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利
来源/《读者》杂志2020年第1期
开车到机场门口,跟往常不一样,我特地从车上下来,从安全座椅上抱下儿子。
他爸爸在后边提行李箱,他们准备出发,开始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回乡旅行。
亲完小孩,我下意识地跟他说了一句:“想我的话,就给我打电话吧。”
他表情有点儿凝重地说:“我会一直想你的,但是我不想一直给你打电话。”
我带着三分震惊,开车回家,路上情不自禁地美滋滋起来,细细品味着“会一直想你”这几个字,觉得真是太贴心了,太甜蜜了,越想越觉得比他笨嘴拙舌的爸爸强百倍。
小陈只会眨巴着小眼睛说:“走了。”
可我再琢磨后面这半句,孩子说得不是很有道理吗,谁还能一直打电话?
后来我才醒悟,其实这半句的真正意思是:一直不打电话。
24小时后,我首次联系小孩,给他的电话手表发了条消息:“你在干吗?”
“我在玩,不要给我发消息了。”
多问一句,他又来一句:“不要再给我发消息了,谢谢。”
你谢什么啊。
老母亲的心,在7月的梅雨季节里,就像被扔在大马路上,被淅淅沥沥的雨无情地洗刷。
这也太早了吧!你才6岁,就想把我从最近联系人列表里删除?
隔24小时后,我又试了一次,用温柔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语气:“亲爱的,你在干吗?”
“你不要再给我发了!”
老母亲的心碎了一地。
小陈为了安慰我受伤的心,向我仔细汇报了儿子回乡后的具体活动。
“他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抓了一只田螺。哥哥答应要送给他的大蜗牛死了,他一个下午都不开心,一直说要去买个大的。他很喜欢去对面的村子玩沙子,一天要去玩4次。村里田螺挺多的,他每天都能捡到。”
小男孩的世界里有田螺、蜗牛、沙子……这就足够了,再加进来一个牵挂他的老母亲,显然不合适。
而且老母亲永远不会问“捉了什么样的蜗牛啊,漂亮不漂亮”这种他乐意回答的问题,只会问一些让小男孩烦躁无比的问题:你吃了吗?你吃了什么?在哪里吃的?
对付母亲这种生物,我们人类好像都有一种迫不及待要摆脱的感觉。
好烦,不要来接近我,有什么事我会主动找你的,我已经长大了,不要把我当3岁小孩来看。
对付小孩这种生物,不管什么样的母亲,只要是个母亲,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用两只眼睛锁定小孩:
我想知道关于你的一切,吃了什么,几点睡的,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健康状况怎么样。蜗牛就不用跟我分享了,我不关心,我只关心你!
我一个人在家住的第4天,我妈更新了菜谱,接着,她问我:“回家吃吗?给你做点儿卤牛肉?没时间回来的话,我叫你爸送过去,好吗?”
有人说,做了父母后,担心就成了一辈子的功课。
他没告诉我们,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被嫌弃将是父母一生的命运。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