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6年卫福部资料显示,台湾18岁以上国人糖尿病盛行率为11.8%,约有227万名糖尿病患。特别注意的是,高居十大死因第五名的糖尿病,其中有50%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在台湾医界第五十二期的期刊中更提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更比一般人高出2-4倍,不仅容易造成血管、神经病变,更衍生许多严重的併发症。
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品质,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身为患者应特别注重血糖的控制,ㄧ般民众除减少糖份的摄取外,也必须留意是否有家族病史,并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此一来才能远离糖尿病併发症的侵扰。
在介绍糖尿病併发症之前,先带大家简单了解,糖尿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第一型糖尿病
主因是先天的遗传和免疫系统有关,人体胰脏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被破坏,造成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受到限制,而无法主导身体降血糖的机制,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此类型约占糖尿病总数的3%,患者多是儿童或年轻人,但也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层。特徵有多尿、夜尿、剧渴、体重流失等等。
第二型糖尿病
此为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与遗传、肥胖、不良习惯等有关,主因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发生阻抗或衰退,导致分泌量不足或异常而影响血糖的调节,可以透过减重、改变生活型态、饮食等方式来改善。
患者多属于中年人士,但近年来年轻患者的病例有持续增加的现象。特徵有多尿、剧渴、夜尿。
妊娠糖尿病
在怀孕期间约有3%的孕妇会得妊娠糖尿病,约发生在中后期,因怀孕产生的生理变化,如代谢功能或贺尔蒙的分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而导致怀孕时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在怀孕24-28週时应接受检查并记录血糖的变化。另外,得过妊娠糖尿病的妈妈会增加日后罹患糖尿病的机率,应定期检查并追蹤。
(推荐阅读:糖尿病8种症状,预防与控制饮食诀窍)
糖尿病慢性併发症
人体的大、小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等,都容易受到血糖浓度过高或异常而产生病变,进而导致併发症的出现,并影响身体各部位。以下主要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慢性併发症:
大血管病变
主要造成动脉硬化、冠性动脉疾病,常併发高血脂症或高血压,造成脑中风、心肌梗塞与周边血管阻塞。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与戒菸,都是减缓大血管病变的根本之道。
眼睛病变
眼睛是我们的灵魂之窗,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感官受器,糖尿病患者眼睛的病变机率也较一般人高出许多,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病变等等,更可能诱发白内障、青光眼。
2011年健康署的委託调查中发现,就医的糖尿病友中,视网膜病变盛行率高达31.1%,相当于每10人就有3人眼睛出现病变。病变的主因是视网膜内微小血管性异常、视网膜内出血或所有影响视网膜缺血的症候,造成视网膜撕裂或剥离,严重将导致失明。患者应至少每年检查眼底一次,若有异状应尽快接受治疗。
肾脏病变
发生在约1/3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主因是血糖的控制不良而导致肾脏病变,进而出现尿蛋白量的异常、血压升高、慢性肾衰竭的情况,糖尿病的肾病变也是造成尿毒症的主因之一,严重可能导致终身洗肾的后果。若出现肾病变,则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并积极控制血糖与血压以延缓恶化。
神经病变
可能出现多种神经的病变,如神经根、多神经、自主神经等等,神经根病变的症状有疼痛或感觉丧失;多神经病变会丧失足踝反射,穿袜或戴手套时的震动感、温度感、触觉或针刺感觉的丧失;自主神经病变则会引起胃局部麻痺、腹泻、便祕或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等的情况。治疗神经病变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早期诊断与加强自我照护,才能降低神经病变的风险。
足部病变
离我们中枢神经最远的地方称为周围神经,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的因素,使得神经系统遭受损害,造成周围神经感觉丧失、血管阻塞或伤口溃伤感染,四肢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常出现的症状有四肢麻木、刺痛、触觉丧失,由于血液循环不良,足部若受伤时较难以痊癒,严重引发感染时,更可能面临截肢的命运。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皮肤是否有异状,稳定控制血糖,选择合脚的鞋以避免受伤。
依据国民健康署103年的资料统计,发现40岁以上民众健康检查结果有8.5%近15万人新发现血糖异常。在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中,体内糖化血色素的数量会远高于正常人,糖化血色素(HbA1c)主要为血液中平均葡萄糖浓度的参考标準。根据英国大型研究 UKPDS 所示,降低1%的糖化血色素,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视网膜病变等併发症风险。
热门点击:骨质疏鬆3种症状,补充 2 种营养素是关键
糖尿病的发生通常为不可逆的,将会终身伴随着我们,疾病的初期影响的不只是生理,也会影响心理或家庭生活。糖尿病控制的基本法则,在于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家人支持及社会资源的应用,患者亦不用过度焦虑,配合药物治疗、规律运动、饮食控制、定期检查,使血糖保持正常,就能与糖尿病和共存,远离併发症的侵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