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捏脊,最关心的6个问题答疑

小儿捏脊是指按一定的方法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因为对治疗小儿“积滞”等脾胃疾病效果显著,又称“捏积”。有研究表明,捏脊能够增强小儿机体免疫力,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家长们获取医学相关知识的途径越发的多,许多家长对于小儿捏脊也渐渐有了了解,但是很多网页信息真假难辨出现操作错误,或者看了书本之后仍无从下手,下面将深入浅出带领家长们一起探索小儿捏脊认识的对与错。

小儿捏脊是指按一定的方法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因为对治疗小儿“积滞”等脾胃疾病效果显著,又称“捏积”。有研究表明,捏脊能够增强小儿机体免疫力,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家长们获取医学相关知识的途径越发的多,许多家长对于小儿捏脊也渐渐有了了解,但是很多网页信息真假难辨出现操作错误,或者看了书本之后仍无从下手,下面将深入浅出带领家长们一起探索小儿捏脊认识的对与错。

一、如何捏脊?

正确示范:将幼儿俯卧在床上,暴露整个腰背。家长站在小儿的旁侧,预热双手,注意防止所处环境温度过低,先将两食指抵于脊背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上捏脊是自长强穴起,一直捏至大椎穴止,下捏脊则反之,重复以上动作3~9遍为宜。

错误示范:未预热双手,在低温空调房进行捏脊;两拇指、食指指腹无规律轮替进行提捏幼儿腰背皮肤;提捏后松开手重新提捏上一部位皮肤;部分家长捏脊时手并非在捏捻,而是拧转,追求“自我发明”随意拿捏拧转,兀自认为自身手法轻盈,手法粗暴,伤及患儿。

二、捏脊的力度

小儿捏脊的力度要求是柔和、均匀、连贯、渗透、持久,整体操作循序渐进。捏起的皮肉由少到多,用力由轻逐渐适当加重。初学家长对于手法生疏,建议先在模型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上练手,等到手法较为熟练,且掌握了对力度掌控后方可施术于儿童。此外,部分幼儿因初次接触新事物,且暴露的是背部,致使无法正面观察,并要求小儿坚持适当时间的俯卧位,存在一定难度,初始会产生畏惧、害怕心理,不能配合,或者由于家长力度掌握欠佳,致使幼儿疼痛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需要家长在捏脊过程中及时根据宝宝的反应来调整力度和速度,时刻进行心理疏导和抚摸或者挑逗。

三、捏脊注意事项

1、操作者手指甲必须剪短修平,以免刮伤被捏者皮肉;

2、环境应气温适宜,回避风寒,以防着凉;

3、操作者保障接触幼儿的双手温暖;

4、若背部皮肤有破损、脊椎损伤、皮肤病,有心脏病、发热等的患儿,需要谨慎使用捏脊疗法,及时医院就诊。

四、小儿捏脊知识问答

家长们关于小儿捏脊有着许多的疑惑,这边整理了较为常见的问题为各位家长做出解答。

问题1.孩子皮厚捏不起来怎么办?

主要源于家长操作手法不够熟练,太过急于求成。由于幼儿的皮肤是比较薄嫩的,实际上大多捏脊是很好捏捻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操作时注意轻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加练习,可以适当涂抹润肤露等润滑。

问题2.天天晚上给小孩捏脊好吗?不是说晚上做捏脊比较好吗?为什么睡前不能捏?

不建议每天为小儿捏脊,建议针对情况一周3~4次为宜,过度的捏脊容易造成皮肤、肌肉损伤甚至脊柱损伤;由于捏脊是分为上捏脊和下捏脊,大部分家长仅知道上捏脊,上捏脊主要是补阳气的作用,晚上气温较低且阳气应当入于阴,这时候捏脊孔不得其利反受其害,按一天时辰来看,早上旭日东升,也是人体一身阳气生发之时,此时上捏脊顺应了大自然规律,效果也会比较明显。

问题3.宝宝积食可以捏脊吗?

宝宝食积是可以使用捏脊的。但是正如前面提过,捏脊分为上捏脊和下捏脊,两者主要区别下捏脊主要是逆泻督脉,平时多用于实热症,而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补阳气,适合于虚寒证。宝宝食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法。

问题4.小孩捏脊一次最多捏几遍?

3~9遍为宜,过则为害,少则无用。

问题5.小儿捏脊提拉有响声是好是坏?

若掌握得法,操作娴熟,在提拉皮肉时,可听到清晰的“嗒”、“嗒”声。这是筋膜之间的淤积粘结被松开的好现象,但是切忌强行追逐此效果,家长容易手法粗暴,损伤小儿。

问题6.本来宝宝咳嗽不厉害,捏脊后厉害了,怎么回事?

多是对这种治疗方法不敏感,或者是疾病本身很严重,建议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也存在部分家长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上捏脊和下捏脊或者过于频繁操作,操作时间错误等导致正气受损,进而咳嗽进一步加重。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健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43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