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个放养式成长,一个熏陶式教育
小镇女孩: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学习上几乎没人管。
有天,她拿着一张四、五十分的卷子去让爷爷签名,爷爷一看她的分数,就破口大骂,不准她吃饭,让她去门口罚站。
等站够了,爷爷一边让她吃饭,一边训斥她:以后你要不要好好考?
从此她就知道:要好好学习,还要考高分。
北京女孩:来自一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
小时候,她住在家里的出版社里,每天打开门,就看到编辑们在编书。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她从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学习上,父母也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她。
小时候英语不好,她爸爸特别自责,觉得孩子英语没学好也是大人的失职,从此爸爸也是每天 6 点起床,陪着她一起读英语,背课文,直到她上高中。
?北京女孩的成长环境,是精心的、刻意的、熏陶式陪伴为主。
?小镇女孩可以说是野蛮的、以成绩为目的的单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完全靠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助她。
中学:一个被迫式成长,一个自发性成长
初中的时候,小镇女孩说不想上学了,想去赚钱,妈妈很干脆地就同意了。
当时家里开了一个小餐馆,妈妈说:你先把碗洗了,洗完我给你钱。
她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后厨堆得像小山似的,油叽叽的碗碟洗干净后,第二天跟妈妈说:我还是去上学吧……
没有文化,就要被迫接受体力劳动,这种劳作的艰辛,激发了她要好好学习的欲望。
北京女孩就读的高中,每年都有七八十个能考上清北这种顶级学校的。
在这种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和青春期孩子不服输的心理,激励着她——为什么那个人不是自己呢?
除了自己自觉,父母也全方位的帮助她:帮她找清华的研究生补课,陪她学习,动用资源帮她复习。
高三:孩子的成长,有时真的是拼爹
小镇女孩:昏天暗地做着江苏各地方的模拟卷,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给不出任何建议,最后凭着感觉,选了个“服装设计与工程”。
而北京女孩,高三已经出国做交流生,回来后她立刻出了一本书,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己联系了北京青年报,报纸给她做了一整版的宣传……
两个女孩虽然都各自考上了大学,但父母的格局、视野对她们的人生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事业上不期而遇
小镇女孩在读大学时,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打工兼职,包汉堡,赚零花钱。
毕业后,通过自己努力,进了一家满是海归的高大上公司。
经过不断的努力,自己创业开了自媒体公司,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着不菲的收入。
北京女孩呢,毕业在纽约时报北京办公室实习,后来跳到了真格基金,当时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还给她投资做电商创业。
现在的她一边开淘宝店,一边做自由撰稿人,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自由自在。
人生,就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
当北京女孩被问到:你这样的履历,为什么做这么不赚钱的工作?
她很认真地说:小时候,主要遵从父母的意愿,努力学习,跟大家一起竞争,但这些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现在,只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重新寻找自己,塑造全新的30岁自己。
而小镇女孩毕业后,一直努力,不断向上攀爬,去接触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如今自己创业做老板,拍好玩的视频,做有趣的事,也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孩子最终的人生走向,跟从小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父母能给到孩子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的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如果给不出,也无需焦虑。
本文作者及来源:微信公众号【小姿小味】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