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 -------焦虑型依恋关系解读

(本文原载于《云南教育》幼儿期刊2020年5期,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

(本文原载于《云南教育》幼儿期刊2020年5期,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

1963年,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招募了26位怀孕妇女,在孩子出生以后,和每一对母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18次观察,每次观察历时4小时,妈妈和12个月大的宝宝被请到一个到处是玩具、让人开心的房间,然后妈妈陪着宝宝开始玩耍,几分钟以后,妈妈起身离开房间,一个陌生人(婴儿观察员)进入房间,再过几分钟,妈妈回到房间,通过这期间宝宝的反应,划分出了安全、焦虑、回避、紊乱四种依恋模式。

焦虑型的宝宝,在妈妈离开房间以后停止了玩耍,一直忧心忡忡地寻找妈妈在哪里,当妈妈回来时,他也没有办法继续玩耍。

这其中又会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宝宝是愤怒的,他们挣脱母亲的怀抱,甚至会击打母亲;另一部分是悲伤的,他们丧失了自己的活力,眼泪汪汪的盯着妈妈,害怕她又会消失。对于这一类型的宝宝,妈妈占据了他们关注的中心,在不能得到和妈妈的链接时,自己似乎也随之被毁坏了,即使妈妈回到身边,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安慰,似乎一直陷入在妈妈还会离开的愤怒和担忧里。

焦虑型的宝宝会长成怎样的大人呢?一个叫松子的小女孩用她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她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人公。

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 -------焦虑型依恋关系解读

23岁松子本是受人欢迎的中学老师,却在一次学校旅行中,因为学生偷钱事件被学校开除了,之后离家出走,辗转于一个个男友之间,松子一生共遇到了五个男人,每个男人都让她遭受着致命的打击。

松子的第一个男友是作家八女川彻也,潦倒暴戾,常常殴打松子,然而不管被怎么打骂,松子都没有离开,反而向弟弟借钱供养作家。

作家男友自杀身亡后,松子很快成为前男友生前竞争对手的情妇,期间她全心全意地照顾情人,直到被抛弃。

随后她沦为妓女。因跟皮条客内讧而失手杀人。倾盆大雨中有一瞬间她感觉人生到了尽头,翻身跃下阳台;而下一瞬间她不甘心,抓住了栏杆。

复活后的松子遇见了一个理发师,她想跟他安稳生活,可是好时光没多久,警察很快找上门来,因杀人罪松子被判入狱八年。八年后她满怀希望地回到理发师的店外,发现对方早已结婚生子。

松子最后遇到的男友龙洋一,本是她自己的学生,正是他污蔑松子是偷钱贼,导致松子不得不辞去教职离家出走。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向她表白后,松子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段感情中。此后她屡屡被男友打,帮助男友犯罪,也宽慰自己:“就算被打,也比孤独一人好!

龙洋一对松子的遗弃,让松子彻底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最终走上了自我遗弃的道路。在跟家乡很相似的荒川河边,蓬头散发,身体臃肿的松子过着这样的一种生活:“再也不信任任何人,再也不爱任何人;再也不让别人介入我的人生;我什么都不干,就是吃东西,喝酒;常常看着河流想念家乡,就这样过日子。”最终被一群顽劣少年在河边殴打致死。

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 -------焦虑型依恋关系解读

让人又可怜又生气的松子,明明美丽又聪慧,为什么要在每一次人生的选择中伤害自己,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故事还是得回到她的童年,可爱的小松子对未来怀有童话般的梦想,她穿着红色连衣裙,睁着灵动的大眼睛,望着天空唱着歌,但父亲一直以来偏爱久病在床的妹妹久美,温柔的笑容和包装精致的礼物永远属于久病的妹妹久美,往自己怀里一塞的总是冷冰冰的公文包;只见松子扮鬼脸博父亲欢喜,却从不见父亲逗自己的女儿一笑——父爱天平严重倾斜,让松子从小在孤独中成长。成年后,她第一次穿和服,开心的让父亲帮她拍照留念,父亲却遗憾“恐怕看不到久美穿和服的一天了吧”,为此她又扮鬼脸逗父亲开心,得到的是父亲的斥责,“别开玩笑”。在一次晚饭时,父亲严厉责备她告诉无法恋爱的妹妹她自己谈恋爱的事情,会伤害妹妹的感情,松子再也无法忍受,愤而和家庭决裂,开始了悲剧的一生。

片中松子的父亲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错,他从没打过松子,也会偶尔带松子吃好吃的,去游乐场,给予松子笑容,但是因为把大部分的关爱投在了生病的久美身上,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担忧中,对松子的需求视若无睹,正是这情感上的忽视,让松子觉得,爸爸的感情是无法预测的,随时有可能为了久美遗弃自己,自己是不好的,被“嫌弃”的,为了不被抛弃,她变成了一个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发狂般的争取父亲的爱,却又不知如何能得到。

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 -------焦虑型依恋关系解读

她说:“我总是设法让父亲回过头来看我,希望父亲喜欢我,上父亲想让我上的学校,选择父亲想让我做的职业,努力成为他心目中的女儿”,她童年的主题就是“爸爸,怎样才能得到你的喜爱啊?”片中小松子反复唱着这首歌:“伸出手臂,伸向空中;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伸手踮脚,让我能够到蓝色天空......”可惜,父亲的爱,就像那遥远小星星,她始终难以企及,不得不从别的地方去寻找。

焦虑型依恋类型的孩子,即使长大成人,最大的威胁仍然是分离、丧失和孤单一人,亲密和融合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们追求亲密的方式,常常让自己付出高昂的代价。

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 -------焦虑型依恋关系解读

所以松子在被伤害时,下意识想到的都是“他们这样对我,是我做错了吗?”尽管一次次受到伤害,但从未停止过对找到一个亲密爱人的渴求。她的这份渴求如此强烈,如此不顾一切,以至于在给予别人爱的时候变得毫无原则。她不是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却偏偏一再为讨好别人失去自我。就算被侮辱、就算去犯法、就算要卖身也在所不惜。无论对方如何伤害她,她总是毫无尊严地极力讨好,只为挽留那颗想象中的小星星——在旁观者看来父亲残忍又冷酷的“爱”。

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 -------焦虑型依恋关系解读

为了戏剧效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很多夸张的片段,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焦虑型依恋关系的人生,当然不会都这么极端,可当我们审视现实社会,也常常发现诸如“常年被家暴妇女不肯离婚”、“女高材生被男友洗脑控制迫害致死”这样让人惊诧莫名的新闻,依稀从中看到一个又一个“松子”,紧紧地搂住那颗想象中的“小星星”,宁可死也不放手。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结尾处,在死去的松子上方,是广袤的星空,无数小星星在闪烁着,不禁让人感慨,如果小小的松子曾经得到过一颗“小星星”,此刻,也许她就能活着向这星空伸出手臂,得到很多的星星吧!

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自己的那颗“小星星”。

温馨提示:依恋类型的确定需要专业访谈和评估,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如果想确认自己和他人的依恋类型,请与心理咨询师联系。

撰稿人:雨雪,镜映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始人,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临床心理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依恋理论的践行和传播者,从业9年,咨询时长2000+小时,擅长亲密关系、个人成长、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咨询。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213.html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