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世界”。人类用劳动创造了历史文明,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时代在发展,世界在进步,我们更需要与时俱进,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新生活,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世界”。人类用劳动创造了历史文明,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时代在发展,世界在进步,我们更需要与时俱进,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新生活,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1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教育观念等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很多孩子集整个家庭宠爱于一身,家长或是心疼孩子怕累着他们,或是怕劳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因此习惯于包办,有的学生到了小学快毕业,在家没有洗过碗筷,不会收拾自己的房间,甚至叠不好被子。孩子们缺少劳动机会,缺乏劳动意识,导致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淡化。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只停留在学生每天的打扫卫生及课程表中,即使有劳动教材,内容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劳动教育在学校中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现象。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2 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一生的发展起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学阶段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在劳动实践中,孩子的身体素质既能得到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当他通过辛勤的劳动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时,他会有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他通过劳动给别人带来帮助时,他会感受到自我价值和生活的美好,也会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从而培养出勤劳踏实、乐于助人等宝贵品质。因此,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体验,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3 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

3.1 改变旧有思维,树立劳动教育理念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是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旧有思维,不能只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要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提高孩子自身素养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例如活动课《洗衣服》,我们可以改变旧有模式,即只让学生关注洗衣服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家试着洗一洗不同的衣服,引导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思考:怎样可以让衣服洗得更干净?不同材质的衣服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去发现,去创新,甚至我们可以组织小队间的比赛活动,选出各队的代表,比一比看谁洗得干净,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好。

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劳动技能。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3.2 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更是学生长大后立足于社会的必备素养之一。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通过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会等渗透教育。发掘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如尊敬老师及学校后勤叔叔阿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打扫卫生时认真细心,用辛勤的劳动共同维护校园的美丽与整洁;为学生树立榜样,捕捉学生劳动的场景,对于勤劳能干的孩子及时公开表扬,鼓励其他孩子向榜样学习,增强学生劳动的荣誉感。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教育。如举行“名人与劳动”讲故事比赛、“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比赛、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诗词分享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此外,还可以在重要节日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鼓励同学们向身边的女性劳动者送祝福;“五一劳动节”号召同学们“寻访最美劳动者”,采访清洁工、消防员、交警叔叔、医生等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了解普通劳动者为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3.3 注重劳动指导,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在学校里,除了劳动技能课上,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指导外,日常生活中,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

利用日常劳动时机对学生渗透方法的指导。班级日常卫生值日和大扫除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卫生打扫的方法,引导孩子了解卫生打扫的顺序、注意事项等。在学生进行值日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方法指导,如:扫地应该怎样用扫把可以把角落清理干净;拖地时怎样洗拖把、怎样用力能把地拖干净;擦玻璃时如何保证干净、不留印痕等。从点滴入手,重视对孩子每一次校内劳动体验的指导,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及自信心,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3.4 重视家校合作,创新劳动实践方式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1) 通过设置劳动作业帮助孩子培养劳动习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每周为孩子布置适合的劳动作业,如:帮父母洗碗、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学会做一道菜等。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家长或多或少会对孩子进行劳动的指导和帮助,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将自己劳动的图片分享到班级群,或是组织“劳动技能分享会”等,帮助班级形成劳动氛围,提高孩子们的荣誉感及劳动积极性。

(2) 通过假日小队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如号召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环保小卫士”活动,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化身义务劳动者,捡拾垃圾、擦拭共享单车、报刊栏、公交站牌、广场娱乐器材等;带孩子到工厂、农田进行参观学习,引导孩子了解各行各业工作的辛苦,致敬平凡的劳动者,体会辛勤劳动创造出的美好生活。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尝试和体验,引导孩子感受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快乐,懂得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培养孩子对劳动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孩子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被弱化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学生的劳动实践方式,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50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