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6600万年前,一个直径至少10公里以上的天体穿越了古老的大气层,撞击到了现在的墨西哥湾位置,掀起了100多米高的海啸。被撞击的地层被压碎,陨石的碎片和断片被喷向大气层,第二波火球的坠落引发了大规模的森林大火,并使海洋迅速酸化。
在这个尘埃遮蔽了阳光的冰冷世界里,在食物链支离破碎的时候,没有被地震和大火毁灭的幸存者也相继倒下。
图//ABelov2014,CC3.0,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是当前动物进化史上的五次大灭绝之一:最具戏剧性、最广为人知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俗称“恐龙灭绝”。这一事件摧毁了当时75%的生物。除了鸟类,恐龙、翼龙和各种水生爬行动物,菊石等无数动植物也难逃此劫。
今年(2021年)6月底刚刚发表的新研究,在调查和整合了白垩纪六大类群的1600条恐龙物种形成记录后,认为在白垩纪的最后1000万年,可能出现了第一次气候变化和恐龙多样性的普遍下降。而陨石则是在这种压力下打下基础,导致恐龙灭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突变不可能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直径18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仍然位于尤卡坦半岛北端的海陆交界处。在白垩纪和古近纪地层的交界处,那些带有铱元素的暗色地层和烧焦的植物化石也见证了这场全球性的大灾难。
齐乐陨石坑边界。图/NASA/JPL-加州理工学院,CC0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25号州际公路附近。红色箭头是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以富含铱而闻名)。图/Anky-Man,CC 3.0
以「演化动力学」发觉恐龙化石隐藏的讯息
陨石撞击已被公认为此次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但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
《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的近期新研究,以白垩纪恐龙的6个主要类群——鸭嘴龙、角鼻龙、甲龙、霸王龙、赤龙和齿龙为对象,分析这些类群的全球化石记录,了解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最终共积累了247个物种,1636个恐龙化石记录。
在这项研究中,整合了这些化石记录的数据库被用来模拟和分析各个群体的“进化动力学”,主要涉及新物种的形成和现有物种的灭绝速度。当然,因为对象是化石,所以这些所谓的“形成”和“灭绝”实际上是根据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化石记录的地层年代来判断的。
在分析的过程中,除了进化分支外,还分析了每个类群内物种的多样性趋势,将食草类(鸭嘴龙、角鼻龙、甲龙)和食肉类(暴龙、摇臂龙、齿龙)进行分组,然后将各个类群进行整合,从而了解不同食肉类之间物种多样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整个恐龙类群的变化趋势。
总的来说,研究分析表明,在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前约1000万年,即约7600万年前,恐龙的多样性在整个白垩纪达到高峰,但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左)分析六个恐龙类群的化石记录发现,从7600万年前开始,物种世代趋势(蓝色曲线)减少,灭绝趋势(红色曲线)增加。(右)白垩纪的恐龙多样性可能在中生代的最后1000万年下降。图/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