7年。
额颞叶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额颞叶型失智症和阿兹海默症最大的差别在于发病初期不会有记忆力下降的症状,而是性格、行为的改变,或是语言功能退化。常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如大吼、重複相同的话、躁动等异常举止,因此一开始多会被认为是精神疾病,而前往精神科就诊。发病年龄大都低于65岁,多属于早发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症就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失智症,主要原因有脑栓塞和脑出血,也就是一般所称的脑中风。脑中风的次数累积和发生的位置,会影响血管性失智症的病况。在初期会出现迟钝、被动、行为缓慢的状况,对于日常的吃饭、洗澡等行为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渐渐地无法自理日常起居,而需要完全依赖他人协助。
其他原因
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失智症,如营养不良(缺乏维他命B12、叶酸)、新陈代谢异常(甲状腺机能低下、电解质不平衡等)、脑部疾病(脑部肿瘤或创伤、水脑症等)、药物或酒精影响。
退 化 性 失 智 症 |
阿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
|
路易氏体失智症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
|
|
额颞叶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
|
|
血 管 性 失 智 症 |
|
|
其 他 原 因 |
|
预防失智症
绝大多数的失智症虽然无法治癒,但我们能做的,是将轻度失智的时间延长,延缓其退化的速度。曾有患者10年间一直维持轻度失智的状态,能自理日常生活,对家人也不至于造成负担。
想要预防失智症,或是延缓退化,究竟有哪些锦囊妙计?
人际互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社区活动、公益社团、朋友或同学聚会、当志工、下棋打牌等等,都有助于促进大脑运作。
培养兴趣
参与课程、定期阅读、绘画、园艺、打麻将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安排旅游活动,持续接受新知。另外,聆听音乐也能舒缓患者的情绪,或藉由乐器的操作或演奏,为患者脑部提供正向刺激,达到延缓病情的目的。
运动习惯
每週可维持二到三次以上的运动习惯,对失智症也有预防作用,如健走、爬山、跳舞、游泳、太极拳等等,这些相对和缓、强度较低的运动也较适合年长者。
控制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会增加血管型失智症的风险。因此,罹患三高的慢性病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稳定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除了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若有失智症,也能延缓退化。
饮食摄取
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此饮食原则以蔬果、五穀杂粮为主,多吃豆类、坚果、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适量饮用牛奶与奶製品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烹调食物时多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油脂。
避免头部受伤
头部曾受到严重创伤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平时骑乘单车或机车时应确实戴上安全帽,降低受伤的机会。
许多失智症患者在患病时可能出现肢体障碍、走路不稳,此时照护者应该特别留意,因为跌倒受伤常是使失智症恶化的原因之一。
照护失智症患者
如何拿捏患者的照护尺度也是一门学问,过度保护或照顾不及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病情较轻微者,像是吃饭、穿衣、洗澡等较不具危险性的日常作息,仍可让患者自理。
可以多鼓励患者参加喜欢的活动,多一点陪伴增加人际互动的机会,把握几个重要原则:控制三高、均衡饮食、作息正常、经常运动、避免受伤,才能延缓失智症的退化。
失智症家属支持资源
失智症的照顾者常常会因为患者的沟通困难、异常的行为举止、不当的言语甚至是暴力的行为而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以及更多情绪上的痛苦。另一方面如果被照顾者是自己的父母,照顾者看者自己的父母逐渐退化,最后甚至不认得自己的子女,这对照顾者来说更是一种沈重的失落感。
照顾者往往要面对多方的压力,除了体力的考验外,还有可能来自家族亲友因为照顾责任的分配不均带来的冲突,或是因为无暇顾及家庭、婚姻维繫而带来的失和,也有可能因为辞去工作而带来的经济压力等等都会带来很多的考验。
照顾失智症患者是一段长时间的身心考验,需要适时地为自己建立一套支持系统。台湾失智症协会有提供许多丰富的资源给病友家属,藉由参与失智症家属支持团体,可以与有相同经验的家属互相交流经验、互相打气,让自己的压力可以获得纾解,也可以学到照顾的技巧。
文:林恆毅 / 编辑:Daco/图:Daco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