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敌人为什么拆木板而不是炸桥)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敌人为什么拆木板而不是炸桥)飞夺泸定桥时,敌人为何不炸桥,而是拆木板呢?很明显,镇守泸定桥的军阀刘文辉舍不得炸桥刘文辉不是没想过炸桥,事实上,不仅他想过,在当时,蒋介石还多次致电,要求他炸掉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时,敌人为何不炸桥,而是拆木板呢?很明显,镇守泸定桥的军阀刘文辉舍不得炸桥

  刘文辉不是没想过炸桥,事实上,不仅他想过,在当时,蒋介石还多次致电,要求他炸掉泸定桥,以阻止红军北上

飞夺泸定桥

  但在炸与不炸之间,刘文辉十分矛盾
对于刘文辉而言,红军只是一个过路的,没有必要因为泸定桥和红军死磕,一旦把红军逼急了,就凭自己手下那两万乌合之众,分分钟就会被红军缴了械

  到时候,他刘文辉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他对待红军的策略是,只围追,不堵截,炸桥是不可能炸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炸

  他要是敢把桥炸了,无法北上的红军就只剩下两条路可走,要么重兵云集在泸定河两岸,与刘文辉血拼,要么化整为零,在当地打游击

  这两种结果,每一种都不是刘文辉能承受的

  最让他担忧的还不止此,如果红军进入西康的话,那里可是刘文辉的大本营,到时候再整出一个川西革命根据地,那刘文辉就亏大发了

  再者说,即使把桥炸了,未必就能难得住红军,蒋介石打了红军那么多年,不照样还是打不赢,他刘文辉有什么自信就能将几万红军留在西康?

  不炸桥打不过,炸了桥也是打不过,干嘛劳心费力的炸桥?

  更何况,如果炸了桥的话,能不能消灭红军暂且不说,到时候老蒋可是要打着消灭红军的旗号,光明正大地进驻川西了

  本身刘文辉之前因为受到排挤,被赶到了安康,地盘也就剩这么点大,如果蒋介石再来了,这块地盘还能不能姓刘,就是未知数了

  站在刘文辉的立场上来看,这可是比放走红军更为可怕的事情,到时候蒋介石和红军在自己的地盘上掐架,不管谁打赢了,最终遭殃的还是自己

  最大的结果,就是蒋介石逼着自己和红军硬刚,自己在损失惨重之后,又被蒋介石顺势削除掉自己的兵权

  红军是过路的猛虎,顶多叼两块肉就走,而蒋介石就是狼,引狼入室的后果,就是把自己的命搭上去,这种赔本的买卖,刘文辉是万万不会做的

  还有,想炸泸定桥,他刘文辉得掂量掂量舍不舍得
当年的大渡河上,只有这么一座桥,是连接四川腹地和康藏高原的咽喉要道,也是大渡河上千里河道上唯一的桥梁

  桥总长101.67米,宽2.67米,由13根铁链构成,九根为底索,两侧各有两根,仅这些铁链,就重达四十多吨

  要知道,川西这个本身并不产铁,当年康熙皇帝亲自下旨修建这座桥的时候,费了老大劲,为了修这座桥,大部分材料不得不从从外面运过来的,所耗费的时间、金钱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把桥炸掉不是不可以,炸起来容易,但炸了之后,就有个问题

飞夺泸定桥

  谁出钱修缮被炸了的泸定桥?

  让蒋委员长出钱?别做梦了,他的计划中,是如何借着剿匪名义,收拾红军,削弱军阀,根本就没有修桥这个选项

  让红军出钱修桥,更别想了,人家只是一个过路的,更何况,又不是红军炸的,自然就没修桥的义务

  那就只有刘文辉自己修了,但按照川西当时穷的程度,刘文辉是真的没有信心,再修建一座这样的桥梁出来

  自己炸,自己再修,你说他刘文辉脑子是不是不好使?

  那不修行不行?不行,这里是连接两岸的唯一通道,刘文辉的军事调动、物资转运,全都依靠这座桥运输,桥都没了,他还能干什么?

  修桥除了要花钱,还浪费时间,等到桥修好了,他刘文辉也凉了

  所以,算来算去,刘文辉怎么算都舍不得炸,炸桥不仅彻底得罪了红军,还有就是让自己没了退路,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利弊,他刘文辉照样如此

  至于老蒋三番五次的命令,刘文辉同样是在听和不听之间犹豫
自打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就开始了他的“驱虎吞狼”之计,在后方不断地追赶红军,让红军与各个军阀交手

  这样的好处,不仅能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还能借红军之手,削弱这些军阀的实力,等两败俱伤之际,就是他蒋介石上前摘果子的时候

  不过,蒋介石的计策虽高,盘踞在各地的军阀也不傻,对于委员长的小心思,大家伙门儿清

  因此,大小军阀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毕竟在这种乱世之下,没有什么比保存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事情了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红军进入某个军阀的辖区时,这个军阀对于防守十分上心,而一旦红军离开,去往他省,军阀们心中不由自主的就松了一口气

  别说背后追击红军了,有条件的,主动给红军创造“突围”的条件,好让红军早点离开自己的境内

  粤系军阀陈济棠,桂系的白崇禧等人,滇系龙云,皆是如此,亲自“送客”红军

  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军阀们很不以为然,能当上军阀头子的,个个都是人精,谁都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阳奉阴违也是当时的常态

  曾经红军在路过云南时,军阀龙云的一个部下,没有领会这其中的核心精神,实实在在的和红军打了一场,结果回去后,等待他的,是龙云两个响亮的耳刮子,龙云当场就说,蒋介石可以给你高官,我却可以撤了你的职

  鉴于比自己实力强横的军阀们都如此,刘文辉本身就实力弱小,因此对于蒋介石要求自己炸掉泸定桥的命令,自然是不会坚决执行的

  与其担心红军,还不如担心蒋介石会不会吞并自己更实在一些,再想想贵州王家烈的下场,就更让刘文辉坚定了不炸桥的决心

  最重要的是,刘文辉十分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是打不过红军的,自己手下那些“老爷兵”是什么战斗力他最清楚,与其指望他们与红军硬刚,还不如早点放弃挣扎

  但如果直接放红军过去,就意味着在明面上违抗了蒋介石的命令,日后若是被其报复,刘文辉也扛不住,如何既能不违抗命令,还能不与红军死磕,就是当时刘文辉最头疼的事情

  思来想去,那就是拆掉桥上的木板,增加红军的过桥难度,是最稳妥也最便捷的方法了
只要把桥面上的木板一拆,并在河对岸安排上部分兵力镇守,放上几挺机枪,火力压制下,还真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除非是红军会飞,不然想过桥,那可是难如登天

  事实上,刘文辉在当时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看到安顺场被红军攻占后,刘文辉接到蒋介石严防死守泸定桥的命令,由于害怕其日后报复,特意临时增派了一个旅的兵力前去镇守泸定桥

  只不过,当时由于情况紧急,加上红军在安顺场牵制着这个旅的部分兵力,所以真正赶到泸定桥进行防守的,只有一个团的兵力

飞夺泸定桥

  当这个团心急火燎地赶到泸定桥时,他们很快就傻眼了

  红军战士跑得太快了,别说炸桥,在红军赶到的时候,桥上的木板还没彻底拆除干净

  其实在当时,刘文辉的部下能好好守的话,也会给红军造成不小的麻烦,依靠天险,设置一个堡垒,再用几挺机关枪火力压制,红军一时半会还真的不好过桥

  没想到的是,红军战士“不讲武德",把一个军团的重武器都交给了夺桥的一个团,光是机枪就有上百挺在背后掩护,同时,部分已经渡过大渡河的红军也正在往这边集结

  看到形势不对,守卫泸定桥的团长,当即下令留下一个营坚守,自个开溜,而那个营长也不甘示弱,团长刚走,他就下令留下一个班坚守

  而这个班,看到长官们都跑了,哪里还有什么抵抗意志,最终被我军消灭,成功地夺取了泸定桥

  说白了,这就是双方决策和战斗意志的问题,红军势在必得,当地守军消极应付,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小结:

  刘文辉选择不炸桥,和他的整体战略意图有很大关系,他的基本原则,就是保存实力,灵活应对,绝不和红军硬碰硬,在这个基本原则的驱使下,不炸桥拆掉木板,是当时最佳的选择,不仅哄住了蒋介石,又不得罪红军,还给自己留了条退路,因此,说一千道一万,刘文辉都是不舍得炸桥的,同时,由于他当年没有草率炸掉泸定桥,也让他在数年后,能够从容起义,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35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