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
当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的时候,有一套经典的说辞,“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初中,上了好初中才能上重点高中,只有上了重点高中才有机会考上好大学。”也许有的家长还会再延伸一下,“上了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才有钱”。
然而,渐渐地,我们发现,这样的说辞对于今天的孩子,越来越没有作用了。这让七零八零一代父母很是郁闷,明明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么被教育过来的,逻辑上也很合理,可孩子就是无动于衷。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时代变了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代入的是自己的儿时记忆。今天的七零八零后,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虽然很早就有了“小皇帝”这个伪概念,也曾经出现过“中日夏令营”这种批评八零后养尊处优的假文章,但放眼全中国,更大基数上,七零八零的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远没有那么充裕。且大学生曾经是真的堪称“天之骄子”,若按录取比例来算,今天的大学生含金量的确不可同日而语。加之快速的经济发展,也让这一代人清楚的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含义。
而今天的情况已经大大的不同,00后一代,出生的时候,国家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期,物质生活丰富程度大大提升,甚至已经不是吃得饱不饱的问题,而是吃的花样太多有了选择恐惧症,甚至还得悠着点吃,怕吃胖了。
另一方面,有大部分00后刚懂事没多久,智能智能手机就已经登场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极大丰富。而99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00后来说,谁家里还没几个大学生亲戚朋友。
在他们眼里,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短缺,又怎么会对“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挣大钱”这样的目标感同身受呢?父母的理想之拳,打在了孩子无欲无求的棉花上,自然收不到想要的效果。
00后会是垮掉的一代吗?
上一代人总是会看下一代人不顺眼,尤其是下一代的生活条件更好的时候,总觉得他们会垮掉,觉得他们物质满足则思想堕落。这种担心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情。不是物质满足就思想堕落,而是物质满足之后,人自然要求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当然包括精神需求。如果这种需求不能被很好的满足,那就真的可能产生垮掉的一代。
然而此时的父辈作为教育者,却还在以物质时代的模式来教育孩子,忽略孩子对精神世界的潜在需求,这样的供需错位,自然带来今天教育中的种种矛盾。换句话说,父母正在用自己的主观偏见,把偏见变成现实。
也许你会怀疑,孩子那么小,真的有那么高的精神需求吗?就在我写这篇文章前,我在抖音里刷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和外婆争吵,原因是小女孩想要救助一只流浪狗,但是外婆不同意。
外婆问:“狗重要还是外婆重要?”
小女孩:“狗和人不是都有生命吗?两个都重要!那狗儿都成那样子了,你还撵它干啥子?”
外婆:“那又不是你的狗,你为啥要去养?”
女孩:“别人不要它了嘛!”
外婆:“别人不要它,关你啥子事?”
女孩:“我们人还不是只有一条生命,死了再不能再活了。”
显然,外婆作为成年人,基于更现实的考量,拒绝救助一只流浪狗,这非常的合理。然而我们看到,孩子其实是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抖音里像这样,几岁的孩子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死亡的含义,思考宇宙的边界,这样的视频并不在少数。因为他们吃饱了,人类的本能作用下,就会开始思考这些更高层次的问题。
其实,今天的孩子是非常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而且拥有极高的道德判断水平,对公平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而今天的父母和老师,很多时候思维还停留在物质时代。当孩子们的肚子已经吃饱,潜意识里充满对精神世界的渴望时,这些本应成为他们引领者的长辈们却配不上孩子们的心灵。这导致孩子们有的选择了佛系躺平,有的则转向物欲沉迷,这都是精神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带来的后果。
所以,不要再用“书中自有黄金屋”来激励你的孩子了,太过具象的目标不足以滋润孩子的精神。他们需要更高的价值观,他们可以听得进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他们可以思考自己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甚至为人类贡献什么,留下什么;他们可以去思考宇宙观和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虚无缥缈,跟孩子张不开口去谈,那么就先提升一下自己吧,你可以跟他一起看书去寻找答案,既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打开孩子的精神境界,一箭多雕。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需要像管理工作流程一样去管理他的每一个学习环节,为他不写作业或是沉迷游戏而生气发火。
理想和目标所激发出来的学习动力是你难以想象的,而孩子的理想和目标,只能在他们的精神世界获得满足之后自己萌发出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