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口罩的人是怎么想的?一次性学会12种应对方式!(一)|防疫心理学系列02

不戴口罩的人在想什么?12 种应对方式一次学起来!(上)|防

随着台湾省疫情的爆发,有人因为坚持不戴口罩而发生冲突,这也出现在新闻版面上。这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到非常焦虑或者不可思议。究竟为什么疫情如此严峻,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在大声疾呼,但这群人还是不愿意戴口罩,甚至不愿意为此和别人“争论”?

“不穿就不穿!(设计对话)图//envato elements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看

也许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上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的Matt C. Howard博士,为了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是否愿意戴口罩,为此构建了一套“口罩感知量表(Face Mask Perceptions Scale,FMPS),将影响人们戴口罩的因素分为八类,分别是:

舒适度:比如口罩导致呼吸不畅或者太热怀疑功效:不理解戴口罩防疫的功效。可获得性:因为经济或地理因素,购买口罩不便的补偿:我认为如果我保持社交距离或采取其他防疫措施,就没必要戴口罩。感觉戴口罩不习惯或者外观不方便。比如我觉得戴口罩很丑很吸引人。比如我觉得戴口罩可能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不独立。我相信,当我被迫戴上面具时,我将失去做自己主人的自由。从上面可以看出,不戴口罩其实除了生理因素,还涉及到更微妙的心理因素。因此,以下笔者列举了以往研究中常见的12种影响防疫行为的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说服策略,供读者参考。

一个人戴不戴口罩,其实涉及到很多心理因素。图//GIPHY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分类,看看你身边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遇到容易生气的人,——懂得反抗心理。

1.对疫情压力的愤怒2。抵制权威要求3。对指责过于敏感。遇到太松懈的人,——知道逃避的心理。

4.拥抱乐观偏见5。低估了流行病的严重性。通过“否认”来自卫7。坚信遇到太在乎或者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生死有定数。

8.受羊群效应影响9。患有认知障碍。具有自恋型人格。缺乏与他人的联系。

12.政治因素现在,我们开始吧!

00-1010分析1:对疫情的愤怒转移

发表在著名期刊《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民众的整体心理困扰明显增加[2]。无论是工作和收入的不确定性,还是需要照顾老少亲戚,与家人的摩擦和冲突增多,或者是独处带来的焦虑,这些现象都可能使人对疫情感到愤怒和不耐烦,认为疫情摧毁了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英国的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56%的受试者曾与他人发生争执,因疫情而感到愤怒或与某人失去和平,22%的受试者曾与某人发生对抗或举报。14%的人遭遇过或被举报过[3]。

当这些情绪逐渐积累到无法压抑的地步,就会开始寻找发泄的出口,而一些因为被劝导戴口罩而暴怒的人,可能会不小心把对疫情的不满发泄在劝导者身上。

疫情带来的压力很容易让人用愤怒来发泄情绪。图/EnvatoElements应对策略:

在宣传词或语言的使用上,要告诉对方因疫情带来的不便,对对方的牺牲和配合表示感谢,强调团结和信任。真正的敌人不是对方,而是病毒。戴口罩意味着向病毒宣战。

尽量用简单、简洁、易懂的方法帮助对方理解口罩的重要性,因为如果对方比较情绪化,可能很难有耐心和理性,听冗长复杂的指令。

2.主观上感觉被剥夺了自由,表现出对权威的反抗。

目前的防疫措施,大部分是强制性的,由执法人员监督劝导或处罚,但这些

具有强制力的措施,也可能或多或少引发某些人主观上产生自由被剥夺感,导致这些人对于採取预防性的防疫措施展现抗拒[4]。

在「心理抗拒理论(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中,人们会期待自己能够拥有选择与决策的自由,因此,当主观意识到自己的选择自由被剥夺,且有其他的力量逼迫自己做出某种特定选择时,即便该项选择是自己原先感兴趣的,也可能会让人为了想要重返自由,而对其选择展现抗拒。

当人们感觉选择自由被剥夺时,连感兴趣的选项也可能抗拒。图/GIPHY

尤其是某些人在过去重要的成长经验中,原本就对于「权威」议题特别敏感,容易与父母、师长、主管发生冲突者,其抗拒反应可能更为激烈。当情绪已被激化,就无法理性客观的进行判断,会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出现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叛逆。

应对策略:

 

减少上对下命令式的口吻,不要使用类似「我叫你戴你就戴!」、「你如果不戴,我就……」、「请遵守规範!」等语句,而要诉诸透过戴口罩可以让他「有机会摆脱一些麻烦」,获取更多「自由」的空间。

 

例如:「戴口罩比较不会被找麻烦」,「万一生病很多事情会不能做」。而且通常由他所信服的同侪来劝导,会比来自长辈的劝导更有帮助。

解析3:对于指责过于敏感

当人们被提醒没有戴口罩时,那个情境其实往往也带有一些「指出过失」的意味。某些人因为自尊心较为低落,所以当自己被指责时,可能会因为浮现羞愧感,进而「见笑转生气」,透过展现暴怒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我才没做错!」(设计对白)图/envato elements

有时候虽然他们也清楚自己有错在先,但是就是为了争一个面子,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合理化,把黑的说成白的。如果是长辈,有可能尤其不能接受自己是被比自己更年轻、资浅者提出指正。

应对策略:

 

避免採用「你为什么不戴口罩!」这类略带质疑或指责的语气,而需要改成类似「现在很危险,我们要保护自己,记得戴口罩喔!」这类诉诸温情的语言,且使用第一人称「我们」而非第二人称「你」的方式,比较容易避免对方过激的回应。

利用「我们」代替「你」,能让沟通气氛更温和。图/envato elements

当你遇到过度松懈的人——认识逃避心理

解析4:乐观偏误

一个人是否愿意採取预防性的健康行为,与他主观评估自己罹患该疾病的可能性高低(Perceived susceptbility)相关[5,6]。

所谓的「乐观偏误(Optimistic bias)」,意指虽然每个人遭遇某些不幸事件的机率相同,但人们仍然会倾向低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机率。简单来说就是:「虽然确诊人数增加了,但我不会那么倒楣啦!」

而人们对自己的乐观,可能来自于「感知的可控性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与「刻板印象显着性 (stereotype salience)」。

比如说,觉得自己已经做了某些事情,所以意外不太可能发生:「我都有维持社交距离啊!」、「我在室内都有戴口罩,室外才拿下来喘口气啦!」、「我都有喝OO营养食品,免疫力很强的!」

「跟我无关吧~」图/GIPHY

或是认为只有某些特定的族群对象会遭遇事件而失去了危机意识:「目前应该▲▲区风险比较大吧!」、「我不是XX职业的人,应该还好啦!」、「我们都没有旅游史,只是小聚一下 OK 啦!」

当个人因为上述理由而对自己的处境过于乐观时,就有可能降低其严格配戴口罩与遵守防疫规定的意愿。

应对策略:

 

「乐观偏误」的概念,必须被广为宣导并深植人心,让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偏误保持觉察,才有机会让人及时「校正」自己的偏误。

 

相关单位需要针对一些与疫情相关的常见迷思与谣言,即时进行破除与澄清,把正确的防疫观念、疫情发展的趋势、可能的传播途径、隐藏的危机风险,如实地告知民众,提醒民众保持警觉,并且避免报喜不报忧,以免影响民众对于风险的错估。

解析5:低估染疫的严重性

人们除了可能低估自己「中标」的机率,人们「对染疫严重性的主观评估(Perceived severity)」也会影响其是否愿意採取预防行动[5]。

记得我近期某次搭计程车,司机一派轻松的说,他对疫情一点都不担心,觉得 Covid-19 就像是感冒一样,「大家都太神经质了啦!就算中标,也不会怎么样啦!」

我也观察到他口罩没有遮住鼻子,于是乎我尽力澄清了一些司机的迷思,提醒司机把口罩拉上,并在下车后自己默默多喷了几下酒精。

应对策略:

 

即使疫情资讯非常多样而常见,但每个人在讯息接收上的落差仍然是存在而无法避免的。除了政策面的宣导应辅以足够的卫教,如果我们自己具备这样的卫教能力,也可以多承担一些推广的责任。

解析6:「否认」的防卫机转

你认识那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吗?我们在生活当中偶尔都会扮演这只鸵鸟,因为面对某些强大的压力情境时,「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这就是人天生的防卫机转──「否认」。

这段时间的疫情急遽攀升,整体社会蔓延着一股焦虑的氛围,有些人当内在的焦虑情绪攀升时,潜意识当中就会启动心理防卫机制,藉由淡化或否认某些客观存在的威胁,来安定自己的焦虑[7]。

不看、不听、不知道。图/GIPHY

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多不同的策略,本身是中性的,具有协助人们调适环境压力的正向功能,但也可能会导向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

否认机制可能让人们透过拿下口罩,潜意识中松了一口气,得到了某种「疫情未曾存在」的错觉来自我安抚,此时如果他一再被提醒重新戴上口罩,可能就使他短暂的自我防护盔甲被戳破了,顿失安全感,而容易产生更失控的反应。

应对策略:

 

心理防卫机制,大多是人们为了帮助自己降低焦虑感、重拾安全感而生。因此,只要让对方了解,有哪些「非常有效」的措施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就能有效降低焦虑程度,提高他面对真实状况的意愿。

如果你本身也因疫情而焦虑,可以透过适度拿捏接受疫情讯息的频率,每天保留一段属于自己的放松时刻,做一些自己在疫情发生之前,本来就习惯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不会违反防疫措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放松与情绪安抚,重新找回某些生活中的规律步调,建立安全感。

趁疫情期间整理家里,不只可以转移焦虑、也能让自己更神清气爽!图/envato elements

例如:如果习惯跟朋友小聚,但是疫情期间却被迫只能关在家里,或许可以透过视讯重新建立与朋友的连结;如果喜欢有事情忙碌,也可以在家里多处理一些累积的工作文件;或是来追个剧,透过沉浸在剧情里头,转移一下焦虑的心情也是可以尝试的方式。

解析7:相信「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哎呀!会得就是会得,不会得就是怎么样都不会得,一切都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啦!」你一定听过几个人彷彿预知天意般这样告诉你,而这就是所谓「知觉到的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 efficacy)」较低的情况。

一般来说,宗教信仰在疫情期间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希望感,也是重要的心灵寄託,然而有些少部份的人「将染疫的风险完全归因于天意」,认为「防疫行为无法左右结果」,因而就导致他们没有意愿去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图/GIPHY

应对策略:

 

在信仰上为疫情虔诚祈祷,与生活中的防疫行为绝对不冲突、且可以并行。

我们可引用信仰当中的故事,或是请信仰团体中的核心领导者来协助劝导,通常这类的人是会有意愿配合防疫的。此外,多数宗教信仰都会强调「利他」的精神,或许可以重新框架「採取防疫行为以保护他人」,也是实践信仰精神的一种体现。

更多内容,请参考下篇!

参考文献

  1. Howard, M. C. (2020). Understanding face mask use to prevent coronavirus and other illnesses: 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face mask perceptions scal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5(4), 912-924.
  2. Pierce, M., Hope, H., Ford, T., Hatch, S., Hotopf, M., John, A., … & Abel, K. M. (2020). Mental health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longitudinal probability sample survey of the UK population. The Lancet Psychiatry, 7(10), 883-892.
  3. Smith, L. E., Duffy, B., Moxham-Hall, V., Strang, L., Wessely, S., & Rubin, G. J. (2020). Anger and confront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the UK.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0141076820962068.
  4. Resnicow, K., Bacon, E., Yang, P., Hawley, S., Van Horn, M. L., & An, L. (2021). Novel Predictors of COVID-19 Protective Behaviors Among US Adults: Cross-sectional Surve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3(4), e23488.
  5. Bish, A., & Michie, S. (2010). Demographic and attitudinal determinants of protective behaviours during a pandemic: A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5(4), 797-824.
  6. Park, T., Ju, I., Ohs, J. E., & Hinsley, A. (2021). Optimistic bias and preventive behavioral eng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17(1), 1859-1866.
  7. Walker, G., & McCabe, T. (2021). Psychological defence mechanis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ase series.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35(1), 41-45.
  8. Maguire, P. A., Reay, R. E., & Looi, J. C. (2019). Nothing to sneeze at–uptake of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an influenza pandemic by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willingnes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27(2), 171-178.
  9. Jung, H. R., Park, C., Kim, M., Jhon, M., Kim, J. W., Ryu, S., … & Kim, S. W. (2021).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ask wearing among psychiatric inpati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28, 235-236.
  10. Psychology Today: Why Are Masks Triggering Conflict and Rage?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她是科学家》特辑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2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