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创造机器人,上帝创造人,人创造机器人

机器人的生命权力——《再.创世》专题 作者/高涌泉人有人权,

作者/高永泉人有人权。机器人是否也应该拥有某种类似人权的权力(姑且称之为“机器人权”)?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大众认可的标准答案,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机器人是否值得拥有机器人权。对于2021年最先进的机器人,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关掉它,就像我们可以随意关掉(或打开)最先进的苹果电脑一样。也就是说,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还没有先进到需要我们担心关机会不会影响它的福利(寿命)。但是未来呢?当比如一万年后(也许没那么久,也许一千年后?),已经是人类了(我后面会讨论这种情况的概率),人类应该允许机器人拥有人权吗?

机器人是否也应该有自己的人权。图//Pexels

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

对于这个假设性的问题,好莱坞已经给出了——的答案。你能想象到的情况,大概已经出现在科幻电影里了。有一种情况相当普遍。我举几部好看的电影为例来说明:

Ex(人工意识,又译机械纪;据说拉丁文书名的意思是“从机器上”)。影片中的女机器人,由它的主人设计,有足够的智力通过图灵测试,但她进一步发展了主人不知道的自主意识,最终杀死了把机器人作为娱乐工具追求自由的主人。银翼杀手(银翼杀手)。本片中的机器人是一个仿生人,从外表、语言到动作都与人类无异。与Ex玛奇纳里的机器人相比,它似乎更先进。但是它的机器人本质还是可以通过一个情绪反应的测试(类似测谎仪的功能)来揭示的,当然本片中的机器人也是为了避免被退休而被安排杀人的。我,机器人(机械公敌)。影片中的机器人在外表上与人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是为人类服务而生的,体力远超人类。所以他们必须遵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定律相矛盾;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前两条定律的情况下保护自己),而这部电影也让机器人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主角机器人甚至做梦),与人类发生冲突。以上三部科幻片的共同点是,人类制造的机器人最终会产生某种具有自由意志的心智,会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反抗人类的统治。这种“觉醒、反抗、胜利”的三部曲在其他科幻电影中也被广泛运用。(有HBO推出的热门科幻电视专辑《西部世界》,大致遵循这个套路。其实这种套路也出现在非科幻剧里。大概是这种励志之举很受欢迎,因为它满足了人类的某种心理需求。简而言之,我们从机器人科幻片中学到了两点:第一,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取决于机器人能否产生自我意识(心智),每个人都愿意相信机器人最终应该拥有这种能力;其次,无论我们应该给机器人多少“机器人人权”,恐怕都不重要,因为就像“人权是挣来的,不是施舍的”一样,“机器人人权”的内涵还是由机器人决定的。但是如果仔细推敲这两点,你会发现有很多可以质疑的地方。

科幻片中人类制造的机器人,最终会产生某种具有自由意志的心灵。图/PEX ELS

机器人适用心物二元论还是原子论?

首先,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我从来没有这样定义过,因为没有必要:我们都知道,虽然机器人在外观和行为上有很多种,但它们一定都是人工的。所以机器人是人造人(或人造工人),是用人类的材料制成的。所谓物质就是物质,当物质拆解到最后,就是各种原子。所以机器人都是原子组装的。但是人类不也是由原子组成的吗?为什么人不是机器人?或者说,人其实是机器人?也就是说,人只是一群按照某种特定指令(程序、算法)运行的原子而已!但是,从古至今,哲学家们一直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因为大家都想不通在这种假设下,自由意志(俗称灵魂)怎么会出现。如果不是,也就是说,灵魂和物质属于两个范畴(所谓二元论),那么当然,人不是机器人:人有灵魂,机器人没有。

但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并不相信二元论。比如古希腊原子论者就不相信独立灵魂的存在。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话说,原子主义者认为“身体、灵魂、所有物体和世界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自然现象和思维只是原子运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的空隙,原子的运动。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如果原子论终究是对的,那么人只是一种更好的机器人!

那么二元论和原子论哪个更合理呢?(当然,聪明的哲学家还发明了其他更复杂精致,或者更离奇有趣的东西。

理论,例如原子本身就是有意识之物体的说法等等,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探究。)自近代科学出现以来,由于物理、化学与生命科学以及电脑科学的快速进展,众多科学家自然地认为原子论的观(自然现象和思维都只是原子的运动而已)是一件合理的假设,理解意识如何出现在脑子里于是成为众多研究的目标。

认知思考的想像实验

美国哲学家瑟尔(John Searle)在 1980 年提出一项想像实验(类似的想法其他人也有),试图证明意识绝不是物质加上(电脑)程式就能产生的,具体说,即电脑不可能具有思考能力。他这个想像实验一般称为「中文房间论证」(Chinese room argument),让我用一个不同于瑟尔原始版本、但我想仍不失其意的简化版来说明这个论证:设想在某房间里有位美国哲学家,他不懂中文与日文,但是能够依据指令行事,房间里有个资料库,里面有一份中日文字对照表(对哲学家来说,这里的中日文字都只是奇怪的符号而已)及一本以英文写的中日文语法规则簿(即中日文字对照表内符号之间应遵循的关係),我们将一篇中文文章送进房里,这位先生就依据房间里的资料库,将这篇文章「翻译」成日文,然后送出房间。房间外的人会以为这篇文章是房间内有位懂中文与日文的人所做的翻译,但是瑟尔说房内的哲学家根本不知道他所经手的文章在讲些什么。

以行话说,瑟尔想示範的是掌握了「语法」(syntax)不意味就了解「语意」(semantics),而不了解语意就谈不上认知与思考。总之,瑟尔的重点是知道依据明确的规律来操弄符号(这是所谓「人工智慧(智能)」(AI)的功能)儘管有翻译的本事,但仍不具认知、理解与思考的能力,也就是他不相信电脑(AI)能够导致意识与心灵。瑟尔的讲法引发大量评论,有人主张自由意识根本是个幻觉(当然另有人说这么想的人错得离谱),也有人主张人脑与电脑有根本差异(但是究竟差异为何,则意见纷杂)等等。

在我的简化版本中,瑟尔的想像实验假设了机器翻译是行得通的(但是即便如此,机器还是没有意识可言),不过长久以来,机器翻译其实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然而近年来由于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机器翻译的水準已经颇为可观,儘管还算不上完美,但是已经不像更早些时,译文漏洞百出,明显就不是人为的。同样地,深度学习也让电脑下棋(无论是西洋棋或是围棋)的功力,远远超越人类棋手。在翻译与下棋之外,电脑还有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本事(传统的本事当然是其快速计算的能力),所以就算电脑还谈不上有真正的意识(无论这是什么意思)可言,不少人(包括我)已经感到震撼。

经深度学习后,电脑也可以下西洋棋。图/Pexels

对于意识等抽象概念的探讨,如果没有具体的例子作为对象,容易流于空泛,莫衷一是。目前在人类之外,什么东西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意识?动物是个明显的答案,无怪乎科学家与哲学家对于动物的心智很感兴趣。不过动物心智也不容易捉模,相关意见也一样纷杂。据说,主张心物二元论的笛卡尔就认为由于动物没有语言能力,因此谈不上具有心智,不过我想很多养过宠物的人恐不会接受这个见解。

动物的心智与生存权

我自己虽不养宠物,但全然认同(起码有些)动物是具有心智的。主因是我在过去五、六年间,迷上了在 YouTube上观赏对于白头鹰(bald eagle)的巢 24 小时全天候(晚上有红外光夜视)的实况转播。简单讲,整个情况就像电影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的白头鹰版——除了白头鹰的真实生活比虚假的楚门世界要有趣太多了。白头鹰是美国国鸟,曾一度列入濒临灭绝物种(endangered species)名单,后来在种种保护措施(包括禁止杀虫剂 DDT)下,族群数量才逐渐回升。白头鹰是美丽的大型鸟,位于食物链顶端,有王者气质,令人着迷。现在网路上可以找到很多位于世界各地的这种称为「白头鹰巢实况监视」(live bald eagle nest cam)的 YouTube 频道,我最早看的是一个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巢:多年来,有一对白头鹰固定在那里筑巢、育(鹰)婴,人类鹰迷们分别暱称公、母鹰为「总统先生」与「第一夫人」;它们每年秋季回到这里,修整离地数十公尺的巢、交配、产卵、孵卵、抚育幼鹰,直到幼鹰于初夏可以自行飞翔离巢。

位于食物链顶端,具有王者风範的白头鹰。图/Pexels

对于我这样刚入门的观鸟人,白头鹰的一切生活习性都很有意思。例如,幼鹰一但接连破壳而出,残酷的「手足竞争」(sibling rivalry)立即登场,父母不会介入这种(从观众留言可知,令不少人不忍心看的)天生的竞争,弟妹在受到兄姊的压制之后,很快学到要避开对方的攻击,并且如何在适当时机,迅速从父母口中抢到食物。又例如,公鹰规律地猎捕鱼、松鼠等动物回巢,转交母鹰餵食幼鹰。还有令我特别讶异的——父母会在下雨(雪)或大太阳时张开翅膀护着幼鹰。

观鹰久了,我发现自己能够预测老鹰的企图,或者说可以领会老鹰在「想」些什么、在动些什么「心思」。老鹰儘管没有语言,但是能够发声「呼唤」、「警告」、「恐吓」其他老鹰或其他生物。我一点也不怀疑白头鹰具有某种程度的心智。(知名哲学家奈格尔(Thomas Nagel)在 1974 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身为蝙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他此文的主张就是,不是蝙蝠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蝙蝠的主观感受是什么。我自以为多少了解白头鹰的心思,当然是不认同奈格尔的主张可以推广至白头鹰。)为什么白头鹰能够具有心智,而机器人没有?这就是当代心智研究的基本问题。我猜测关键在于演化与成长历史:白头鹰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而产生的物种,从出生至独立成熟也有个成长过程,而机器人却不是如此。

动物应该拥有生存权,尤其是那些我们觉得具有某种心智能力的动物,这是很多人认可的事(在很多社会这件事其实已经成为法律)。白头鹰的生存受到保护,数目也逐年增加,爱鹰人士都很高兴。但是如果白头鹰的数目因为保护而过度增加以至于影响了人类的利益呢?是不是白头鹰的生存权也应受到限制呢?(对于某些动物,这种情况不是已经出现了吗?)总之,动物权的範围操之于人类。

机器人目前的处境还远在动物之下,我看不出机器人如何能够因产生心智而改变这种状况。即便机器人因本事提高,让我们将它们如同白头鹰看待,它们生存权的範围大小,仍是取决于人类,除非它们的聪明才智超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动物。

人类目前的科技水準还处于初级阶段,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后,人类可以製造出和蚊子一样灵活的「机械蚊」,那时才开始来操心所谓机械人权的问题还不晚。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她是科学家》特辑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509.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