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物多样性之父威尔逊的Biophilia假说[71],人类一直具有亲近动物的本能,有研究指出,这种倾向甚至在人类婴儿期就已经有所体现[18,38,49]。目前,动物对人类构成如此吸引人的刺激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和物体相比,生物确实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据推测,这种反应背后的进化化学可能是由于其他生物对个体适应性的重要性[48,50]。
虽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furries被广泛认为是一群喜欢拟人化动物或动物形态动物的人类和非生物造物的爱好者,而furries fan/furry community就是由这些爱好者组成的社群[23,58,600]很多关于furry文化的学术文章都是在动物爱好者中讨论自我认同、社会处境或动物圈内的污名等问题[23,29,45,60,61,62],很少提及拟人化动物这类行为产生的原因。这一次,我们将利用文献综述来阐明野兽粉丝背后可能涉及的进化心理学机制。
野兽迷被广泛认为是喜欢拟人化动物或拟人化人类和非生物造物的一群粉丝。图//Julia Wolf
一、可爱是什么?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养猫狗之类的宠物而不是孩子?拟人化动物的卡通形象充斥着各种媒体和商品。他们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
00-1010生物之所以具有“可爱”的特征,是为了促进其父母或其他生物个体保护自己,降低被伤害的可能性[1,15,24,51,66]。在早期完全依赖照顾者维持和保护的物种中,这种反应具有明显的适应值,有助于增加后代的存活机会[39],有助于母亲专注于新生婴儿和依恋调整[67]。
00-1010虽然动物迷往往被描述成喜欢拟人动物的人,但在一定程度上,一些现实物种早已被我们视为拟人动物,比如最常见的宠物物种(即犬猫等。),在外形和行为上同时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所以,可爱也和拟人密切相关。
被认为是驯化的副产品,童年可爱的特征一直保持到成年[10,14,21],这个过程被称为幼态,被认为是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繁殖非攻击性行为所致[10]。
据推测,终生童年特征(婴儿脸或婴儿脸)的存在,可能是我们对动物,尤其是宠物产生吸引力的基础[3,13]。
童年的可爱特征一直保持到成年,这个过程叫做“少年延续现象”。图//GIPHY
1. 可爱就是正义?可爱与生物生存的关係
有没有一个所有物种都认为可爱的标准外貌?答案是肯定的!
婴儿图式(Baby schema),最早由动物行为学家Lorenz [39]提出,是指人类和动物婴儿中普遍存在的一组面部特征(如大头圆脸、额头高而突出、眼睛大、鼻子和嘴巴小)。在动物行为中,这种特定的特征配置被描述为一种先天的释放机制,可以触发对婴儿的关怀和情感取向,神经生理学也通过神经影像证明了其对人类育儿行为的促进作用。
虽然Lorenz说婴儿图式反应并不局限于人类[39],但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和调查都还在讨论人类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婴儿图式反应[4,36,37,66]。果不其然,可爱的标准似乎是主观的,最后,即使只是关于动物,也难逃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30]。
2.可爱吸引人的原因——幼态延续现象
之前讨论了人喜欢可爱生物的理论,但是要解释动物迷为什么喜欢动物图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前面讨论的大部分生物都是指自然生物,而不是人工加工的动物图片。为了更好的解释动物控对动物图片的喜爱,我们可以用超常刺激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生物和人工物体的效果差异。
超常刺激首先由动物行为学家丁伯根提出[68]
/sup>,是指能够引发生物产生出比自然状态下更强烈回馈的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多为人为製造,其中提到蛎鹬(Oystercatcher)、鸣禽(Songbird)及灰雁(Greylag goose)等鸟类都有偏好去孵育比起自己更大更醒目的假蛋的现象。参照 Barrett 所提到的[6, 7],超常刺激的型式与载体其实是非常多元的,而其中仅次于「性」的「可爱」,就是最常被各类媒体与商业利用的元素,虽然其文中未提及原因,但可爱确实往往与非人动物连结在一起,而根据许多文献,人类的确会倾向于偏爱他们认为主观上具有吸引力或可爱的真实或非真实动物[4, 26, 28, 34, 72]。
5.「人类喜欢拟人化动物」与「人类喜欢动物」要怎么类比?
Barrett 表示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充斥各种超常刺激[7],例如:垃圾食物、电玩、电视、色情创作及网路等,除此以外 Barrett 举出一款叫做 Cow Clickers 的社群游戏做例子,里面就有各式各样拥有超出常态可爱特徵的卡通乳牛,并且认为这类超常刺激有足够魅力去吸引人们去游玩,以及拥有悠久历史的泰迪熊玩偶,因为相较于真实物种拥有更大的前额及更短的鼻口部等婴儿特徵,它们才得以流行至今[6]。综上所述,以兽迷的角度,拥有上述特徵的拟人化动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基于触发亲生命假说里亲近动物的本能及婴儿图示反应的超常刺激,那么「人类喜欢拟人化动物」与「人类喜欢动物」是具有行为同源性[注2]behavioral homology)的可能性的确是值得被探讨的。
二、 人们对动物的态度
除了可不可爱外,当然还有许多複杂的机制也会影响人类对非人动物的态度,而且耐人寻味的,在某些方面兽圈里似乎也能看得到人类对其他动物态度的缩影。
1.人类或兽迷喜欢某些物种的前提
根据 Roberts 等人的研究[61],在兽圈这个社群里,成员与动物的连结也存在多样的面向,他们认为有三大因素:(1)对一个物种的欣赏或好感(2)与此物种有精神或神秘联系的感觉,以及(3)与这物种的认同感。事实上人类对动物态度的研究的确是一个极其複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演化、心理和文化等方面[65]。但是即使不考虑这些,人们对动物的物种倾向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本身固有的某些属性,如各种物种的身体和行为特徵很大程度上地影响着人类对动物的感知,并可以解释道为什么人们喜欢某些动物或讨厌某些动物[65]。
2.影响物种偏好差异的因素
看到这里必需承认的是,不管是ㄧ般人或是兽迷,现实上对所有动物的态度不可能都一致,如 Kellert 提到有许多因素决定了人类对于其他物种的偏好,如自然价值、人文价值、实用价值、美学价值……等[33]。关于对于某些物种的人类态度和相似性的大量文献表明,在亲缘关係上与人类接近,或在生理、行为或认知上与人类相似的动物往往是首选,且因为牠们会对人们产生更多正向的影响,所以牠们在动物福利和保育方面上往往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注[8, 28, 34, 44, 56, 69]。相比之下,人类对亲缘关係距离遥远的动物表现出消极态度(例如:爬虫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等[11, 32, 57])。类似的现象也反映在兽迷在兽设[注3](fursona)上面的选择,例如根据Plante等人调查到的样态可以发现,去除掉非现实物种,相比于亲缘关係较远的爬虫类及昆虫等,有更大比例的兽迷都比较偏好选择哺乳类(尤其是有长远驯化史的猫科及犬科)做为兽设[53, 54](表1)。
3.其他不同的观点
所以照上面所述,照理来讲特徵越接近人类的物种或虚拟形象会获得人类喜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例如根据恐怖谷理论(uncanny valley)[47],过于拟人化恐怕产生反效果[46, 64],而其中可能的演化学机制也有很多研究在探讨,例如避免病原体[63]、死亡凸显性[注4](mortality salience)[41]及面部认知失调[40]等。音乐剧— Cats 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剧中的角色造型常常被诟病落于恐怖谷中[52]。
Borgi 和 Cirulli 对幼儿园儿童对多种不同动物种类的偏好进行的分析后,确实符合 “相似性原则”(Similarity Principle)[69],其中显示出儿童对亲缘较近的哺乳类偏好的确显着大于亲缘较远的无脊椎动物[12](表2)。但在此研究中发现到另一个有趣的例外,与恐怖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其中与人亲缘最近的猴子反而显示出非常低的偏好水準,此外 Gerbasi 也在文中提到[23],在兽圈也有很少人使用非人灵长类做为兽设的现象。因为事实上人类对于灵长类的负面态度更多会来自于固有的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因素的影响[2, 43],这点身为台湾人的我们也应该感同身受,想想看台湾猕猴与游客居民的冲突到底有多严重就好。
除此之外,因为型态与行为上与人类相似,在一些文化中猴子常常被象徵着人类的兽性或劣根性[35],Beatson & Halloran 的研究也发现由死亡凸显性造成的一种相反于相似性原则的现象,尤其是当人类面对于非人灵长类时[9]。就像有些人或有些团体总是宣称自己喜欢动物、爱护动物,但是还是会下意识地将动物分门别类,这是本能使然不置可否,但关乎到公共利益时还是需要多点理性。
三、结语
虽然「人类喜欢拟人化动物」与「人类喜欢动物」这两种行为的关联性在学术上尚未有具体的研究,但是人类对于动物的态度本就属于人 – 动物交互作用,涉及演化学、心理学甚至是动物福利或生物保育学等领域,所以「人类喜欢拟人化动物」也算是种间接的人 – 动物交互作用(human-animal interaction)。虽然在兽迷研究中很少被提到[55],但是学界对于拟人化为动物福利所带来的利弊一直以来都有讨论,且争议不断[16, 17, 22],总之无论是拟人化或是超常刺激等,究竟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这里暂且不会评断,只希望能理性地讨论人类对动物的态度。
总结来说,人类喜欢拟人化动物是一种複杂的行为模式,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理论与概念,相信还有更多机制参与其中,但这部分就有待学界研究了。就如同性恋行为或更準确的同性求爱(same-sex courtship),在演化与行为学上的意义已被学界广泛地研究,并且在诸多物种内都有发现[5, 42, 59],藉由这些科学依据,社会也应该开始常态化地看待同为少数族群的兽迷。
四、注解
- 拟人化是一种将人类心理特徵归因于其他个体的自然态度[18]。
- 一个分类群或物种内,所观察到的行为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并且来自于共同的祖先,例如人类所有语言都具有行为同源性[70]。
- 一种代表自己的拟人化动物形象,而且兽设的选择与个人对于物种的偏好具有显着的关联性[61]。
- 以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出于对自己死亡的恐惧为前提,一种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用来抑制自己不可避免死亡意识所产生的焦虑[27]。
五、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424.html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