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启婷|东海大学应用物理系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机器人反抗人类的场景。图//WIKIPEDIA
起源
自从1920年Rossum的万能机器人(俗称R.U.R)走上舞台以来,“机器人”这个概念就成了科幻作品中的常客。机器人“具有人类的形象,并且(在某些方面)比人类更强大”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一个强大但对人类百依百顺的忠诚仆人;还是意识到自己其实可以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下一代霸主?乐观的期待和害怕被吃回去,一直是欣赏机器人题材科幻作品的两大乐趣。然而,近十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这两个原本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问题突然变得不那么遥远。
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这个术语,并将其理论系统化。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工程领域机器人学的正式名称,是一个从科幻到科技“反向输入”的有趣案例。俄罗斯出生的阿西莫夫是一名科学家(专攻生物化学),曾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任教。但由于他专心写作,停止了对一般学者的教学和研究,但波士顿大学仍保留了他的职位。他严格的科学训练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1940年,19岁的阿西莫夫发表了第一部机器人短篇小说《罗比》(收录在短篇小说集《我的机器人》中),由此开始了“机器人系列”。
00-1010“人类制造的机器人反过来支配人类的结果”这一命题,可以说充满了“为什么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矛盾,因为人类在设计制造之初就完全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纵观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这个矛盾一直存在,不断发生。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核能技术发展衍生的核战争威胁”、“高度工业化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都是以现在的递进形式出现的。
但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模仿人类”就有点不一样了。高功能机器“长得像人”的事实,足以激起人类的“弗兰肯斯坦情结”,使人类对机器人的发展保持高度警惕。在这种考虑下,1942年,阿西莫夫根据“牛顿运动学三定律”的规范,在其著作中揭示了“机器人三定律”: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安全。
第三,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执行人类的命令。
这三大法则在机器人出厂时就内置在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中,绝对不能违反。如果读者是“科学家”,大概会认为这三个定律的逻辑简单明了,简直无懈可击。在这种控制下,机器人应该是人类最忠诚的仆人,不用担心它们会叛变。
有意思的是,在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短篇小说中,几乎都在讨论“会造成三大定律缺陷、混乱和矛盾的可能情况”,所以几乎每部小说都会产生一个“精神错乱”的机器人。这些小说很有趣,推荐喜欢“烧脑作品”的读者阅读。
电影里违反三大定律的机器人。事实上,这一系列作品的内容//Giphy部分反映了人性:人类也是具有内建道德规范和逻辑思维的动物,但即使是最理性冷静的人也会遇到一个困境,比如著名的“电车难题”:“一辆失控的火车在轨道上疾驰,五个人即将在轨道上被碾过,而你就在铁轨转辙器旁边, 只要你能把火车转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另一条轨道上有一个人本来就没事,因为你会被火车改道压死。 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让火车改道?几十年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广泛讨论。事实上,在设计自动驾驶汽车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除了不具备人类形态外,它实际上是一种机器人)。
手推车问题。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这涉及到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图//维基百科就作者的“科学大脑”而言,这些矛盾的起因是“机器人的法则和人类的道德标准是定性的,而实际情况是定量的”。比如两个人类同时给一个机器人下命令,而这两个命令相互矛盾,机器人会听谁的?这时,机器人必须对下达命令的两个人做出“量化评估”,决定执行哪个命令。这个结果导致了“机器人可以(必须)评价人类并对人类进行分类”,然后
又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1985 年时,在机器人系列故事四十余年的发展之下,艾西莫夫被自己的笔下的故事逼得追加了一个「第零定律」,位阶在原来的三定律之上:「机器人不得伤害『整体人类』,或坐视『整体人类』受到伤害。」,这下子定律的规格从「牛顿三定律」变成了「热力学的零+三定律」了,不愧是正统派科学家出身!这个第零定律跟之前一样,从逻辑上看起来也很合理,但是这又造成机器人必须评价「整体人类」的福祉是什么,由于第零定律凌驾于第一定律之上,因此视情况机器人是可以为了避免整体人类受到伤害,而去伤害甚至杀死个人的,最后可能会演变成「机器人为了整体人类好而接管、控制人类社会」的反乌托邦结果。
不过或许是因为「机器人叛变」这个展开实在太过显而易见,而且因为可以塞进许多动作场面而成为影视作品爱用的题材,艾西莫夫的机器人作品中对这方面反倒是着墨不多,而是将关心的焦点放在「机器人是否能在三定律的规範下,活出自己的人格?」这个主题的代表作,就是获得 1976 年「雨果奖」与「星云奖」双料大奖的中篇小说「双百人」,后来在 1992 年由令一位作家罗伯特‧席维伯格(Robert Silverberg)扩充成长篇小说「正子人」;这个故事也在 1999 年改编为电影「变人」,由已故的喜剧泰斗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
说实在的,想要了解「机器 → 人形机器 → 机器人 → 人」的演进与思辩,而又没有很多时间与耐性的读者,看这一本就够了。
分流
前面花了相当的篇幅讲了艾西莫夫的机器人观,除了这个「大师典範之外」,其实几十年的科幻与娱乐文化演变下来,机器人也了更多的样貌。
好莱坞电影与日本动漫画,是目前全球影视娱乐的两大主流,当然两者还是有一段差距,好莱坞挟其资金、人才、技术的实力,最为强势;不过「小本经营」的日本御宅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年提升,对好莱坞电影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们对于机器人这个主题的处理,有很大的不同。以下分成不同的机器人类型讨论,不过要先说明的是,以下的分类有些是好莱坞电影擅长的题材,有些则是日本动漫画的偏好,但是其实并没有这么泾渭分明,大部分在两边都有出现,只是多寡有别。
一、近未来,觉醒的机器人,成为人类之敌——好莱坞电影的机器人,跟艾西莫夫的机器人类似,是外型、尺寸都比照人类,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人工智慧。不过如前所述,好莱坞电影中的机器人有许多都是扮演「人类之敌」的大反派,完全不受艾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的节制,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魔鬼终结者」系列,剧中的机器人存在的目的就是用来追杀人类——可说是把「机器人三定律」完全反过来看就行了。这些机器人的背后是由一个名为「天网」的人工智慧,也可以说是个不具人形的机器人,本来是美国研发的国防电脑系统,后来这个系统产生自我意识,并且判断人类才是「世界最大的威胁」,于是就发动核战毁灭人类,并且持续扫蕩残存的人类反抗军,并且派遣机器人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杀害反抗军领袖的母亲以斩草除根。
相对于艾西莫夫小说中以「机器人三定律」来节制机器人的能力,以消除人们的「科学怪人情结」,努力让人类社会接受机器人;「魔鬼终结者」系列是反过来唤起观众的「科学怪人情结」,再加上「末日电影」的背景设定,来营造危机感与戏剧性,然后在人类与机器人的对立下顺理成章的大打出手,「拳脚与枪砲齐飞,鲜血共烟硝一色」,让本来是「低成本 B 级动作片」的「魔鬼终结者」成为娱乐性与思想性兼具的成功作品。就这个视角而言,「骇客任务」中的架构与设定,以及成功的要素也颇有共同之处。
二、遥远的未来,机器人已经融入人类社会,共同面对更广阔的星际世界——上述这种「人类与机器人的冲突与生死战」的背景通常发生于「近未来」,故事舞台跟现代有相当程度的重叠,机器人进入生活的正面与负面效应,都比较能引起观众的代入感。如果是以「遥远的未来」为背景,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磨合阵痛期」已经过去,像是两大名门「星际大战」与「星际争霸战」,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银河系,见识过各种稀奇古怪的外星生命体,机器人也早就已经成为人类好伙伴,甚至被视为跟人类同等的存在了。
三、机器人是人类肉体的延伸,力量的放大器——另一方面,日本动漫画作品中的机器人,除了早期的「原子小金刚」是走「真人的大小与外貌,且具有人工智慧」的路线以外,主流是象徵「人类力量的延伸」的「巨大机器人」类型。这种机器人不具有人工智慧,而是搭载操作界面与作业系统,由人类驾驶员来操作,相当于扮演其大脑的角色。以早期的名作「无敌铁金刚」而言,所标举的主题是「如果人类透过机器取得了巨大的力量,将会成为神?还是成为恶魔?」,这类作品有别于西方「机器如何变成人」,而是「人类与机器合为一体」的概念。
机器人是吸引目标观众目光的卖点,也是赞助或出资厂商贩卖模型玩具的获利神器,导致许多巨大机器人动画作品一味强调机器人造型帅气而不注重剧情内涵,被讥为「为了贩卖玩具所製作的 30 分钟广告片」,不过由于出资者只要求「机器人玩具卖得好」,对于内容不太有兴趣干涉,反而让创作者有挥洒的空间,出现了「长滨忠夫三部曲」、「机动战士钢弹」等名作。1995 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把前述「人类与机器合为一体」的概念推到极致,驾驶员是透过神经系统直接与机器人(称为 Evangelion,简称 EVA )「同调」连结,以精神力取代操纵桿与按钮,直接操控 EVA——不过其实 EVA 与其说是机器人,「生化」味更重一些,剧中还曾出现驾驶员与 EVA 机体「完全融合」的情节。
四、机械化的人类——人与机器的关係,除了「机器→人形机器→机器人→人」这条路线外,也有反方向的路径:由于疾病或受伤而失去部分身体功能的人,利用科技的力量改造身体,恢复正常的功能,甚至更为强大,这种被部分改造的人类称为「改造人 Cyborg」(cybernetic organism),结合了「模控学」与「有机体」两个字,也有人翻译为「生化电子人」、「半机械人」,后来乾脆直接音译为「赛伯格」。其实许多现实世界的人类已经多多少少变成改造人了:义肢、人工水晶体、心律调节器、人工关节等等,人们已经普遍可以接受为了维持身体机能以侵入性的方式改造部分器官,未来可以预见改造的範围与精密程度必定会逐渐提升。
在这个「人体改造」的延长线上,我们可以看到像「机器战警」中,殉职的员警被改造并且复活来执行正义,「钢铁人」受伤后在自己的胸腔装了一个反应炉,成为装甲动力服的能量来源;日系作品方面,有「无敌金刚 009」(后来改名为「人造人 009」,少了一股中二的气势)、「假面骑士系列」(真人演出的特摄片),这些作品中,并非前述因为疾病或受伤而修补人体,而是为了培养「征服世界用的超级士兵」,而将人体改造成具有超越一般人能力的战斗道具。
与「机器人觉醒为人类、或自觉为超越人类的存在」的方向相反,在「改造人」这条线上会出现的问题则是「当人类持续被改造,被机械取代的部位越来越多,会不会因此变成『不是人类』?这个转变的界线何在?」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让「改造人」这类的作品更具有思想上的深度。
近年来日本动漫画与好莱坞合流的作品逐渐增加,「攻壳机动队」与「战斗天使艾莉塔」是其中翘楚,都是以「改造人与人类的分界线」,以日本原创的动漫画作品为主题,结合好莱坞的资金与技术的大製作电影,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
交会
本文以包含小说、电影、动漫画等科幻作品的角度来看「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係。虽然不是从真实世界的科学与技术来进行严谨的探讨,不过在「机器人与人」这个主题上,科技与科幻的发展路径其实亦步亦趋、互为因果:如同艾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与「机器人三定律」对真实世界的机器人科技有极大的影响一般,科幻的想像有可能成为引导科技发展的路标;相对的,科技的发展当然也会垫高科幻作品的根基。
前文我们看过了几种「机器人与人」的类型作品:从机器人变成人、机器人与人共存、机器人与人合体、从人变成机器人。这几种模式,各自以不同的视角来刺激我们思考「人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数十年来这个主题的科幻作品的发展看来,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切入,最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交会点:人类的大脑。
「正子人」中的机器人主角「安德鲁‧马丁」要争取在法律上被认可为「人」,其起点是他的「正子脑」产生了类似人脑的感情、创造力、以及自我意识的自觉,在其两百年的生涯中,他的「铂铱合金正子脑」的运作模式与人脑越来越接近,应该可以通过任何像「图灵测试」这种「能分辨人脑与电脑差别」的考验。而他克服争取成为「人」的最后阻碍的方式是:改造他那相对于人脑几乎算是不朽的正子脑,让它像人脑般会逐渐老化与死亡,终于取得了「人」的资格。
另一方面,「从人变成机器人」的这条路上,也是以「大脑是不是原装货」来作为人类与机械的分界点。身上的器官怎么更换都没关係,但是这个人的「自我」(identity)只存在于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连结以及在内部储存以及传送的资讯中,如果大脑被换掉、或是内部的资讯消失了,这个人也将不再存在。更激进的说法是,连大脑的「硬体」都不重要,只有内含的资讯才是「人的本体」,所以只要能够把脑内的资讯保留、複製下来,人将可以成为不朽的存在,就像「攻壳机动队」的主角草薙素子,抛弃了已经多次改造的肉身,以及还是「原装」的大脑,将脑内资讯转进网路中,只要这个网路仍在运作,这组来自草薙素子大脑的资讯仍存在于这个网路中,她就相当于取得了永生。
回到现实世界,「人工智慧」与「脑科学」正好也是目前最热门、进展也最快的科技领域,前者致力于「让机器除了强大的计算与记忆能力之外,还能像人脑一样能进行複杂的思考」,后者则是要「了解大脑如何学习、记忆、创造,以及人类的自我意识从何而来」,这两个领域发展的进程与细节跟科幻作品当然不会一模一样,但是在大方向上,「科学」与「科幻」实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后两个领域也有可能交会在同一点上。
看看社群网站的自动审查机制,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的推荐系统,极权国家用来监控人民的社会科技体系,「不具人形的机器人」正逐渐接管我们的生活。也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这些科幻名作中的情节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至于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係,是对抗、共生、还是融合?人类社会未来的流向,仍然掌握在人类手上吗?再不严肃思考这个问题,或许很快就会来不及了。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