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捏合机,袁宇宙中的第一批“工人”

谷歌seo

你觉得“人设”这个词是贬义的吗?

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大概率不是Z世代(1995—2010年生人)。

在80后、90后看来,人设是假的,但是对95后来说,人设却是真实的,它是“我”在面对他人时选择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想象的那一部分。

前两天和同事聊天,她告诉我,00后甚至还有一个词——“自设”,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设定和要求。很多00后都会有“自设”,比如同事女儿的“自设”,就是一个咖紫色头发的少女。

而现在,也已经出现了为他人创建人设的职业。在有着“社交元宇宙”之称的Soul中,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称呼:捏脸师。

“Ro丶听闻”是Soul个性商城中颇受欢迎的捏脸师之一,仅靠捏脸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近4.5万元。

Soul的系统机制比较有意思,为了反对“颜值社交”,鼓励精神共鸣,它不允许用户上传照片做头像,只能使用其自带的捏脸系统为自己创造形象。但是这套系统的自定义程度极高,仅仅眼睛就有64种形状、44种颜色,还可以手动调节大小、位置。于是,很多“手残党”就会选择直接去个性商城购买捏脸师已经完成的作品。

这种捏脸乍一看很像QQ秀,又或者是前两年爆火一时的脸萌和ZEPETO。但是它们也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创作者经济系统,即平台提供简单易上手的开放系统,由玩家自行创作,并获得经济收益。

创作者经济被视为元宇宙的重要标志。在美国上市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其根本就是这个系统。在Roblox上,有超过2000万种体验(即游戏),绝大部分是由用户自己来创造的。

Soul个性商城从今年6月底上线至今,从用户中审核签约了约80个捏脸师。个性商城中平均每个月上传7000—8000个头像,全部由捏脸师自行命名并定价,系统审核后发布。

这些头像一般分为180、300、420个Soul币三个价格档位,折合人民币约30元、50元和70元。也有较为特殊的“限定头像”,每期限量发售10—20个,标价14899 Soul币。

根据Soul的官方数据,购买头像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金额为43.8元,有用户最多购买过53次。18—27岁(Z世代)消费者占比最高,达到50.4%,其次是2735岁,占比约为40%。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Z世代”群体消费趋势》,Z世代之所以对“人设消费”如此热衷,根本上是出于对“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探索,很多Z世代都热衷于尝试不同风格的穿搭使用,或者消费不同品牌的产品,以此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捏脸师Ro、听闻的经验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他告诉我们,很多来找他定制头像的顾客,往往会选择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截然相反的风格。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就喜欢风格更为大胆和视觉冲击更为强烈的头像。

小星星是一个29岁的姑娘,我下午3点半关注了她的Soul账号,两个小时后,等我再次打开她的主页,发现她已经换了新头像。据她自己说,平均每2—3天会换一个新头像,显然,她有点低估自己了。

而她所有的头像,都来自“草草盖盖”。

盖盖,是Soul上的“黑话”,意思是“小哥哥”。而她口中的“草草盖盖”,是一位名叫“普罗旺斯最迷薰衣草”的捏脸师,也是Soul签约的第一批捏脸师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普罗旺斯最迷薰衣草”的身份是一位31岁的摄影师,平时工作以策划婚礼为主。对他而言,在Soul上捏脸更像是纯粹的艺术创作,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限的创作灵感,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便任由他随意挥洒。通过对系统中既有素材进行叠加、遮挡、变形,捏脸师可以设计出远超出“脸”这个范畴的头像,比如人物背影、珍奇动物、意境风景。

成熟的捏脸师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创作完成一个新的头像,艺术类的创作头像花费时间更长一点,但人们仍然愿意为此进行相对高额的花费。

劳动决定价值理论是传统经济学的支柱,但是在虚拟世界中,大量的数字商品与劳动没有正比例的线性关系,比如你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创造出一幢摩天大楼。“创作者经济”正在颠覆传统的经济学。

人们购买数字产品,更多是基于对产品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是由买卖双方共同赋予的,就像你欣赏一个捏脸师的“风格”,就愿意为他的作品买单,而这个捏脸师也会为你进行专门的创作。它更类似于我们对奢侈品或艺术品的消费逻辑。

小星星与“草草盖盖”已然形成一种类似于奢侈品的客户关系。在Soul个性商城上线前,每隔三五天,捏脸师就会将他为小星星捏制的专属头像发给她。而小星星亦照单全收,每个头像花费30—300元不等。

“我特别喜欢草草盖盖捏的头像,他的风格很独特,和别人都不一样。”

而在喵小仙看来,每一个头像,都能反映出用户的内心情况:“即便是一个纯白的头像,也能解读出很多信息。”

喵小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每个周末她都会创建一个群聊房间,名字叫“通过看头像解析你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这个房间一定是当晚最火爆的房间之一,人们用虚拟的头像来隐藏真实的自己,却又期待被“看透”的感觉。在我无意走进那个房间的晚上,有一个姑娘在喵小仙分析完她的头像后,当场泣不成声。

凭借这种“引流方式”,喵小仙获得了不少关注,还有不少人找她进行付费的心理咨询。今年,喵小仙通过Soul获得的心理咨询收入,已经超过了20万元,超过了因疫情而深受影响的线下工作室所遭受的损失。

也正是因为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精神世界的领域,愿意为“人设”“自设”等代表了自我探索的事物进行消费,让认同决定价值的比重变得越来越高,“创作者经济”才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基本规则。

那么Z世代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麦肯世界集团出具的一份报告里,总结了6个关于Z世代的真相。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Z世代的“普通人生哲学”:中国Z世代梦想的前三名中有一个便是“做个普通人”。

在Z世代之前的每一代中国人,都有较为集中的大众偶像,比如:政治家、明星、企业家、作家、运动员……但是在Z世代那里,已经很难找出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大众偶像了。

更常见的是,他们将自己的崇拜分解成无数的部分,投注到各个垂直领域中。这些偶像(包括各种博主、UP主、达人、KOL、流量明星、捏脸师、画师、写小说的太太……)共同组成了他们完整的期待。他们的人设逻辑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人设是真实的,也是片面的。

根据麦肯的这份报告,72%的Z世代认为,比起消费和事业,个人在某领域的深刻见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60%的Z世代将“失败”视为正面积极的事情。因此,普通人生意味要用“创造”不断地去“重写日常”。

七年前我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在班上问了一个问题:对你们来说,未来是什么样的呢?内地的学生和香港本地的学生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回答,前者是阳光灿烂,后者是一片灰暗。

在一个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年轻人对精神世界的感知却反而容易压抑,资源的稀缺让年轻人的活动变成零和博弈。他们所能够去改变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创造是无用的,结果可能只是在重写日常。

<p style="margin: 0px 16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 "system-ui", &qu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444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