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网上偶遇神经酰胺(ceramide,又名莎乐美)。在本文中,我们称之为神经酰胺。这则广告的内容是关于:神经酰胺是人体皮肤角质细胞之间的一种脂质,由脂肪酸和鞘氨醇基团组成。它是亲水亲油的,能增加角质细胞的保水功能。但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大流失。通过服用神经酰胺,可以帮助皮肤保持湿润,它会形成一个保护屏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化学物质等的伤害。
当年龄接近梅艳芳人生谢幕的年龄时,他过于崇尚年轻社会,再怎么努力,还是对自己的皮肤年龄感到焦虑。然后我进一步查询了神经酰胺,却发现“神经酰胺对护肤有帮助,但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1]。一些文章[2]直接指出,虽然补充神经酰胺可以改善年轻和美丽,但它会增加痴呆症的风险。(不禁疑惑:是不是痴呆症患者的皮肤格外年轻漂亮?)
神经酰胺的化学式。图/维基百科
神经醯胺是什么?为何它有护肤效果
皮肤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重要屏障。以盖房子为类比,角质层的结构就像砖块和砂浆。砖主要由角质细胞分化的角蛋白纤维和丝聚蛋白组成。砂浆由细胞间脂质层组成。细胞间的脂质成分包括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
其中,神经酰胺占这些脂质的50%。角质层中的这些脂质在维持皮肤屏障和防止水分流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很多外用护肤品中经常添加神经酰胺,可以修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皮肤的保水性。(其实神经酰胺也分很多种,不同护肤品用哪种神经酰胺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3]
图/参考4
神经醯胺的外用效果
在乳液、面霜等护肤品中添加神经酰胺效果如何?
有研究人员模拟天然的皮肤保湿系统,制备了含有神经酰胺的乳液,涂抹在受试者的前臂上进行测试[5]。结果发现,与其他不含神经酰胺的乳液和保湿剂相比,神经酰胺乳液显著增加了皮肤的保水性。
涂抹后2小时测,各种乳液都能明显增加皮肤保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水性逐渐降低。施用后24小时,神经酰胺乳液增强的保水性仍明显优于其他乳液。
与使用乳液之前相比,通过皮肤流失的水分量也减少了约25%。(经皮失水的测量是因为:失水越少,皮肤自然留存的水分越多。)
涂抹乳液和面霜。图//Pexels
神经醯胺的内服效果
看来神经酰胺外用是有效的。最近,商家进一步倡导“护肤品要吃”——“让你的美丽由内而外”。那么,口服神经酰胺对皮肤美容有多大作用呢?
动物实验表明,口服葡萄糖神经酰胺可改善小鼠的皮肤屏障功能(促进皮肤炎症的细胞因子IL-1的分泌受到抑制),并可减少人脸颊的透皮失水量[6]。
此外,一些研究[7]发现20至60岁的男性和女性服用含有自发酵乳制品和神经酰胺的苹果醋杆菌。服用4周后,检测受试者脸颊、上臂内侧、颈部、上背部和足背的水分含量。发现脸颊的水分含量明显增加。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在经皮失水量和皮肤粘弹性方面没有差异。
研究还利用血液生化检测、验血、验尿、血压/脉搏、体重/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值等数据检测安全性。结果表明,服用神经酰胺没有引起任何生理损伤的迹象。
简单来说:神经酰胺可以增加脸颊的水分含量,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00-1010「神经酰胺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一般来说,神经酰胺与痴呆的关系是指神经酰胺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故事开头,一项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可能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一个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可被视为与外周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异常有关,血脂异常会导致肝脏产生更多的神经酰胺。这种神经酰胺产生的增加也与肝脏脂肪变性引起的促炎细胞因子的激活有关。
鞘脂代谢的改变和神经酰胺合成相关酶的增加导致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增加。肝脏
脏中生成,具有细胞毒杀性的神经醯胺及相关分子会促进胰岛素阻抗的发生。
局部肝脏的发炎造成的损伤或细胞死亡使得神经醯胺及相关分子进入体内循环。由于这些分子为疏水性,它们能通过血脑障壁,导致包括减少胰岛素讯息传递、增加促发炎细胞激素等神经毒杀效果。
这些异常会导致与氧化压力、神经醯胺生成有关的一系列神经退化,可能导致脑部胰岛素阻抗、细胞凋亡、神经髓鞘退化以及神经发炎。[8]
简而言之,科学家在探讨血脂异常与阿兹海默症间之关联性时,发现了神经醯胺所扮演的角色。
神经醯胺恐导致阿兹海默?修但几勒!
2012 年,《神经学》期刊上一篇研究[9]大胆宣示「血清中的神经醯胺增加阿兹海默症的风险」(Serum ceramides increase the risk of Alzheimer disease)。然就其结果数据看来,此昭示似乎证据尚嫌不足。
研究者于 1994~1995 年间在马里兰州找了 100 名介于 70 至 79 岁之间之妇女,历经 9 年的追蹤后,99 名参与者(其中 1 名在研究开始时即因罹患失智而排除)中,27 名罹患失智。其中 18 名经诊断可能有阿兹海默症。
结果显示,罹患阿兹海默症的参与者血清中脂质含量,9 种神经醯胺中,有 3 种[注1]与阿兹海默的罹病风险比有关。研究者特别强调血清中含有中量 d18:1-C16:0 型神经醯胺者,风险比是少量者的 10 倍。(指称『补充神经醯胺会增加失智症风险』的媒体叙述『血液中神经醯胺含量最高的女性,罹患阿兹海默症的机率是含量最低组的 10 倍。』十倍之说,来源即为此处。)该型神经醯胺含量最高的,风险比为最低者的 7.6 倍(此值未达统计上的显着差异。当风险比已达到 7.6 倍还未见显着差异,则 7.6 倍难以理解为普遍现象,恐仅为抽样误差等因素造成)。
该篇文献也非毫无建树,其指出,神经元细胞若曝露于 β 类澱粉蛋白(amyloid-β)1-42(Aβ1-42)下,会活化神经磷脂酶(sphingomyelinase),增加神经醯胺的量。且 Aβ1-42 会增加氧化压力,间接促使更多神经醯胺生成。增加的神经醯胺会加速 β 和 γ 裂解酶水解类澱粉蛋白前体蛋白(APP)而生成病理型态类澱粉。这些病理型态的类澱粉,即为目前认定造成阿兹海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从研究结果看,神经醯胺的量未必与阿兹海默症风险成正比,此篇文献的疑虑尚有:
1. 纳入的 100 名参与者中,有 28 名罹患失智,其比例远高于台湾[注2]、美国[注3]及 WHO 的统计数据[注4]。究竟是马里兰州的妇女失智率特别高,或研究者为了数据做了什么未载明的筛选?
2. 研究表列的结果中,不同脂质的人数加总结果彼此相异,却未说明原因。易引发「为使结果符合研究假说,移除了不利于验证假说之数据」的猜疑。
吃进来的神经醯胺跑哪去了?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外加神经醯胺加速阿兹海默形成的风险。我们也来看看「吃进体内的神经醯胺往哪里去」。
以动物试验来探讨[10]:给予大鼠口服神经醯胺,结果发现服下 12 小时以后,神经醯胺在皮肤与血浆中的浓度比为 0.7;120 小时后,神经醯胺在皮肤中的含量是血浆中的 4 倍;168 小时后,血液和血浆中已侦测不到神经醯胺。在皮肤的神经醯胺在动物口服神经醯胺 168 小时以后,约有 8% 在表皮层,92% 在真皮层。可知:口服的神经醯胺进入生物体后,最后大多会分布于真皮层,且会转移至表皮层。
结论
口服(或外用)神经醯胺是否会增加失智风险?暂时还未找到相关研究报导。然而,神经醯胺有许多种,看起来与神经退化有关的神经醯胺,与一般外用于皮肤及内服之神经醯胺并不相同。此外,目前证据看来,无论外服或内用,当不至对血液中或血清中的神经醯胺浓度有影响,自然也难以声称会造成失智了。
然而,我也没有勇气可以大胆宣告「服用神经醯胺没有任何风险」。长期影响方面,还是要等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了。
注解
- 该篇研究中,此3种神经醯胺为:d18:1-C16:0 型神经醯胺、d18:1-C24:0 型神经醯胺与乳糖神经醯胺
- 台湾失智症协会的数据显示:台湾的失智症盛行率在 70~74 岁为 3.46%、75~79 岁则为 7.19%。
- 美国的数据,在双月刊《神经流行病学》(Neuroepidemiology. 2007; 29(1-2): 125–132.)中提及美国 71~79 岁的人群中,失智症的盛行率为 5.0%。
- WHO 的资料显示全世界 60 岁以上罹患失智症的比例约为 5~8%。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216.html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