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安全依恋类型吗?

安全依恋模式【安全型儿童】

安全依恋模式

【安全型儿童】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通常在他们的看护人离开时会明显感到不安,而当他们的父母回来时会很高兴。当受到惊吓时,这些孩子会向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寻求安慰。

安全依恋的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发起的接触(比如:父母张开手,孩子就会跑过去抱住他们),他们以积极的行为迎接父母的回归。在没有父母或看护人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允许陌生人的安慰,但显然他们是更喜欢父母而不是陌生人。

安全依恋儿童的父母往往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此外,与不安全依恋儿童的父母相比,这些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反应更快,并且对孩子的回应也更多

有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儿童时期后阶段表现出更强的共情能力(Leblanc, Dégeilh,Daneault , Beauchamp & Bernier,2017)。与具有矛盾或回避依恋风格的儿童相比,安全依恋型儿童也被认为不那么具有破坏性,不那么咄咄逼人,而且更成熟。

【安全型成人】

作为成年人,安全依恋的人往往拥有可信任的、长期的关系。安全依恋个体的其他关键特点还包括:高自尊、享受亲密关系、会向外界寻求社会支持以及拥有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某项研究发现,与其他三种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女性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女性对成年恋爱关系有更积极的感觉(McCarthy, 1999) 。


安全型依恋其实并不是非常普遍的。有许多不同的因素成为安全依恋的形成或缺乏的关键点,尤其是母亲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对婴儿需求的反应

反应不一致或干扰孩子活动的母亲往往会生出探索较少、更频繁哭闹且更焦虑的婴儿。

而一贯拒绝或忽视婴儿需求的母亲,她的孩子往往容易抵触接触。

其他三种依恋类型都属于不安全型,分别为:矛盾型、回避型和混乱型。

你的孩子是安全依恋类型吗?


矛盾型依恋

【矛盾型孩子】

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往往对陌生人疑心很重。

在陌生情境测试中,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在与父母或照顾者分开时,会表现出相当大的痛苦,可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似乎并没有因此感到放心或有被安慰到。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通过拒绝安慰的方式被动地拒绝父母,也可能会公开地表现出对父母的攻击倾向。

根据 Cassidy 和 Berlin(1964)的调查,矛盾型依恋相对来说不太常见,那时在美国只有 7% 到 15% 的婴儿表现出这种依恋风格,在中国还未知。 他们还发现,观察型研究始终将矛盾型不安全依恋与低产妇可用性联系起来。随着这些孩子年龄的增长,老师们经常将他们描述为粘人且过度依赖。

【矛盾型成人】

矛盾型依恋的成人往往:

  • 不愿意与他人亲近,
  • 时常担心他们的伴侣不会回应他们的感受,这种关系感觉冷漠和疏远时常导致频繁的分手,恋情也因此不是很稳定。
  • 他们在一段关系结束后会感到特别心烦意乱。

另一种病态模式就是,矛盾型的成年人可能会依附于孩子,作为他们安全感的来源。

是的,你没看错,不是孩子向家长寻求安全感,而是家长“粘”在孩子身边,以各种理由(需要照顾、不安全、要求孩子回家等等)“绑”着孩子,从孩子身上寻求安全感。

你的孩子是安全依恋类型吗?

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儿童】

具有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往往会避开父母和照顾者。在陌生情境测试中,这种回避通常在父母/照顾者缺席一段时间后变得格外明显。

这些孩子可能不会拒绝父母的关注,但他们也不会主动寻求安慰或肢体接触。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父母和完全陌生的人之间没有偏好,对他们的态度是一样的。

【回避型成人】

作为成年人,具有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难以建立亲密关系(Simpson & Rholes, 2017)。他们不会在关系中投入太多情感,因此,在关系结束时也几乎不会感到痛苦。

你的孩子是安全依恋类型吗?

他们经常通过各种借口(比如:工作忙、有安排、不方便)来避免亲密关系,但却可能会在性行为中幻想对方为其他人。

研究还表明,回避型依恋的成年人更容易接受,也更可能进行随意的性行为。

其他常见的回避型特征包括在有压力的时候就没法为另一半提供支持,也无法和ta分享内心感受、想法和情绪。

混乱型依恋

具有混乱型依恋风格的儿童通常表现出无规律的依恋行为。

他们的行为和对照顾者的反应通常是多样化的,包括回避或抵抗。

这些孩子通常会给人留下很茫然的印象,有时在父母或照顾者在场的情况下,他们会显得一副很困惑或担心惶恐的样子。

Main 和 Solomon 提出,父母给孩子的回应不一致或他们自己的行为模式混乱可能是导致孩子形成混乱型依恋的一个促成因素。

在后来的研究中,Main 和 Hesse 提出,父母对孩子既是恐惧又是安慰,容易导致依恋风格混乱。因为孩子对父母既感到安慰又感到害怕,从而非常困惑。


参考文献:

Cassidy, J., & Berlin, L. J. (1994). The insecure/ambivalent patter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 65(4), 971–991.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McCarthy, G. (1999). Attachment style and adult love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 A study of a group of women at risk of experiencing relationship difficulties.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72(3), 305-321.

Leblanc, É., Dégeilh, F., Daneault, V., Beauchamp, M. H., & Bernier, A. (2017). Attachment security in infancy: a preliminary study of prospective links to brain morphometry in late childhoo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2141.

Reisz, S., Duschinsky, R., & Siegel, D. J. (2018).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and defense: exploring John Bowlby’s unpublished reflections.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20(2), 107-134.

Simpson, J. A., & Rholes, W. S. (2017). Adult attachment, stres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3, 19-24.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53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