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有成功的吗,mRNA疫苗研发成功

mRNA疫苗也会失败?在三期试验铩羽的德国CureVac疫苗

6月16日,德国CureVac制药有限公司发布新闻稿,宣布其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CVnCoV)失败:三期试验中期分析中保护力仅为47%,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50%的低标准。最后分析的保护力只有48%。

为什么辉瑞(BNT)和马德纳(Moderna)的mRNA疫苗都如此成功,而CureVac却令人失望?

CureVac为什么会失败?图//envato elements

mRNA 疫苗有什么特别?

在新冠肺炎之前,疫苗只能由全病毒或病毒蛋白制成[1],而mRNA疫苗是一个非常特殊且具有突破性的概念,具有前人所缺乏的优势:

研发过程迅速、灵活

mRNA的过程不需要细胞培养等复杂的步骤。只要知道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可以开始研发了。去年1月(2020年),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上传25天后,马德纳制造出了第一个mRNA疫苗。速度和灵活性远远优于传统疫苗。

00-1010在各种疫苗技术中,mRNA疫苗非常接近自然感染。它能在细胞表面和体液上产生病毒蛋白,同时激活抗体和T细胞。与蛋白、死病毒疫苗等其他疫苗技术相比,mRNA疫苗理论上可以更全面地诱导免疫[2]。

同时,mRNA疫苗还具有“无需佐剂”、“人工培养病原体难以攻克的疾病”等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优势。

MRNA疫苗有许多强大的优势。图//envato elements以下是mRNA疫苗注射后发挥作用的步骤[1][3][4]:

当将mRNA疫苗注射到肌肉中时,局部组织会出现炎症。mRNA疫苗的成分进入体内后,根据细胞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反应:肌肉和纤维细胞吸收含有mRNA的脂质纳米粒(LNPs),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前)和树突状细胞赶赴现场。被吸收的脂质纳米颗粒部分循环到淋巴结,并被其中的细胞捕获。被吸收的脂质纳米粒被细胞吞噬后,所含的mRNA逃逸并进入细胞质。将细胞的外来mRNA误认为自己的mRNA,翻译了spinosin。这些脊髓蛋白出现在细胞膜表面并分泌到体液中。T细胞等淋巴细胞被多杀菌素激活,进而激活整个免疫系统。话说回来,辉瑞和马德纳的mRNA疫苗已经震惊世界,保护率超过90%。所以CureVac,同样的mRNA疫苗,彻底失败了,发生了什么?

模仿自然感染,同时活化体液、细胞免疫

CureVac的新闻稿将失败归咎于突变体。然而,一些研究人员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另外两种mRNA疫苗对突变株的抵抗能力相当好。辉瑞疫苗对变异体(B.1.1.7,俗称英国变异体)有92%的疗效,对变异体(B.1.617. 2,俗称印度变异体)有83%的保护作用[5,6]。

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问题出在疫苗本身。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rew Weissman认为CureVac的RNA碱基没有经过修饰,因此细胞可以将疫苗中的mRNA识别为异物,从而引起炎症等免疫反应,让mRNA快速分解,从而削弱CureVac的作用[5,6]。

BNT疫苗能有效对抗变异菌株。图//美国国防部长,CC2.0上世纪末,科学家发现细胞可以识别外来mRNA并快速分解,导致没有持久的mRNA疗法,于是研究了很多方法试图克服。最常见的策略如下:

00-1010 Drew weismann和Katalin Karik专注于“欺骗”。他们模仿细胞中天然RNA(如tRNA)的特性,在2005年开发出了替换RNA碱基的技术。用伪尿嘧啶(M1m1,N1-甲基假尿苷)代替尿嘧啶,有机会欺骗细胞认为mRNA是自身机体的成分,从而减少人体对mRNA疫苗的排斥[7]。

lass="wp-block-image size-large">

U/Uridine和m1Ψ/ N1-methylpseudouridine 的结构差异。From: PNAS

如下图,动物实验也证实,将 mRNA 的 U 换成 m1Ψ,能大幅地减缓 mRNA 的分解速率,提高疫苗的成功率。

此技术被辉瑞、Moderna採用,很可能也是其疫苗成功的关键。

mRNA中的硷基是否经取代,其保存与代谢的速度均受影响。图显示两种mRNA,局部注射于动物,检视其发光的强度,可了解其于体内持续的时间。Fro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策略2:各种方法优化mRNA硷基序列

而 CureVac 的策略偏重在「优化」,寻找各式各样可延长 mRNA 寿命、提高转录效率的手段,如:「优化非翻译区」和「优化硷基序列」 [3, 8, 9]。

「优化非翻译区」是指在 mRNA 中「不会被转译成蛋白质的区块」(如:5’ UTR),引入能增强转译效益的序列。而「优化硷基序列」是指在「不改变转译后胺基酸」序列的前题下,调整 AGUC 硷基的比例(如:减少 U 比例、增加 GC 比例) [8-10]。

CureVac 累积了非常多不同物种、不同蛋白质的 mRNA 资料,在设计疫苗时,希望藉此客制化地调整 mRNA、设计出较不易被细胞辨认、分解的 mRNA。

由一期试验结果,推测失败的可能原因

那么 CureVac 失败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未修饰的 mRNA」引起发炎、分解疫苗;也有人认为是「剂量不足」 [5, 6]。

我认为这两个论点都正确,很可能互为因果。可能是疫苗成分「被判定为外来物」,导致 mRNA 分解过快、疫苗失败。同时当疫苗成分被判定为外来物,也会引起严重发炎反应、无法再提高剂量而导致「剂量不足」,在此情况下,产生的保护力难以和另两支 mRNA 疫苗比肩。

mRNA疫苗设计策略简单比较[2]

各项比较\疫苗 辉瑞 莫德纳 CureVac
对抗分解策略 替换尿嘧啶为伪尿嘧啶 替换尿嘧啶为伪尿嘧啶 优化非翻译区和硷基序列
剂量 (μg) 30 100 12
保护力(%) 94 94 47

下图为该疫苗一期试验中,受试者不良反应结果 [11]。图中可发现,最高剂量、也是三期试验採用的 12μg 组别,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如:发烧、疲劳、头痛⋯⋯的比例有 100%,也就是「所有人都感到不舒服」。而「中等」和「严重」的比例也很高,超过九成的受试者感到「超过轻微程度的不舒服」。

从 CureVac 一期试验可判断,12μg 产生的不适感,应该颇为惊人。此结果也间接支持德鲁・魏斯曼教授的观点 :CureVac 的 RNA 硷基未做任何修饰,因此细胞认出 mRNA 为外来物、引起发炎、快速分解。

CureVac 一期试验中,不同剂量下,第 1, 2 针的不良反应比例、严重程度。中文资讯为本文作者提供。[11]

CureVac失败替免疫桥接研究打上问号

我国食品药物管理署在 6 月 10 日公布了国产 COVID-19 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标準,将以「抗体中和病毒效价」做为评估国产疫苗的疗效。换言之,食药署倾向认定「抗体中和病毒效=疫苗保护效力」 [12]。

但 CureVac 的失败,恐怕替食药署敲了一记警钟。

「抗体中和病毒效=疫苗保护效力」可能不成立?图/envato elements

而一篇有关免疫桥接研究的重要研究,5月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研究团队也假设「抗体中和病毒效价=疫苗保护效力」。他们使用七种疫苗的中和抗体效价、三期试验保护力进行计算,获得两者之间关係的模型,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后来的某些疫苗有得到某种程度的验证。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409.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