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育儿碰上爱操心的长辈,是怎样的激烈

这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事情。

这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事情。

就是知识,变得很易得,易得到让人不加分辨。

其实这个定义有一点问题,很多人会把碎片化的信息,或者她人的经历分享当成知识。

我就说一个典型的场景吧。

教人挣钱这个事,可能是最不可思议的存在,就算是读人物传记,也会发现,每个所谓的成功者背后,都包含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初始条件。

而就在人均985的知乎上,怎么赚到第一桶金之类的话题,依然是最火热的存在。

话说回来,育儿这件事,成体系化的知识,已经有很多牛人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了。

一本书,几十块钱,就可以用通俗的方式买断人家按大纲整理好的科学经验。

当科学育儿碰上爱操心的长辈,是怎样的激烈

可就算这样,依然会有很多人,沉迷于抖音/小红书这类的信息渠道,自以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

然后就是指点江山,枉论对错。

有时候我只能感叹,逻辑不应该放到哲学的范畴里去,而是应该成为一种通识教育。

最好从初中就开始。

接下来,我来数一数,自从宝宝回了家,碰撞了哪些的火花。

在医院的那几天,我见识了专业的月嫂确实可以把娃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当然,碰到一个好月嫂不容易,我原本也打算自己把满月前的事都料理了。

所以,偷学了一招半世之后,就到了回家的日子。

回家的日子是8月底,成都的夏天,原本就不算太热。

当然,这也许是我一个湖北人的主观感受。

我心里清楚,宝宝的体感当然是和我们大人不一样的。

从一开始,通风,透气,降温,就是起码的指导原则。

这本该是后面日子的铁律。

无奈在无数次的加被子,解释,依然轮回之后,冲突终于爆发了。

当开着空调宝宝的手脚冰凉之后,长辈开始了疯狂指责的模式。

书上说,宝宝只要保证后背温热就是最好的,手脚凉一点,是正常的。

长辈认为,手脚冻到了,以后会有关节炎的,会感冒的,反正就是要盖上。

成都的八九月,刚好是初秋时节。

气温不算太稳定,白天可能微微有点热,下半夜又是冰冰冷。

所以这个空调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开着。

当然,作为新手父母,我们的意志也不算坚定。

要通风,那就把空调停一停,不让开就不开了,要盖上就盖吧。

慢慢的,身上的小红点越来越多。

现在问题有点大了,长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指责,当初有点问题的时候不处理,终于还是这样了。

这事吧,不管是怎么发展到现在这样的。

也不是个什么大事,湿疹这个事情,不是一过性的,总归是个长期作战的过程。

护理好了,不小心有可能再来,护理不好,总结一下改进就完了。

但长辈不这么想,既然出了问题,那就是你们的问题。

孩子既然遭了罪,你们就要被数落,被上纲上线。

先扣上不负责任的父母的帽子,然后用各种民科的知识开始指点江山。

药浴上一个?别人用了都说好的XX抹全身?别人家怎么样就好了,全套给整起。

反正不行动起来,就是不关心不作为没有责任心。

有没有同款经历的,躁起来。

写到这里,突然就不想再举例了。

其实吧,这些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你们这些小年轻,也没有养过孩子。

买了几本书就在那想要掌控全局,门都没有。

孩子这东西,就不能哭不能闹,哭闹就是你们没整好。

没整好就得长辈出马了。

一天到晚盯着看着,横挑鼻子竖挑眼。

抱的姿势,抱的时间都可以成为问题。

怪不得现在医院对产妇的产后抑郁叮嘱的挺细致的,原来坑都在家里。

有些人家去了月子中心或者请了月嫂,就相当于搞了个镇宅的。

多头领导变成马首是瞻,可以风平浪静的度过第一个月。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都是蠢蠢涌动的暗流。

不管怎么样,后面的日子,终归是要在摩擦中度过的。

我作为一个奶爸,可以在家里充当一下缓冲带。

如果是婆婆和媳妇带娃的丧偶式育儿,我真的可以想象到,那可以糟心到什么程度。

人,需要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就是承担结果的能力。

育儿这件事,就算有科学的指导。

放在每个家庭,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宝宝是小天使还是小恶魔,那都是因与缘。

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

当然,大部分宝宝都会平安健康的长大。

这些她们没有记忆的岁月,留下的,主要是大人们的体验。

迎接一个小生命,看着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兽慢慢变成可以交流的宝宝。

这份体验,是属于父母和宝宝的独特链接。

长辈们希望参与进来,享受天伦之乐,这无可厚非。

只是父母为子女计,同时为了长辈不至于操劳付出的努力,又被看到了多少呢?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在信息的收集和甄别上,能力是要强于长辈的。

盲目的溺爱,强势的掌控欲,破坏的,只会是父母和宝宝之间好不容易形成的小默契。

做父母的,错了又如何呢?

宝宝依然会在明天睁着大眼睛,无辜的要求抱抱,甜甜的在妈妈的怀抱里睡去。

从”妈妈觉得你冷“,到”爷爷奶奶觉得你遭罪“。

大人的感受,只会剥离现实的当下感。

有些唏嘘。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560.html

(0)

相关推荐

  • 2016版本对蔬果、奶制品和豆制品的要求:多吃

    2016版本对蔬果、奶制品和豆制品的要求:多吃 中国人对蔬菜的定义,不同地域有很大差别。例如,南方吃绿叶蔬菜较多,但是北方尤其西北部的居民常常把咸菜和泡菜当作蔬菜。 奶类富含钙,大...

    生活 2021年9月8日
  • 节气大雪养生要点,大雪节气的饮食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是反映降水的节气,“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到来,意味着降水量逐渐开始增多,天气也更加寒冷,俗语说:“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很多地方会出现冰冻现象。

    生活 2021年12月5日
  • 最新股市资讯重大利好,股市利好最新消息

    聚焦A股市场每日重磅消息,为2亿散户点明投资方向!在阅读正文前,你必须知道一点:没有几个主力资金会笨到在利好一出炉就将股价直线拉升到涨停,所以请股民朋友们耐心一点,让利好飞一会,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投资机会!

    生活 2021年10月26日
  • 国内智能手机销量Top5,OPPO销量坐稳国产一把手宝座

    市场研究机构CINNO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大品牌中,苹果同比与环比均有大幅度的提升,正式因为iPhone13系列热销使得苹果重回榜首位置。

    科技 2021年11月29日
  • 硝苯地平控释片吃了血压不降,吃倍他乐克血压60一90

    最近气温明显下降,很多夏天血压控制好的朋友开始血压升高。 我的一个好朋友,40岁左右,夏天血压控制的非常好,每次测量都在120/80左右。 最近在家自测血压。每天早上起床后收缩压约...

    生活 2021年10月31日
  • 385亿元新能源车补贴预算提前下达,河南获29.66亿元

    【大河财立方消息】日前,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正式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列入提前下达2022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范围,共安排了3847926万元(约385亿元)资金。其中,河南获29.66亿元。

    科技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