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这一年,我和孩子老师一起改变“饭渣宝宝”

溪苒妈

溪苒妈

溪苒妈,亲子学堂编辑,溪苒是一个高冷狮子座girl。在育儿上,溪苒妈希望结合溪苒的性格,在保持她天性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科学育儿引导。现在溪苒妈已升级成为二胎妈妈,未来会定期和大家分享,她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点滴。

小班这一年,我和孩子老师一起改变“饭渣宝宝”

最近一位朋友在和我抱怨,7个月大的小宝宝不好好吃辅食让她很焦虑。绞尽脑汁的换花样,却提不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再看我自己,妹妹已经吃辅食有两个月的时间,在食物搭配和关注度上,我完全输给了我的这位朋友。

说到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头疼,我绝对能感同身受。溪苒“纯正”的饭渣宝宝一枚,在我家因为吃饭问题而“鸡飞狗跳”的场面,过去常常出现。其实在溪苒三岁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让孩子自己吃饭会是一件头疼的事。在三岁前,溪苒吃饭不看电子产品,不追着喂,做到了合适的就餐环境,却绕不开要大人喂的现象。

我曾也尝试过让她自主进食,但因为她的不配合,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我以为像会走路,会说话,等时间到了她自然也就会自己吃饭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让我意识到吃饭是个大问题的时候,是在溪苒上幼儿园之后。

自我学习,老师支招,改变“饭渣”各路招式真没少尝试

从上幼儿开始,我正式开始引导溪苒自主吃饭。当起步变晚,坏的毛病积累久了,难度自然也就升级了。在此过程中,我先是引导她完全自主进食,然后再锻炼她进食速度。

对于让她自主进食,第一招我先尝试了好多人都建议的“饥饿法”。就是当这顿不好好吃的时候,就不给吃,中间不吃零食,到下顿再吃。这种方式对于溪苒来说效果不大,她能做到好几顿只吃几口,不吃任何东西,也不会主动寻求进食。当我发现饥饿对她来说不是“惩罚”,而是“奖励”时,这种方法便放弃了。

第二招,我尝试惩罚式的做法。溪苒特别喜欢喝牛奶,我抓住这点,和她讲清楚,当好好吃饭时就能喝牛奶,不好好吃饭,表明自己不饿,那么牛奶也就不用喝了。这个方法要比“饥饿法”对她管用,而破功在于,一是进行了几次,她会变得没那么在意“能不能喝牛奶”这件事。二是家里长辈的反对,长辈觉得已经不好好吃饭,再不给喝奶会影响成长,惩罚式做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第三招,我开始尝试奖励式的方法,为此特意买了成长自律表贴在家里。当自己吃饭了,就奖励个笑脸,到一定量可以换个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然而这个方式新鲜了两周,又没有吸引力了。

小班这一年,我和孩子老师一起改变“饭渣宝宝”

在此同时,我也特意向老师请教。老师建议,除了鼓励,在吃饭的时候,先少量的给到她,不要增加他对吃饭的心理负担,当她吃完再继续添加,让孩子享受到自己吃完饭后的成就感。还有对于长辈担心的,自己吃饭慢饭菜容易变凉,老师也建议可以多加热几次,重要的是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吃完。

小班这一年,我和孩子老师一起改变“饭渣宝宝”

在厨房努力“营业”的一周

结合老师的建议,再加上我的不断调整,半学期下来,溪苒在自主吃饭上有了进步。总结下来,老师的建议起到了关键性好作用,当进食压力变少了,她也会更愿意去完成。其次,我还在食物花样上下了一定功夫,小朋友喜欢好玩的东西,所以在食物的造型上,我也会做一些可爱的造型,当孩子对食物产生了兴趣,也就更愿意吃饭了。

通过半年,溪苒能自己吃饭了,但进食速度仍然很慢,老师也总和我说这一点。接下来,在引导她提高进食速度上,我先是采用了沙漏,想让她清楚的知道时间的概念,可是沙漏对她来说竟成了玩具,她也总是翻来翻去,沙漏的作用没有发挥。之后我用了手机计时器,我发现时间进度有颜色标明,这比沙漏对于小朋友来说,更能清楚知道自己用掉了多久时间,还剩多长时间。在提高进食速度上,老师也给了些建议。老师在班上会帮她“数数”,饭在嘴里时间控制在三秒,老师数三下,让孩子咀嚼完咽下去。

改变孩子习惯,当大人能平和对待就离成功不远了

通过一年的时间,用了各路招数,或有效或失败,经过这个过程,溪苒也算是从“饭渣”跳脱出来了。

回看自己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放平心态。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让孩子在短期内就有所改观。一定不要过度关心或者强迫孩子吃饭。在这一年引导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强迫或者惩罚孩子时,其实会让吃饭这件事变的很有压力。当总是在饭桌上因为吃饭问题争吵,那么饭桌对于孩子来说,自然也是一个最想躲避的地方。

其次,家庭成员保持意见的一致。如何引导溪苒自主吃饭,也是我们和长辈磨合的过程。只有我们都控制住不去喂饭,不无效惩戒,不要怕脏,不要因为几顿吃少而焦虑,给她一个周期,那么孩子会把吃饭这件事做好的。

小班这一年,我和孩子老师一起改变“饭渣宝宝”

爱啃勺子的妹妹

现在妹妹7个多月,已经开始吃辅食了,有了姐姐的前车之鉴,我们全家在喂养上也有了经验。抓住她的敏感期,做一些方便她这个阶段抓握和咀嚼的食物。从姐姐小时候精细化的喂养,调整为更为“粗狂”的方式,多让她自己尝试,放小大人的作用。我们全家都发现,当没那么在意孩子吃饭好不好时,反而孩子会给你惊喜。

家不应该是亲子之间的“战场”,当孩子遇到难题,我们应该温柔的鼓励帮她一起解决。当从“监督者”转化为“陪伴者”,你会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那些被忽视的亮点。

责任编辑:杨思超

校对:张艳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7640.html

(0)

相关推荐

  • 安全,迅速撤离!第二文学艺术学校沈北分校幼儿园抗震安全疏散演练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面对突如其来的“猛兽”,该如何能科学避险、防震减灾呢?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让师幼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路线,文艺二校沈北分校幼儿园进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生活 2021年11月26日
  • 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如果听到不同的声音,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我是爱教育的老爸,阅读我的文章,我们一起陪孩子成长。孩子字写得不好,老师和他谈话并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练字方法,孩子信心满满地告诉我:“百天之后,我就是班里的书法家。”结果几天后他叔叔看到他的练字方法后,对他说:“你仅仅描红练习,这样机械的练习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如先分析字体结构,然后再逐字认真练习。”叔叔的一句话给孩子泼了一盆冷水,孩子从此不再坚持练字了,类似的情况出现了很多次,我问过他:“你没有坚持下去怎么知道不行呢?”他反问道:“听从别人的建议难道不好吗?别人都说不好,何必苦苦坚持呢?”好吧,思维单线条的孩子还是需要聆听故事去教育,那我还是从历史中给孩子找答案吧!

    生活 2021年11月22日
  • “实现跨App聊天”的钉子,下一个游戏是什么?

    10月13日,在美甲举办的2021美甲未来组织大会上,美甲总裁叶军宣布,截至2021年8月31日,美甲用户数量已突破5亿,其中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量超过1900万。 要知...

    科技 2021年10月24日
  • 用陈二丸治痰没用吗?一剂调痰汤兼顾脾、肺、肾,从根本上化痰。

    痰多怎么办呢?如果你舌苔厚腻,肢体困重,嗓子还总感觉有痰,今天教你用一个名方,化掉全身之痰。

    生活 2021年11月16日
  • 为什么中国工人工资低,中国工人为什么这么辛苦

    为什么中国普工收入低,我认为是这个行业过分依赖外贸的原因。举一个例子,如果普工需求内贸占30%,外贸占70%,当普工供给减少的时候,外贸厂会搬迁到成本更低的越南和印度,尤其这两个地方还有税收优惠和关税优惠,那么普工需求和普工供给又匹配了,造成普工收入涨不动。但如果内贸占70%,外贸占30%,那么即使这30%外贸都搬走,内贸需求都能支持普工收入上涨。另一个行业,保姆服务业,内贸比例接近100%,最近20年收入涨了10倍,住家保姆从2000年的每月500涨到现在的5000,就是因为内需增加,供给不足相叠加,造成收入大涨。所以中国内循环加油吧,一方面要技术进步,造飞机的普工收入绝对不会那么低,另一方面中国品牌要加油,中国品牌通常还是会把制造留在国内,即使工人工资变高了。

    生活 2021年10月24日
  • 蹭上瘾了!大富科技又蹭上元宇宙,请放过韭菜们吧

    多巨头下场布局、频上热搜、概念股股价一飞冲天…元宇宙后劲十足。

    科技 202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