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青少年、孕妇也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实际发病情况可能被低估。记者从近日在深圳召开的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上获悉,百日咳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传播模式也已由从前的儿童间相互传染转变为目前以成年人、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向婴幼儿传播,故专家建议青少年、孕妇也应该接种百日咳疫苗,以降低孩子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实际发病情况可能被低估。记者从近日在深圳召开的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上获悉,百日咳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传播模式也已由从前的儿童间相互传染转变为目前以成年人、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向婴幼儿传播,故专家建议青少年、孕妇也应该接种百日咳疫苗,以降低孩子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青少年、孕妇也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

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嘉宾合影

百日咳实际发病情况可能被低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表现为反复剧烈咳嗽,可持续1至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疾病,百日咳在疫苗面世以前曾是婴幼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1978年,我国将百白破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此后百日咳发病率大幅下降,但近些年又呈增高趋势。中国比较明显的“百日咳再现”从2014年开始,2015年全中国报告约6200多例,2017年增长到一万多例,2018年又翻了一番,达两万多例。目前,即便在百白破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百日咳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论坛上,全球儿科呼吸联盟(GPPA)荣誉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发表了《中国儿童百日咳发病和疫苗相关问题》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百日咳传染性超强,在无干预的情况下每1例感染病例平均会感染12到17人。2019年,中国百日咳出现发病高峰,报告总病例为30027例。另外,由于开展百日咳诊断的实验室数量及能力有限,常规的医院被动监测不能反映真实的发病水平,因此实际感染病例远超报告病例。”杨教授还强调,百日咳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传播模式也已由从前的儿童间相互传染转变为目前以成年人、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向婴幼儿传播。

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青少年、孕妇也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

全球儿科呼吸联盟(GPPA)荣誉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发言

现行诊疗尚不完善,加强免疫迫在眉睫

针对百日咳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然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姚开虎教授等在国内近年来临床分离的数百株百日咳杆菌菌株进行研究后表示:“国内百日咳致病株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耐药严重,临床抗菌治疗的细菌清除效果已大不如前。但是,百日咳是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免疫接种同样可以预防耐药菌感染,也是保证接种患儿不得重症、不致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说预防就是最好的可计划的前期治疗方案。“

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杨维中教授表示:“研究显示,接种全细胞百日咳疫苗所获免疫力至少会持续6年,但使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所获得的保护力在6岁前就明显下降。而我国普遍为婴幼儿接种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其保护效果到4、5岁时就会降到50%左右。这样看来,加强剂次的接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青少年、孕妇也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杨维中教授发言

WHO指南中推荐尽早接种百日咳疫苗,建议首剂疫苗接种时间不晚于8周。国内三期临床实验数据显示,目前唯一可于2月龄接种的是五联疫苗,国内厂商生产的百白破疫苗及含百白破的联苗均从3月龄开始接种。另外,目前中国内地尚无用于学龄前、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加强的疫苗。对此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继岿教授表示,根据港澳药械通政策,尚未在国内上市的百日咳五联疫苗或许有望给民众更多选择。

百日咳再现日益严峻,青少年、孕妇也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继岿教授发言

同样面对百日咳发病率上升,不少国家除维持并提升基础免疫剂次和加强剂次的高覆盖率外,还积极采取附加的接种策略以保护高危人群,如实施青少年加强免疫程序、为新生儿周围人群接种百日咳疫苗的"蚕茧"策略、孕妇接种百日咳疫苗为新生儿提供母传抗体保护等。

百日咳疫苗建议增加加强针

据介绍,WHO建议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第一剂百日咳疫苗在6周龄且不晚于8周龄开始接种,6月龄内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随后完成1剂次加强免疫;学龄前儿童在5岁左右加强1剂次;青少年时期在10岁左右加强1剂次;成年后在20岁左右加强1剂次,以后每10年进行1剂次加强;对于孕妇,建议在每次妊娠的孕中期或孕晚期进行1剂次加强。

在我国,针对百日咳报告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华预防医学会参考国外提出的“全球百日咳行动计划”工作模式,于2017年发起“中国百日咳行动”并组织专家撰写发表了《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共识针对百日咳防控工作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议:加强检测工作,开展主动检测;完善百日咳临床诊断标准,提升防治水平与意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水平;加快新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引进;逐步完善我国百日破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策略并大力加强科普教育。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唐茹粤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288.html

(0)

相关推荐

  • 一个最普通的平民看现在联想的新闻

    这几天联想的新闻铺天盖地,对于一个底层的人来说联想的问题本来就是无所谓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大多数人不相信联想是因为柳氏父女的信用已经破产了,从7.1爆出dd偷偷去美国上市,而且还要把公司所有关于国家地理信息的资料给美国的时候我是非常的震惊的。在国内圈钱作为一个商人无可厚非,但是这件事情就是突破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了,国家安全的大事竟然就这样被卖了吗?作为一个八零后来说,经过过刚刚开放初期从生活刚刚温饱到现在不用愁每天吃不起肉的时期。国家的安全被美帝掌握是不可接受的,dd赴美上市难道老柳不知道吗?作为一个自诩中国企业家教父的人,自己女儿的公司这样做他不知情吗?傻子都不信。举国欢庆的时候出了这种事情,让我觉得联想也不安全了。现在不管老柳和联想怎么辟谣都不会让大多数平民百姓相信,因为他家毫无底线的圈钱导致了信用破产了,只有dd的事情给了民众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才会平息这件事情

    科技 2021年11月26日
  • 预产期2022.1.19有同一天的吗

    91年的我才进入孕妈群,第一次当妈妈,还有点紧张哪哪都不知道,有没有姐妹可以一起讨论聊天呀

    生活 2021年9月30日
  • 营养与肥胖的选择题及答案,肥胖人群的膳食指导

    中医将肥胖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也不一样。

    生活 2021年12月3日
  • 碳经济的本质是什么,碳币是什么东西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

    生活 2021年11月15日
  • 小叶子的第一口粮从5毫升奶开始

    小叶子37周零3天出生,足月。孕晚期本人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尿蛋白高、全身水肿,宝贝混合位(头朝上坐着)、脐带绕颈两圈,37周最后一次B超检查时被告知宝贝偏小,建议住院营养液输入并观察宝贝生长情况,两天后各数据不乐观,建议剖腹产,由于血压高压迫血管,导致宝贝在肚里吸收不好,不如生下来好生喂养,反复思考后,采纳了医生建议,同意剖腹产。第二天手术顺利,小叶子诞生,出生体重2.2KG,身长46CM,除了个儿小,一切正常,医生叮嘱每两小时喂5ML奶粉,小叶子的人生就从这5ML奶开始了。

    生活 2021年10月3日
  • 男人临事不起,胸闷气短,脱发严重怎么办?中医一方帮你恢复

    在平时接诊的时候,遇到最多的就是男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很多男性朋友出现这种问题之后,都会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认为自己出现萎的情况就是因为身体太虚了,因此很多男性吃了许多补身体的食物以及药品,以为自己能够恢复,但其实不然,许多人都出现了虚不受补的情况,有的人补着补着反倒是伤了自己的脾胃。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中医该如何去面对呢?

    生活 2021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