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怎么盈利?谈谈一个笔记工具的长期主义

 来源微信公众号:柴总商业笔记

目录

01 需求洞察篇

02 产品设计篇

03 运营推广篇

04 融资与营收篇

05 人生哲学篇

06 认怂篇

07 和解篇

—正文—

我是少楠,flomo 的联合创始人,产品沉思录的主理人,做了十多年互联网产品经理,经历过分类信息大战、O2O 大战、互联网医院大战,也自己融资创过业(当然第一次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2021 年初,过了 35 岁,觉得还是想做点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便辞去了丁香医生首席产品架构师的职务,离开互联网医疗行业,和老朋友 Lightory 一起创业做一款笔记产品 flomo。目前团队全职人员 2 名,兼职人员 2 名,拥有几十万自然增长的用户,几百个微信社群。

得到的罗振宇、快刀青衣、马想、有知有行的 CEO 孟岩、《好好学习》作者成甲、《跃迁》作者古典等大咖,均是我们的重度用户。也曾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一起出版推广《卡片笔记写作法》。

荣誉属于过去,这次想分享的是一些 flomo 背后的故事,给诸位想要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朋友一些参考案例。

01

需求洞察篇

flomo 是一款「思维工具」,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加强版备忘录」,用接地气的话翻译一下就是,flomo 是一个只给自己看的微博,或者说是一个加强版的文件传输助手。像是一个对话框一样,脑海中蹦出什么想法,只需要丢进去就可以了。

其实稍微留心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多数人没有记录想法的习惯。不是因为他们懒惰,而是今日的工具和方法都聚焦如何设计更好的「写作体验」,或者设计更丰富的「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结」。

而能成为作家的人才有几个呢?相比如何组织知识和写出文章,大多数人更缺乏的是更多的记录,以及更多有效的思考。

除了微观层面的观察,还需要看看宏观环境。在国内市场,大多数团队都在关注 2B 企业知识管理领域,鲜有人关心 2C 端的知识管理工具。而从社会趋势来看,越来越多人成为知识工作者,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概率都算是。但人们在一家公司呆的时间越来越短,公司的 wiki 靠不住,还是需要有一款能长期记录自己想法和知识的工具。

在 2C 市场竞争方面,印象笔记等产品虽然跨平台,但是主打的是「文档写作」与「内容收藏」,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仅仅是需要记录一些想法和思考,并不会写大段文章,这种设计导致用户每次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放弃记录的可能性。

我们观察到这个趋势与契机,设计了 flomo 这样一款像微博一样简单的记录工具,同时又利用多级标签和机器学习等方式,帮助用户组织这些思考,让记录不但轻便,还能自发的涌现过往的记录,促进思考和记忆。

1. 从想法到执行

我是 Notion 的忠实用户,很惊叹于 Notion 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初心和愿景,让我作为一个古典产品经理感到汗颜。所以在他们的愿景的驱使下,不但经营了一个基于 Notion 比较庞大的共享数据库「 产品沉思录 」,也给 Notion 带来了超过 400 位用户的新增。

但在日常推荐 Notion 给好友的过程中,我总有一种很强烈的挫败感 —— 这个工具到底该怎么用?比印象笔记好在哪里?block 是什么?database 又是什么?无论是之前写的《P.A.R.A 方法》也好,还是《 何谓渐进式笔记 》也罢,大家都会觉得很有道理,但是第二天却依旧重复昨日的习惯。

作为一个十年产品汪的直觉,我开始静下心观察身边的同事,究竟是什么工具塑造了他们今日的行为?通过观察其实让我还挺意外的 —— 除了产品经理和开发,可能会尝试一下下 Notion,更多的还是印象笔记或 sublime 等本地工具;而运营客服部门的同学,用有道云笔记的比印象笔记稍微多一点。更多的人会直接用电脑的备忘录和记事本,更让我意外的是,居然很多人会开个小号发给自己,以及发给文件传输助手。

但几乎没有人不用数字化记录工具。

进一步调查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在用这些工具的时候都很少分类,而且极少有完整的文档,标题基本上就是日期或者随手写了个什么。极少数人有整理归档的需求,每次问个东西要么是搜索,要么按照时间轴向前追溯。只有公司要求的文档格式,才稍微会有一些撰写。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渐渐得出一些观点:

1)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势必需要一个数字化工具来长期管理信息和知识。

2)大多数思维工具都聚焦在如何撰写文档,整理知识。但却忽略了,大多数人的问题都不在整理,也不在于如何写文档,而在于许多想法都没记下来,是输入量不够。

3)随着每个人在公司的平均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势必不能只依赖于公司的知识管理工具,而需要一个面向个人的工具伴随自己终生。

但到这里为止我们也没有轻易出手,而是在思考。什么样的工具形态能让大多数人输入无压力,记录更频繁。

slack(或者说文件传输助手)的形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毕竟聊天应该是最没有压力的一种输入方式了。我们进行了两周的实验,只用 slack 的频道和 Thread 来记录想法和收集信息,发现虽然整理起来没有那么方便(后续还是在 notion 输出的文章),但明显记下来的东西变多了。

至此,基本的宏观分析和微观调查都已经完成,MVP 的雏形也已经搭建完毕。

02

产品设计篇

但这还不够,因为对于思维工具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做出来一堆功能,而是去思考产品背后的理念和哲学是什么。其实 flomo 的理念也并非原创,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今日现状进行新的抽象和归纳。

我们找到的那位巨人叫尼克拉斯 · 卢曼,一位德国的社会学家。他发明了一套「卡片笔记写作法(Zettelkasten)」。卢曼使用这套方法,积累了 90000 个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 60 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

1968 年卢曼在新大学的教授职位上发表论文时,他收到一份调查问卷关于他研究的内容,他的回答是这样的:「项目:社会学理论。期限:30年。成本:零。」

这里分享一些他的理念,大家能看到这些理念最终成为了我们的信条,确保产品的设计不会误入歧途 —— 设计最艰难的就是,你能不能忍受自己设计出简单的东西。

写作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 写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思维能力,因为它迫使你从更深的层次去阅读。就像学游泳一样,你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在纸面上的学习。

没有人会从零开始一件事情。 关于创造力最坑爹神话之一就是它从无到有发生的。空白的页面、白色的画布、空荡荡的舞台 —— 我们最浪漫、最普遍的艺术主题似乎在暗示,「从零开始」是创造力的本质。但正确的方法是,在你选择你要写的东西之前,你必须下功夫研究并积累。

收藏往往没有作用。 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陷入「收藏者谬误」,感觉收藏就是学习到,但实际上「知晓某事」并不是「知道某事」。收藏更像是把信息搬运(而非加工),途中没有增加任何知识。

为什么分类不重要。 我们的大脑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至少一开始不会。当知识增长时,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网络就会有机地生长(而非搭建了某种结构,更像是植物。而非建筑物)信息被个人主观的理解,贴上标签建立连接,成为知识。每个人的体系都不一样,所以一定是个性化的,不断生长的。传统的分类无法满足这种生长的状态。

基于上述调查和前辈们的观点,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于记录想法,而非整理文档。所以我们把整个产品分为两个大阶段 —— 也许需要若干年才能完成。

第一阶段:降低输入摩擦,提高输入动机

第二阶段:建立回顾体系,协助整理归纳

目前我们只是达到了第一阶段,所以就针对这部分的思考进一步展开分析。

1. 如何降低用户的输入摩擦

让用户能尽量多的无压力的记录下来自己的想法。但不鼓励收藏和导入,因为这样本质上还是知识的搬运工。

入口前置:

微信是大家使用最频繁的工具,而在输入框输入是摩擦最小的场景,所以我们开发了服务号输入。

全平台覆盖:

这个看似朴素的基本功,背后的代价很大。一旦涉及到全平台就涉及到自建云存储(不能使用 iCloud 等),其性能、安全等责任都会比单独某个生态高了许多。

无压输入:

flomo 的输入框更像是微博,并且仅支持一点点 Markdown 语法,不支持图文混排。尽量消除排版的可能。

设计 API:

依赖于 flomo 极简的 API 接口,目前我们已经有几十款扩展覆盖所有平台,同时还和白描、有知有行、看理想、得到(开发中)等产品进行了数据互通,这些产品中内置了一键分享到 flomo,方便用户记录。

2. 如何提高用户的输入动机

量化用户的输入反馈,让用户能感知到自己记录后带来的价值。但不会做分享或签到激励,扭曲用户的动机。

1)参考 Github / 豆瓣的贡献墙设计,帮用户即时看到自己积累的 MEMO 数量,获得记录的成就感。

2)建立每日回顾体系,通过服务号根据条件下发历史记录的内容,提高用户对过往记录的感知。或者引导用户添加桌面小组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记录的价值。

3)建立随机漫步体系,根据用户记录的内容帮他挖掘 MEMO 背后的关系,提高他对自己的洞察,提高进一步记录的动机。

所以许多用户反馈我们不支持 Markdown 语法,不能修改字体和颜色,不能一键收藏的原因,便在上面的思考里面了。

03

运营推广篇

第一次创业的人多半疯狂迷恋产品,而第二次创业的人多半迷恋增长。诚然,一个产品做得再好,最终无人知晓,还是落得关门的下厂。

所以任何产品的运营大抵都是一个目的:为了增长。而增长往往需要新人不断的加入,以及老人不断地使用,才能真正意义的增长,如果人为地把老用户留存当做运营,新用户获取当做市场,这样反而会产生许多的冲突。

我把 flomo 的运营策略梳理为下面四个方面:

渠道运营:

配合应用市场的活动、奖励、专题、产品特性等,博得对应的推荐和奖励。这些地方看似传统无新意,却是量级比较大的地方。类似少林长拳。

活动运营:

周期性的跨界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用户。虽然耗费精力,但是能帮助破圈,以及积累良好的口碑。缺点就是可复制性不高,频次不能太高。

内容运营:

传递产品价值观、使用方法的核心部分,尤其是价值观的传递。内容运营一定要站在对读者有价值的角度来设计,而非站在运营者的目的角度来设计。

社群运营:

主要是维护社群的规则,建立起直接沟通的机制,同时解答用户的困惑,营造陪伴和共同前进的氛围。

几条原则:

始终站在对用户能有什么价值来考虑,而非站在产品方自己的角度来考虑。

将处理客户问题的成本视为市场营销的投资,而不是费用。

保持并持续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力求真实,但要不卑不亢。

篇幅有限,着重讲讲社群运营和内容运营方面。

1. 社群的意义及如何设计

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所说:纯粹从产品层面来说,真正的可防御性在硅谷是非常罕见的,因为那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工程师……还有跳跃式前进的问题。下一个团队有机会从你所做的事情中学习,然后做得更好。

换句话说,许多思维工具都是公共产品。最初开发它们通常要花很多钱,但是其他人很容易复制和改进它们,免费使用最初的投资。虽然这种复制和改进对我们整个社会来说是好事,但对那些进行初始投资的公司来说却不是好事。

产品功能很难作为壁垒。

另一个层面,产品增长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在任何平台的早期,只要能符合平台的特性,满足基本功能就能增长。

而在今日产品泛滥的情况下,除非新的计算平台建立,否则想要再做大一统的产品已经没有机会了。不仅如此,任何新产品仅仅拥有功能还不够,互联网产品和消费品已经非常类似,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主张才能获得人们的关注,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观点,你就不值得被关注。

所以这个阶段的产品变成了价值主张驱动,比如 Lululemon,比如飞书等。人们不仅仅是因为无法完成某个任务来使用产品,而是认为新的解决方案理念更加先进而尝试改变。这也意味着,价值主张不能仅仅靠产品功能来传递,还需要让这些认可理念的用户和官方以及彼此之间建立联系,这样才能沉淀出归属感,用户的粘性才会更强 —— 从某种角度来说,许多人可能不再使用产品,但是由于社群的持续触达和理念的认可,他会一直处在社群中继续贡献力量。

但社群运营并不是简单的拉群就好,任何关系的促进都源自于「共同经历的实践」,如果大家在群内并没有一个持续的主题,这个群很快就会归于沉寂。所以需要通过设计「不同的事件」,让大家持续不断的有参与感。

在 flomo 中分了三个层次来提供事件驱动:

高频:产品反馈、建议

中频:用法分享,讨论

低频:flomo 周刊,社群活动等

不要担心社群中有负面的声音,而应该把每次对话都当做一次沟通机会,因为这种沟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有许多人通过这些沟通来进一步加强联系。

社群并不会带来巨大的增长,相反是一种提高粘性和产品使用深度的手段。许多 flomo 的用户刚开始因为不会用而选择加入社群,然后在其中看到其他人的分享和提问,让自己进一步的了解。甚至有些人中途放弃用产品但是依旧在社群中,随着他的问题被解答,或者某次社群活动的主题,又能把他激活,或者继续为社群出力,之前我们在 Producthunt 上打榜,就能看到许多老用户纷纷踊跃来投票,哪怕他们之前的活跃度并不高,但是他们能感受到在这个集体中的归属感和意义。

所以其实这才是 flomo 真正的壁垒,一群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建者。

2. 社群中的客服怎么做

许多人会说,如果把反馈都放到群里(这是我们唯一的入口),会不会忙不过来啊。或者能否外包给其他人来做。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转变:

将处理客户问题的成本视为市场营销的投资,而不是费用。

在进入互联网医疗以前,在线问诊给人带来的感受总是:两句话就结束了,和没说一样。所以因此许多用户不愿意付费,而因为不付费又导致供给方不愿意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这样进入到负循环中。

当时接手之后,隐约觉得服务质量是一个重点要素,但是如何提高呢?直到当时看到了一个儿科医生的回复(用户授权公开的问题),除了仔细认真专业之外,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也是当妈的人,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做妈妈不容易,别责怪自己了哦」。不能说这句话扭转了一切,但自此以后,这个妈妈就成了这个医生的忠实用户,无论医生怎么涨价,她依旧会寻找这个医生咨询。

想起这个例子,是因为最近很多人诧异于 flomo 有非常多的用户群,为何一个工具要如此维护庞大的社群呢?答案似乎在上面的例子中,但其实自己更像是无意识的做了这些事情,所以趁着周末,重新看了谢家华的《三双鞋》 —— 因为多年以前,Zappos 的客服体系就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多数人认为客户 LTV(生命价值周期) 是静态的,尤其是在数据驱动的 Growth 大行其道的今天,似乎每个人终生在某个产品的消费次数是一定的,用后即弃,因为身后还有巨大的增量。但红利并非一直会有,在 Zappos ,他们认为是客户的 LTV 是动态的,随着正面感情交流越多,其实信任度会增加越多,而信任越多,消费的总额就会越多 —— 这就回到了刚开始的那个例子:沟通建立信任,而信任带来更多的(安心)消费。

补充:除了信任度,还有个更大的前提是可及性。无论用户多么信任你,一旦你无法履约,用户就不得不替换掉你。而如何保证供给的稳定,往往会因为太基础而被忽略。

但在大多数公司中,都把客服当做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忽略了这是建立口碑,提升顾客生命价值的情境。所以在 flomo 的社群,我很喜欢当客服,不但能第一时间获取用户的反馈,也能从用户的问题中看到产品的机会 —— 许多公司的客服形同虚设,是因为最终的问题很难传递到产品/运营团队,即使传递到了,也因为难有切肤之痛,导致优先级很低。

这件事还有更高一级的视角,即今天来说,随着用户发声的渠道变多,和用户接触的触点变多,品牌的打造,已经从单向的广告传递,变成了文化的认同和共建:

约 75% 的 Zappos 订单来自回头客

蔚来汽车中转介绍率超过 50%

Roamcult 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护城河

所以市场营销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吸引眼球,而在于建立更多的联系,以及在有联系之后通过沟通建立信任,这样随着交流越多,信任度增加越多 —— 这便是 flomo 建立很多共建群的价值所在。

3. 社群和内容的关系

用户接受一个思维工具类产品,其实是接受一系列背后的理念。比如我们用 Photoshop,就要接受图层的设计理念,而使用待办清单类产品,就要知道 GTD 的概念是什么。

和其他产品的的帮助中心不同,我们不仅告诉用户如何使用功能,还要告诉用户背后对应的思维方式需要有什么改变 —— 我们不仅要卖锤子给用户,还要告诉他锤子可以在墙上钉钉子,而且还能挂一张画来提高整个家的品味和格调。

客服之外,我们还很着重的打造了我们的帮助中心 flomo 101。在整个 help.flomoapp.com 中,我们设置了三个部分:

基础功能的帮助

官方提供的思维方式的指南

用户的实践指南

其中用户访问最多的就是思维方式指南,因为 flomo 代表了一种无压力记录的卡片笔记思维,其背后的理念和传统的知识管理有非常大的差别,如果不和用户讲清楚差异,那么用户自然会按照之前的使用习惯来用,就会觉得各种设计非常不合理,继而弃用。而一旦接纳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就会觉得设计的恰到好处。

比如我们鼓励大家写卡片而非写文章,许多人都不理解,还是希望能有标题段落排版,甚至还希望能图文混排。从这个视角来看 flomo 是非常的不方便。但是如果他能理解写卡片是为了方便将来的回顾,同时这个压缩的过程是提高大脑记忆的方式,再配合我们的每日回顾功能来使用,就会觉得非常超值,很有收获。

而放很多用户的实践指南,这其中也不是简单地把用户分享的内容汇总就好了。我们是按照「场景」来汇总用户的实践。相对来说,抽象的理念固然好,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耐心学习,这时候反而应该展现出来:有这么一群人在某个方便是这么用的收获很好,你看如何。这样大家就能根据自己希望要解决的「任务」找到同类,并且由于都是用户的真实案例,代入感和实操感更强。

当他们找到想要学习的动机和场景时,再辅以官方的思维方式指南,这样便能更好地理解产品该如何使用,也能间接的提高其使用频次和留存。

当然,仅仅有一个帮助中心还是不够的,毕竟能主动访问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宣传渠道,主动触达到用户。flomo 的服务号 + 社群就承载了内容传达的功能,我们会定期撰写官方的指南和转载用户的案例,主动地告诉用更多的使用方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而在产品内部非常突出和强调我们的 flomo101,这样当他们主动寻找的时候,也能方便的开始浏览。

04

融资与营收篇

1. 为何不融资

截至今日,flomo 的融资额依然是 0。早期自己投入资金,现在则能自负盈亏。

从去年到现在,其实有许多 VC 抛出橄榄枝,也包括一些天使朋友愿意投资支持。我们都选择了拒绝。

有不少用户,会觉得融资了服务才有保障,他们才能够放心使用——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愿融资。因为这只是表层逻辑,并非事情的实质。

人们通常只看到融资的好处,却忽略其代价。

简单来说,钱不是白给的。资本有意志,核心诉求是要回报。而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 VC,正因为承担的风险极大,所以其要求的回报率也极高——十倍回报还不够,而是期望能在一家企业能获得百倍、千倍的回报。

并不是说这样不对。恰恰相反,这很对,也很合理。如果公司业务的天花板足够高,且能通过烧钱赢取关键要素,引入 VC 当然没有问题,相得益彰。公司获得更快的加速度,VC 也得到未来的一部分。

但不能错配。坦率而言,笔记服务并不是一个天花板很高的业务,很难给予 VC 所期望的回报。我也没有看见这个业务里有什么关键要素可以通过烧钱来获取。

一个天花板不高的业务,叠加上对回报极度渴望的资本,会发生什么呢?此处不用展开,但鲜活的例子你我都已见到。

会腐烂。会把积累十年的品牌毁于一旦。

我们不愿这样的事情在 flomo 发生。不融资,恰恰是 flomo 坚持长期主义的一种方式。

尽早收费,但不是为了赚钱

虽然我们没融资,但是比较早就开始收费了。

收费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门槛,尤其是太多同类产品低价或者免费的情况,是否该先获取用户,再考虑收费?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如果一个产品本身是免费的,万一哪天跑路了,也是很正常的,从可靠性上来说就弱了一些。另外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那么终归是会放弃这个产品的,如若先免费一段时间再考虑收费,但最终收费时没达到预期,不还是白白浪费了一段时间么。

收费也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来看你是否给用户提供了核心的价值。

05 

人生哲学篇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哲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做许多判断的时候不需要纠结于选择。

我们许多的不安不满不足不忿多半来自于缺少一个安身立命的哲学根本。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我们就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值得拥有,什么不值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获得值得拥有的东西。

一个人只能成为自己,在这之前,他只是想成为别人想要让他成为的样子。有趣的是,后者既不能成功,也不能幸福。

06 

认怂篇

在 flomo 的介绍里,我们把 flomo 不擅长什么告诉用户。比如,flomo 不擅长文档撰写,推荐石墨文档;flomo 不擅长做思维导图,推荐 Xmind 等等。

为什么写这些?其实也算是我跟自己人生的一种和解吧。不管是做产品工作,还是生活,「认怂」是一个很关键的能力。它可以让你过得不那么痛苦。

有些人创业会说要做 all in one 的产品,要改变世界,不能丢面子。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不好意思认怂,或者不敢认怂。他可能就在那撑着。这其实是很难受的。

当我们把自己不擅长的这些点写出来之后,我们自己也轻松了。

flomo 现在不会去做成一个 all in one 的产品。我们想帮助用户能更好地做记录,并且这些记录在电脑上手机上都能很方便地同步。要做好这么一件小事已经很难了。而如果不认怂,就希望做出来最 xx 的产品,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和钱,需要融资和招聘等等,渐渐的超越自己的能力边界最终落得一败涂地。

认怂很关键。还有就是,明确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也很关键。

07

和解篇

做 flomo 时,正好 35 岁。这两年讨论比较多,说 35 岁是互联网从业者的一道坎。其实,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来理解 35 岁危机。

客观层面,一个人到了 35 岁,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是技能老化、知识结构老化。他每天需要输出大量内容,工作压力一大,就忽略了输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慢慢都不行了。

主观层面,有 35 岁危机的人,可能没有找到它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也就是,我这辈子用来干嘛?他们没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哲学。

我选择做 flomo,一是因为我明白自己在一家公司做管理,管理十人、百人的团队,我并不开心。二是我知道,跟一些很聪明的朋友,创造一些纯互联网的东西,会让我快乐。

我观察过我自己,2020 年,周末一闲下来,我就会去收拾我的 notion,会写写文字,会去研究 notion 背后,一些计算机先锋的发展历史等等。我就在想,这可能是我想干的事情。

保罗·格雷厄姆(最早的 Web 应用 Viaweb 创办者之一)不是说过,你自己默认状态下想做,并且是没有任何利益诱惑你做的事情,可能就是你真心喜欢的。

当然,35 岁的确会有一些现实的问题。我从公司辞职,全职创业,直接面临的是收入少一大半。要说不慌是不可能的。

其实,学者闻中先生辨析过两个概念,什么是不安,什么是无畏。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安来自于有欲望。比如我想要一个大房子,那我就会有贷款,进而我需要更高的收入。但我现在的能力似乎没办法做到。所以我会不安。

什么是无畏呢?就是有些东西,我想清楚了,我就是不要,我要放弃,我也能坦然面对。

就像我做 flomo 的合伙人 Lightory 所说,快乐是等于欲望被满足。而幸福等于你的能力比你的欲望大一分。人生哲学的终极问题是如何找到幸福。

最近,我在 flomo 里记了一句话,说的是「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225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