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刻板、难以变通... ...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孩子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面前放着一堆玩具,却只拿着喜欢的小汽车不停地滑动;玩具车坏了,你想给孩子换一个,明明都是小汽车,他却只要他手里的,拿走就发脾气。
医生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作:
限制性和重复性行为兴趣(简称RRB),这也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研究人员称,限制性和重复性行为,在自闭症孩子中非常常见,甚至早在孩子12个月大时就开始出现,并且,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这样的行为会一直存在。
01
重复刻板行为
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重复刻板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给家庭带来压力。
孩子可能会在强迫行为中伤害自己,或者当他的日常行为稍有变化时就大发脾气,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尤为真实。
一些家庭可能就会选择不改变任何生活常规,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避免孩子出现情绪上的问题或其他行为问题。
02
重复刻板行为需要消除吗?
很多家长都有“谈刻板色变”的想法,孩子偶尔间做了一些家长“看不惯”的、带有重复刻板特点的行为,就认为孩子有很多毛病,都需要治,需要矫正。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刻板行为都需要去矫正,与自伤行为或攻击行为相比,刻板行为是比较特殊的。
我们谈到的自闭症孩子刻板行为的3个特点是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没有明显目的和意义。
具体是什么程度呢?
如果真要用数值来定义的话,频次需要在200次以上,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我们才考虑孩子的刻板行为需要矫正。
对于自闭症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分析,并且尽早干预,以帮助孩子变得灵活。
从现实的例子来看,经过训练的孩子,重复刻板行为也会更少一些。
03
孩子的刻板行为怎么改善?
1要分情况,对孩子的刻板行为进行改善。
比如,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喜欢捏手指,孩子在独处的时候喜欢在房间走来走去,这些行为需要去改善吗?
从积极行为支持的理念来看,当孩子的行为对自身或他人没有产生实质性伤害,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时候,这些偶尔的刻板行为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
其实,回头想想自己,我们身上也会有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刻板行为,但我们为什么对自己可以宽容,对自闭症孩子反而如此严厉呢?
所以,不要拿我们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来看待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2 防患于未然,做好预判
面对孩子的刻板行为,前事控制策略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提前预防,或者说做出有针对性地改变来减少孩子的刻板行为。
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刻板行为发生之前的任何“苗头”,事先采取措施,例如安排适合孩子的多样性活动,以减少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
例如,小童经常会重复排列各种东西,老师观察后发现,他很喜欢两种休闲物品,一种是图画书,另外一种是拼图游戏。老师掌握了他刻板行为的时间后,给他提前提供画书或者拼图,他的刻板行为大大减少了。
刺激控制也是干预自闭症刻板行为常用的方法,也属于前事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对刺激条件的改变来减少或削弱自闭症儿童特有的问题行为,特别是自我刺激性的行为。
例如,康康在卫生间时经常会啃咬自己手腕,后来发现原来是因为烘干机的嘈杂声让孩子感到不适。因此,在孩子去卫生间时,提前将烘干机断电,阻止刺激声音的产生,从而降低了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
3 提供合适的替代行为
有些孩子的刻板行为,需要外界的反馈或者自己的反馈来支持,这时就可以使用替代行为训练。
小洁上课会频繁离开座位,这时大家就会关注她,我们可以教孩子通过举手或者轻拍别人来引起关注。
孩子自己强化的刻板行为,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替代性的感觉刺激。
东东喜欢捡地上的东西放嘴巴里,是因为追求嘴巴里的感官刺激,我们可以给他随身携带一小兜零食,避免出现捡地上东西吃的行为。
最后,面对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我们在干预时一定要从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特点出发。
不仅要区分自闭症孩子与同龄人在重复刻板行为表现方面的差异,还要具体分析自闭症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能力水平时,行为表现的差异。
只有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