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私营新航天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新技术和新概念吸引风险投资,挑战传统航天产业,被称为news space)2.0。
新的空间创业公司通常规模较小。为了提高竞争力,它们经常通过兼并和收购或合资企业来加速工业增长。覆盖范围包括火箭、小卫星或卫星部件等领域,以破坏性的价格运作,加强与传统航天产业的竞争。
本文将分析和批量生产卫星精确部署到空间轨道,以提高空间任务的新功能和价值。盘点这一趋势下的创新技术和新航天产业。
论「快速量产卫星」的必要
新创航天创新卫星量产技术,使用商用(COTS)组件,快速切入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使用微型卫星每小时拍摄一次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并快速提供详细的图像;用卫星连接地面广大地区,构建太空网络;或者利用卫星开采小行星有价值的稀有矿物等等。
新卫星公司使用的商用零件是为小型或立方体卫星设计的。虽然体积小,但可以一起提供功能和服务,但比传统卫星大,数据产品堪比大卫星。量产卫星的优点是可以一次发射多颗卫星,发射费用比传统大型卫星便宜很多,缺点是设计/任务寿命更短。
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为了开发利基市场,新公司开发最低可行产品(MVP) 1。MVP卫星一旦建立,创业公司会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为了减轻重量和加快生产速度,MVP在设计中忽略了一些功能,如推进子系统、部分姿态控制(AOCS)或无备份设计等。从而快速进入市场。
美国Planet Labs公司的180遥测摄影卫星,Spire Global公司的110气象服务卫星,或挪威Iceye公司的10颗小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等。证明MVP可以用很少的预算制造并发射卫星到太空,并将数据发回地球。
美国行星实验室的德芙卫星。图/行星实验室脸书
快速量产的代价——卫星损坏率高
然而,随着商用航空电子部件的快速制造,在太空的高辐射环境中,卫星的损坏率可能很高。例如,新成立的PlanetLabs公司2设计并制造了著名的Doves Triple- CubeSat微型卫星。在2015年成立后,它发射了339颗3U高分辨率Dove遥测立方体卫星,但在2021年8月只有约180颗卫星仍在运行。
另一个案例是Spire Global公司从太空观测云数据和分析,提高了天气模型的预报能力。自成立以来,已经发射了140多颗卫星,目前有110个3U立方气象卫星星系在运行。
截至2021年9月14日,SpaceX的Starlink太空网络公司3已经发射了1791颗低轨道通信卫星,据统计,有125颗卫星出现故障或离开太空返回地球。目前空间网有1615颗低轨卫星来构建空间网,因此新空间的卫星损坏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从010年到1010年,大量微小或立方体卫星通过所谓的“公共汽车火箭”进入太空。如果卫星项目花费更多,他们可以乘一枚火箭进入太空。但大部分计划,在预算限制下,乘坐“巴士火箭”入轨,整个“群体”离开火箭,微/立方卫星以一种相当不受控制的方式围绕地球漂移。
福尔摩沙七号卫星在火箭上。图/科技部脸书这种“下车”的方法是有效的,但不是最好的方法。每颗卫星都可以拍照发下来,但个别卫星可能会聚在一起拍照,发回多余的图像。
对于通信卫星架构来说,“集群化”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因为在不受控制的卫星群中,表面只能随机覆盖。对于地面用户来说,无法定时接收监控数据,也无法忍受随时中断的通信。
搭公车上太空,立方卫星「以量取胜」
为了增加小卫星任务产生的产品价值,未来更精确的轨道部署将产生革命性的决定性关键,每颗卫星都将被更仔细、更周到地放置在精确的轨道上,使整个星系的价值大于各自任务的总和。
更精确的轨道部署将是任务规划的首要考虑。当混乱的星团转变为精心排列的星系,小卫星均匀分布,优化其覆盖范围和数据价值时,小卫星架构的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
优化「卫星系」的两种办法
有两种实现卫星系(Constellation)优化的方法,第一种是单独发射小卫星,或者一次发射两到三个在特殊的小型火箭上发射,这些火箭可以「随时随地」运送航太器,众多的小型火箭新创公司 Rocket Lab 和 Vector Space Systems 等,瞄準此新市场,计划将小型卫星运送到低轨太空。
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挑战,可能无法使其适用于所有星系。首先,大型星系需要大量发射,即使每週发射一枚火箭,完全部署一个星系也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其次发射费用按公斤计算,总经费也不便宜。
优化星系的第二种方法是为每个小卫星配备机载推进次系统,许多卫星可以共用火箭发射,例如由 SpaceX 的 Falcon 9 或 Falcon Heavy 等发射器的低每公斤成本发射,离开火箭以后就需要耗费自身燃料,抵达任务轨道。儘管所有飞行器都将成群离开火箭,但它们可以使用各自的推进系统分散到预先选择的各个轨道中,以优化星系均匀性。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机载推进系统提供额外的任务价值,例如通过补偿阻力来延长任务寿命,重新配置星系以弥补发射失误,或在寿命结束时使卫星脱离轨道,减少太空垃圾,但是燃料使用过多,减少任务寿命却也无可奈何。
成本太高?新型「微推进系统」问世
新太空 2.0 的新创公司,有许多小卫星没有包含推进次系统,主要是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成本太高,无法纳入 MVP。精确部署卫星所需的推进系统成本,市场上推进系统大部分是手工建造的,对于新创公司无法负担。设计、开发和製造过程,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生产。
但市场对于大量製造的机载推进系统需求强大,针对此问题,美国 Orbion Space Technology 以及 ExoTerra Resources 新创公司推出霍尔效应推进器(Aurora Hall-effect thruster),以及 Tethers Unlimited、Deep Space Industries 和 Momentus 公司,亦推出水离子推进器(Water Plasma propulsion),水离子推进装置,进入太空小型推进器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