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受弄春乡委托,由泛科学策划实施。
作者/徐俊勇
现代人生活忙碌,通常没有时间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因此,服用保健食品成为很多人的标配,其中益生菌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但是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益生菌,大部分都含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什么?添加剂都是不好的吗?
00-1010正常益生菌没有味道。为了增加适口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糖(甜味)配各种香精香料。
除了糖,甜的部分也可能是人工甜味剂或者代糖,比如阿斯巴甜,要求热量低之类的,但毕竟是添加剂,吃的时候还是会有需要考虑的。风味添加剂,除了香料,还出现了添加柠檬、蔓越莓等果汁“风味粉”。之所以叫风味粉,是因为它是以香料为主体制成的,而不是我们所知道的纯果汁。这些添加剂除了调节口味,没有其他作用。
砂糖、人工甜味剂、果汁风味粉等添加剂除了调节益生菌的口感外,没有其他作用。图/PEPEPELES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甜味益生菌就不好。在益生菌中添加适量的“低聚糖”或“天然果汁粉”,不仅可以增加风味和口感,还有助于益生菌在肠道中存活!这些添加剂被称为“益生元”,有人称之为“益生元”。
益生菌和我们一样属于外星生物,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即使你吃再多的益生菌也会被代谢掉,无法在肠道内长期存活。益生菌和益生菌食品一样,可以被益生菌利用来提供能量和营养,所以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此外,益生元还可以改变肠道的环境,因为益生元的发酵产物主要是酸类,可以降低肠道的pH值,有助于对抗喜欢碱性环境的不良细菌,促进肠道表皮细胞的代谢功能。根据动物和人类的研究,食用益生菌还可以通过增加保护性微生物的数量来提高免疫功能。
那我们先来谈益生菌中为什么要有添加物吧!
其实益生元的种类很多,但大部分属于不易被人体消化的低聚糖碳水化合物,如膳食纤维、低聚糖,以及少数非碳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2008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菌科学协会(ISAPP)的定义,益生菌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它不会被哺乳动物的酶水解,也不会被胃肠道吸收。也就是说益生菌不能被人体分解吸收,不然益生菌吃什么?可以被益生菌发酵,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益生菌。它可以选择性地刺激肠道细菌的生长或活性,改善宿主的健康。换句话说,被称为益生元的化合物可以使好细菌变得更好,但不能使坏细菌变得更好。益生元的常见来源是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如未成熟的香蕉、一些蔬菜和全谷物以及蜂蜜。我们常吃的一些天然发酵食品,除了益生菌外,往往还含有有益生物量,比如泡菜、酸奶、酸奶、红茶等。近年来,随着对益生元与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科学家逐渐提出,益生元和益生菌应该准备一起食用。
益生元的常见来源是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如全谷物和蜂蜜。天然发酵食品往往含有有益的生物质,如酸奶等。图/PEPEPELES不过,说到这里,你可能想问,吃益生元没有副作用吗?
其实因为我们的肠道酶不能分解多糖和低聚糖,所以可能会引起胀气等现象,但实际上是否会引起副作用,主要还是和用量有关。比如每天服用2.5-10克的益生菌,可能会引起肠胃胀气,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益生元都是每份1.5-5克。
既然益生质的功用这么多,哪些物质能够作为益生质呢?
说了这么多益生菌,但是益生菌只要是益生菌就能存活吗?不尽然!
从生产到进入我们的肠道,益生菌所处的环境千变万化,处处都有危机,可能会使益生菌失去活性或者死亡。所以,益生菌要想安全到达目的地,就要依靠“多层包埋技术”,这就好比帮益生菌穿上了防护服,保护它们免受层层关卡,在使用的地方发挥作用。
在了解多层包埋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另一项技术,——“微胶囊化”。其实封装技术已经发展了40多年,“微胶囊”顾名思义就是几微米到几毫米的胶囊颗粒。微胶囊技术基本上就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气态、液态或固态的内容物包裹起来,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我们的使用和储存更加方便。
多层包埋技术是将益生菌通过微胶囊包裹起来,从制造到消费者食用,保护益生菌免受伤害或死亡。因此,它可以主要分为几层,
例如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将益生菌乾燥、冷冻,为了让益生菌维持活性,需要「耐加工层」;而为了延长保存期限,需要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能隔绝空气、抗光、抗湿的「耐储存层」;在被消费者吞下去之后,还须经过消化道,例如益生菌经过胃酸时,容易被胃酸破坏,因此还要能够「耐酸硷」;最后,如同我们前面提及的,益生菌也需要「食物」,所以也有一层「营养层」。
益生质+包埋技术=?
包埋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技术,通常可以根据食品的特性、需求不同,调整包埋的方式,因此逐渐演变出双层、三层等包埋技术,例如近期也有将益生质作为「营养层」,能够提供益生菌转换成能量,在肠道里活得更好、更久。
宝贝的靠山,你和大本山!
9/1(三)〜 9/24(五) 农纯乡大本山益生菌优惠活动满额赠送限量大本山赠品,只送不卖,送完为止
参考文献
- 肠道好菌的食物:认识益生质
- 益生元
- Health News Flyer: 益生质
- Micro-encapsulation
- 什么是包埋益生菌?5 分钟认识乳酸菌多层包覆
- 益生菌(Probiotics)及益菌生(Prebiotics)相关介绍
- Flint, H. J., Duncan, S. H., Scott, K. P., & Louis, P. (2007). Interactions and competition with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of the human colon: links between diet and health.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9(5), 1101-1111.
- Davani-Davari, D., Negahdaripour, M., Karimzadeh, I., Seifan, M., Mohkam, M., Masoumi, S. J., … & Ghasemi, Y. (2019). Prebiotics: definition, types, source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ods, 8(3), 92.
- 益生质的定义 Gibson, G. R., Scott, K. P., Rastall, R. A., Tuohy, K. M., Hotchkiss, A., Dubert-Ferrandon, A., … & Buddington, R. (2010). Dietary prebiotics: current status and new definition. Food Sci Technol Bull Funct Foods, 7(1), 1-19.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