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静,荷兰特温特大学技术哲学博士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能创造艺术吗?算法作品能叫艺术吗?
一些艺术家已经使用AI或算法创作作品,但直到2018年底,这两个问题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机会是,由法国艺术团队Obvious在AI(算法甘)协助下制作的画作《Edmond de Belamy》在2018年初拍出了1万欧元的天价,同年10月另一幅画作《Edmond》在世界著名的佳士得拍卖会上。虽然《显见》被批评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真的敲开了艺术的大门,把前两个问题抛给了世界。
法国艺术团队。图//显而易见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以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入手。从艺术角度的讨论很多,尤其是这两个问题是艺术领域的热门话题。相比之下,从技术角度的探索似乎很少,这可能是技术哲学可以提供思路的地方。
00-1010如果我们要谈论技术哲学,我们就不得不谈论马丁海德格尔。他的著名论文《关注技术的问题》(1954)可以说开启了整整一代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技术的批判和反思。海德格尔试图追问: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图/维基百科我们很容易想到技术部分,工程蓝图等。但是海德格尔说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的本质也决不是什么技术。海德格尔甚至认为用来解释“技术是什么”的传统分析不足以解释技术的本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银质圣杯之所以是今天的样子,可以拆解为四个因素:材质是银(物质原因)、杯子的样式(形式原因)、工匠制作(动机原因)、用于宗教仪式(目的原因)。但在海德格尔看来,四因论充其量是近因。真正的问题是,是什么让这四个因素走到一起,创造了圣杯?
海德格尔认为,这个“是什么”是一个叫做揭示的过程,即原本被掩盖的东西被看见并呈现出来。用一种略显不严谨但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一下:圣杯“注定”成为现在的样子,这是它最好的样子,而所谓的揭示,就是逐渐发现并实现这种“注定”的过程。但是这个揭示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呢?至少有两种方式,分别对应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想想工匠是如何制作圣杯的。他们需要对手中的材料非常熟悉,在打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手势、力度和角度,通过积累的经验,才能做出一件精致耐用的祭祀品。这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处理”世界并欢迎它最好的一面的行动,海德格尔称之为“催生”。显然,这并不是当今各种技术产品的制造方法。
巴伦西亚的圣杯。图/维基百科对于海德格尔来说,现代技术要粗糙得多。虽然它也很有启发性,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挑战。现代科技的目的不是一步步地迎来世界最好的一面,而是迫使大自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效率吐出——种对人类有益的被称为“资源”的东西。海德格尔著名的例子是莱茵河上的水力发电厂。为了发电,人类筑坝阻挡莱茵河,甚至破坏风景。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与在莱茵河上建一座木桥完全不同:木桥虽然也是一种技术,但它并没有阻断自然的运行,把莱茵河的水流变成供人类享用的资源。海德格尔甚至给这种揭示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Enframing。
海德格尔进一步论证了要实现这一挑战,我们必须能够精确地控制和预测自然,而这种精确性只能通过数学来实现。换句话说,“可控”和“可算”是两面。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技术并非源于现代科学,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人类已经有了向世界挑战的欲望和渴望,现代科学才得以产生。换句话说,科学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而不是相反。
把一切都变成资源的现代科技,最终会成为人类的牢笼,因为人类自己也开始被视为“资源”。——人力资源早已成为各大公司不可或缺的部门。海德格尔认为,解决这一悲剧的办法不是抛弃技术,而是回归艺术
一词本来就指「工艺」,既是工也是艺;换句话说,技术和艺术系出同源。现代社会之所以将两者视为不同、甚至对立的领域,是因为我们太过习惯 Challenging-Forth 这种 Revealing,导致全然忽略过往技术的另一条途径:Bringing-Forth。製作圣杯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圣杯既是技术物也是艺术品,原因无他,正是因为那是 Bringing-Forth——真正的 Art。
因此,从海德格的角度来看,Obvious 的各种作品很难称得上是艺术。一方面,Obvious 的作品奠基于演算法,而衆所皆知演算法就是数学,显然是海德格多所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它们缺乏创作者日积月累与世界打交道的缓慢过程,全然不是 Bringing-Forth 的成果。虽然 Obvious 的作品不一定是为了索取自然资源,但就海德格而言,这可能加强或複製了现代技术 Challenging-Forth 的世界观,如果我们接受了它们是艺术,那么艺术——与技术系出同源的 Art——成为救赎的机会将消失殆尽。
艺术的定义
就「真正」Art 的定义来说,技术物的原文 Artifact 的意义完全属实:製造出来的事实(arti-fact)。前面说过,真正的技术也是艺术,是 Bringing-Forth,带出事物最美好的一面,亦即实现它「真实」的样子。Arti(製造出来)的事物不一定是假的。我们之所以很常用 Arti 来暗示虚假,是因为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太习惯 Challenging-Forth 意义下的 Artifact。同样地,AI 里的 Arti 本身就属于高科技,所以从海德格的角度来说,AI 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艺术的创作者,更不可能能名列艺术家,除非 AI 能以传统 Bringing-Forth 的方式来创作——但显然不太可能。
我们不难感觉到,海德格对于技术和艺术的看法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当海德格追问「本质」问题并试图回答时,也就不得不排除那些在他看来不是本质的东西。这种对于 Art 的严格规定,似乎和当代艺术所强调的开放性与可能性相互扞格。多数艺术家总是在尝试新的手法、新的材料;虽有艺术家试图回到过去的工匠精神,但这毕竟不是多数。许多时候艺术仍被视为揭露真理/真实(truth)的途径(之一),但我们几乎不可能回到那种浪漫的 Bringing-Forth 的实践与时代。如果现代技术真如海德格所说,是人类与现代世界的牢笼,那么海德格的论述与观点本身,似乎也成为艺术的牢笼,将艺术关闭在一定的界线之内。
海德格的封闭性,技术哲学界也注意到了。技术哲学的后续发展,尤其是荷兰学派,试图超越海德格。正是在这一点上,荷兰技术哲学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Obvious 的艺术实践、它对于艺术的意义,并帮助我们回答两个核心问题。
转向荷兰技术哲学
当代技术哲学中荷兰学派的核心人物是 Peter-Paul Verbeek,其着作 What Things Do(2005)爬梳并评析了过往几位技术哲学家的论述,海德格佔据重要篇幅。Verbeek 认为,海德格对于技术本质的探问,实际上是从技术本身「向后退」,将技术还原到技术之所是的条件(condition)。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但后果往往指向悲观的结局:人类被技术所限制。这种观点也忽略了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虽然技术可能带来灾难与危害,但更多时候技术往往提供人类与社会许多的自由与可能。Verbeek 强调,与其向后追问技术是什么,不如「向前进」,探问「技术做什么」——这也正是书名的由来。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Verbeek 将眼光锁定在人类与技术的关係之上,认为技术桥架起人类与外在世界的双向关係:技术物影响外在世界如何呈现给(for)人类,亦即「世界是什么」,也影响人类应对(to)外在世界的行动,亦即「人类做什么」。例如,温度计呈现了一个有「度」的世界(而我们理所当然认为世界 是有「度」的);塑胶杯或纸杯的材质本身就暗示我们「用完即丢」 (即使没有使用手册告诉我们这么做)。换句话说,技术是一种中介物(mediator),中介了人类的经验(experience)与行动(praxis),不论设计师或製造者有无相关意图。将这两种技术中介合併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中介论(如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虽然身处两端之间,但它不是单纯的媒介物或中间物(intermediary),亦即,它并未忠实的再现「已经在那」(already-out-there)的世界,也不仅仅是传达人类的意志或想望。远红外线光谱仪只能呈现遥远恆星的特定面向,非远红外线所能呈现者皆被遗漏在人类视野之外;汽车被设计来方便人类移动,没有人预料到结果竟是每个驾驶都成为了移动污染的製造者。换句话说,技术两侧的人类与技术的之所是,并不是因为他/它们有什么本质或真实的存在(being),而是在与技术产生关係之后才生成的(becoming)。
聚焦人类—技术关係,让我们得以重新看待许多本来被视为专属人类的事务。例如,Verbeek 在续作 Moralizing Technology(2011)中论证,如果人类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行动都是技术中介的产物,那么伦理学就不能只是一门以人类为中心的学问,而必须考虑并纳入技术所能扮演的道德角色。也就是说,将一个道德决策或道德行为还原到人类的意向与思考并不足够;反之,我们应该把这些决策和行为视为人类和技术互动的产物。人类的确是能动者(agent),但光有人类不足以成事,真正的能动性(agency)存在「人类+技术」这个综合体之上。
更有甚者,如果道德决策和道德行为是技术中介的后果,那么道德标準很可能也是。亦即,什么是道德的、什么又是不道德的,这个判準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例如,隐私是从中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发展而浮现出来的价值,但在这几年达到高峰以后,随着各种 ICT 技术的广泛使用,千禧年世代却已不再把保护隐私看成重要的道德行为。同样地,Google Glass 问世之后,如果我们去看看使用者或试用者怎么讨论这项技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讨论的不只是技术本身,也包括如何重新协商和定义什么是隐私权。
如果我们随着荷兰技术哲学的脚步,转向技术做什么的问题,就会发现,技术中介论以及它的道德意涵,正好可以用于类比艺术,让我们重新诠释 Obvious 的行动能否算是艺术活动的问题。
艺术不只与人、也与物有关
首先,如果道德不是人类的专属事务,那么艺术亦然。我们常将艺术作品视为创作者意念或意图的展现,并试图从作品中读出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有时甚至有诠释正确与否的争议。但从技术中介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将艺术作品视为「创作者+创作工具」的产物:不只是创作者透过工具来呈现他/她的想法,所使用的工具也会反过来形塑他/她的表达。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创作者会找寻并尝试新的材料,从材料出发来创作、让材料「发声」。换句话说,艺术作品并非单纯由人类所创作,而是人类+技术这个「创作体」的共同成果。
一旦我们把艺术创作的单位从「人类」换成「人类+技术」,那么拿着画笔或雕刻刀来创作可以称为艺术活动,使用演算法来创作亦然——两者都是「创作体」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问 AI 能否成为艺术家,似乎不具意义。人类是艺术家,但人类从未不透过技术来创作(即使拿着树枝在地上画图,手上的树枝也算是技术);同样地,AI 当然可以是艺术家,但它即使是号称自学的机器学习,也不曾脱离人类的编程与资料输入。
当然,我们可能会问:「人类+画笔」可以展现创意,但一个靠着演算法运作的 AI 加上人类,能够展现任何创意吗?这个问题的预设其实是:创意意味着某种出乎意料或不期而遇,但数学无法给予我们这些,毕竟它是可计算并预测的。这正是许多人对演算法作品的质疑。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时候 AI 会丢出超乎编程人员预期之外的结果,有时候编程人员甚至无法在事后提出相关且合理的解释。这正是许多论者视 AI 为危险的原因,然而,这种「危险」却恰好反过来说明了 AI 也可以充满创意。
另一方面,技术中介论表明,「什么是道德」会随着技术而改变,那么「什么是艺术」又未尝不是?《观察者的技术》一书,足以说明这种现象。作者 Jonathan Crary 认为,艺术史经常把艺术家看成是观看方式的定义者,用艺术作品来引领大衆的视觉,但实际情况其实相反,是因为大众的观看方式早已转变,才使得某些形式的作品得已被视为艺术。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变与技术的发展互为表里。
Crary 论证,17-18 世纪的技术物「暗箱」,引领并反映当时人们——包括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观看方式:人类只是被动的观看者,外在世界会透过暗箱的透镜投影到墙上,既无扭曲也没变造。这种观看方式意味着人类如何认识世界:透过不断仔细描绘和收集外在世界的种种景象。在艺术上,是写实主义的盛行,而在科学上,则是博物学的当道。那是一个「所是即所见」的时代。然而,到了 19 世纪初期,这种观看方式一去不复返。
「后像」(afterimage)问题让人们开始不再信任眼睛,也怀疑「所是及所见」的基本预设。利用各种视觉暂留与错觉的技术产品大为盛行,其中以「立体试镜」(stereoscope)为最。这种技术的流行,造成并反映当时人们的观看方式:人类是主动的观看者,外在世界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人类能够确定的只有眼睛所见的景象;换句话说,所见及所是。这种观看方式带来了双重的吊诡:一方面,人类失去了对真实的信心和掌握,只能依赖眼前的各种影像,有时甚至认为那些影像才是真的;但另一方面,人类开始试图追逐甚至複製外在世界,以确保真实不会流失。之于前者,我们看到印象画派的兴起,认为「纯描绘」印在眼睛上的像(尤其是光和影)才是真正的真实;之于后者,则是摄影技术的发展,有的人认为摄影只是複製真实毫无创意,而有的人则认为摄影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透过 Crary,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发展确实改变了艺术的内涵。一方面,过往不被描绘的印象变成可以描绘的主题,甚至成为所谓现代艺术的发端;另外一方面,当所见比所是更加重要时候,视觉的各种可能性被完全打开,使得什么是艺术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就像当年有人争论印象派根本算不是好的艺术作品、有人大力质问摄影能否列为艺术,我们如今也在推敲 AI 或演算法的作品算能否算是艺术。这些正是艺术边界因为技术而悄悄改变的明证。
艺术与技术的相互敞开
AI 可以创作艺术吗?演算法的作品可以被称为艺术吗?这些问题,技术哲学可以提供一点想法。如果从传统的技术哲学(海德格)来看,答案是否定的。由于海德格认为现代技术的 Challenging-Forth 是一种糟糕的 Revealing,有违技术与艺术系出同源的 Bringing-Forth,并且反对现代科技所隐含的数学性与计算性,使得我们不得不导向AI或演算法和艺术相互排斥的结论。然而,这种观点限缩了艺术的开放性,也忽略了艺术不断挑战自我边界的各种实践。
当我们不再追问技术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也得以从艺术是什么的泥沼中逃脱。转向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让我们得以把艺术创作的行动者从人类转换成人类+技术这个综合体,并且再次将技术算进艺术内涵的变化之中。AI 当然可以创作艺术,但它从来不是独自创作,正如同过往的伟大艺术家也未曾脱离他/她的绘画工具。演算法的作品也有被视为艺术的可能,就像印象派和摄影都因为技术改变了艺术的内涵,而开始被称为艺术一样。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