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王昌龄(从军行唐王昌龄翻译)

从军行七首王昌龄(从军行唐王昌龄翻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最为经典,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王昌龄,字少伯,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因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如此的雅称并非虚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最为经典,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王昌龄,字少伯,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因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如此的雅称并非虚名,以他的诗作与李太白不分伯仲,一个“天上谪仙”,一个“诗家天子”,如此的佳话冠绝古今,令人称道。

  年少时期的王昌龄就天资聪颖,但家境贫困,举荐无门,只好依靠农耕来维持生活。然而在那个盛世,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一边耕种一边苦读,以便未来能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处境。

  公元720年,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年前后,约二十三岁的王昌龄背井离乡,来到嵩山开始了一段学道的人生历程。开元年间正是唐王朝鼎盛时期,对于盛世,对于王昌龄这样的热血青年是有无限的遐想和信仰的,学道也只是一种好奇而非一生的追求。都说“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不久王昌龄离开嵩山来到帝都长安,以博取功名报效国家,然而理想比较丰满,现实比较骨感,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人生的路该向何方,给王昌龄一个大大的难题。就在他迷茫不知所向的时候,听说军营在招兵,前往边塞玉门关,这让

  王昌龄热血沸腾,豪情万丈,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于是弃笔从戎,于公元724年,唐开元十二年甲子秋,二十七岁的王昌龄从长安出发,赴河陇,出玉门,从此踏上出塞之路。

  头顶是自由的塞外风,脚下是沉重的边关土,王昌龄随着大军向西推进,途经武街古战场,这里,距离唐开元二年的那场大战刚刚过去十年,河沟中遗迹犹存,草丛里的白骨依稀可见,战争怎一个冷酷惨绝了得。然而身经百战、杀气腾腾的将士们却有着万丈豪情,誓扫边尘的决心。就这样,王昌龄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几十场,但是这一时期,他是否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史书并没有任何记载,可这一时期,他写的边塞诗却让他文采初露,声名远扬,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也有“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胜利喜悦,更有大漠风前、长城月下怀念亲人的离愁。今日就与大家分享《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诗人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边塞的山水古城是多么的苍茫雄浑,将士们如火的激情是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不败来犯之敌,誓不还乡的铮铮军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是写青海湖上空雾气腾腾,阴云密布,将起伏连绵的雪山遮盖的一片黯淡。在边塞古城戍边的将士们,只能遥望远隔千里的玉门关。就这样一幅地域广阔的千里画卷,点出了士兵们所处的地里环境,生活环境,为了保卫国家,也只能望着家乡玉门关的方向,将思乡之苦,念亲之痛藏于心底。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心中只有一个报国的信念,哪怕铠甲磨穿,磨碎,他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是永远不会被摧残灭掉的,而且不将来犯之敌彻底击败,绝不返回家乡。可见诗人对边塞频繁的战争及将士们矢志不渝的斗志刻画的淋漓尽致,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王昌龄笔下的边塞诗笔势雄伟,格调高昂,感情悲壮,含蓄丰富。三年的边塞戎马生涯,虽未见他立马横刀,威震敌胆,但他油灯下的一首首边塞诗却纷纷冲出军营,被无数将士们竞相传颂。其中《塞下曲》《从军行》《出塞》等名篇更是响彻大唐的天空,让他身在边关,却名满天下。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0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