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毅平|爷爷的重听越来越严重,奶奶也受不了了,不想和爷爷说话了!而且奶奶平时喜欢和朋友打麻将。爷爷因为经常听不清楚,不能和奶奶一起打麻将,聊天,和朋友们玩得开心,经常会变得抑郁,甚至易怒。但是不管你怎么劝他,他就是不要助听器。爷爷说:“你家阿勇花了好多钱买助听器,但是噪音太大,根本不管用!最后放抽屉里也没用。我不想浪费钱!」
认真听讲的情况,往往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图1//Pixabay,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的听力会逐渐变差,变得重听。佩戴助听器是一种解决方案,可以使老年人听得更清楚,并与家人和朋友顺利沟通。但是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戴助听器,或者抱怨戴了助听器后感觉噪音大,效果不好。花了好多钱却把助听器束之高阁,太可惜了!但是助听器戴起来真的很吵吗?
根据报告[1],刚戴助听器的人的五种常见抱怨中有两种与噪音有关。除了感觉噪音越来越大,还会感觉噪音越来越尖锐。毕竟助听器的作用是放大声音,同时也放大了噪音。重听的情况通常存在多年,大脑已经逐渐习惯于听不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噪音,比如电器(冰箱、空调、风扇等)的声音。)、脚步声、风声等。【2】,而突然戴上助听器后又能听到这些声音,突然会让你很难适应,觉得嘈杂。
另外,大部分的重听是听不清高频声音,所以助听器会专门放大高频声音,让使用者感觉声音和噪音声音特别尖锐[1]。所有这些感受都会降低人们的佩戴意愿,佩戴时间少了会让他们无法适应,给人留下助听器噪音大、效果差的深刻印象。那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助听器的噪音问题是重听人不愿佩戴的主要原因之一。图2/pixabay
助听器不只放大声音,同时要做压缩
要解释助听器用户面临的噪声问题,就要说说听觉的动态范围和助听器的声音处理技术——音量压缩。动态范围是指一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范围。一般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0到120分贝左右,所以动态范围大概是120分贝(120-0=120)[3]。听障人士听不到细小的声音,而120分贝以上的声音会引起不适,甚至伤害听觉系统。
假设有一个中度听力损失的人,需要大约50分贝以上才能听到,那么他的动态范围只有70分贝(120-50=70),所以听力损失的人的动态范围比正常听力的人要小。对于中度听力损失,助听器必须将低音(0-50分贝)放大到他的动态范围(50-120分贝);然而,对于大声的声音(50-120分贝),听力受损的人已经可以听到它们,但不能平等地放大它们。否则会超出他的动态范围,声音大到无法承受,甚至伤害听觉系统。所以助听器的输入是听者的动态范围,而输出要符合听者,动态范围小,所以要压缩音量。
00-1010助听器音量压缩技术的专业名称是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宽范围压缩),对不同音量的声音放大程度是不同的(非线性压缩)[4]。主要概念是小声音放大一点,中音量放大一点,大音量放大一点。这样就可以把小声音放大让听障人士听到,而中音量大声音就不会太大引起不适[5]。
以上述中度听力损失者为例(图3),可能将0-30分贝的声音提高50分贝至50-80分贝,使听力损失者能听到。像图3中蓝色线段,输入输出范围都是30分贝,压缩比是1: 1,也就是没有压缩。30-90分贝(橙色线段)的声音放大到80-110分贝范围,从原来的60分贝输入范围压缩到30分贝输出范围,压缩比2: 1。将90-120分贝(绿色线段)的声音放大到110-120分贝的范围,从30分贝的输入范围压缩到10分贝的输出范围,压缩比为3: 1。
助听器的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音量范围进行不同比例的放大,兼顾语音清晰度和听感舒适度。图3/在温雅基金会
声音压缩科技让小声的声音更清楚
助听器中使用上述策略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低沉的声音听得更清楚,提高语音的听清度,使柔和的辅音(如、、)一起被放大,不幸的是,我周围的各种低沉的声音,包括一些环境噪音,所以,虽然声音可以听得更清楚
,但空调运转声、地板上的脚步声等噪音也因听得更清楚而觉得干扰[5]。
此外,压缩处理也可能会造成声音讯号的扭曲,例如当音量有变化时,如图四上半部,可看出在压缩处理前,原始的音量变化较大;经压缩处理后,音量变化前后的差异较小。不过,声音的压缩处理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调整到最适当的输出音量。因此若声音忽大忽小且变化剧烈,压缩处理就会时常需要转换调整,这时候输出的声音也就难以精準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此外,因为助听器无法分离语音和噪音,两者只能同时接收,当突然有大声的噪音时,如图四下半部,因为整体音量变大,语音只能和噪音同时经过压缩处理。最后输出的声音当中,语音被放大的幅度就无法达到理想的程度[4]。整体而言,声音压缩科技对于安静情境中的语音理解有所帮助,但噪音下的聆听对于听损者来说,即使戴了助听器,仍然会感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