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有没有因为在脸书河上看到一张老照片或电影,而突然跌入由回忆构筑的时光走廊?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变回了年轻时的自己,重新体验了当时在那个剧情中经历过的感觉。放心吧!这只是一种“急性怀旧”的情感冲击。你没有生病,只是因为你年纪大了,有了足够的记忆,触发了你大脑中的“怀旧”机制。毕竟社会对你很残酷…不是吗?
《口头禅战记》中的七海贤者有一句话:“枕头上掉下来的头发越来越多,最爱吃的有蔬菜的面包从便利店里消失。只有积累这些微小的绝望,人才能成长。”——柯凡《童年崩坏》专题邀请读者重新审视童年的产物,让你的童年继续崩塌不停歇 (`) 。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怀旧的人”吗?
不管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我们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经历过“怀旧”。尤其是各种童年,总会在奇怪的时刻跳出来,提醒自己和记忆跑马灯一起长大的事实。
这也让怀旧成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在快乐和温暖中带着一点悲伤和空虚,因为我们知道“往事已不再”,我们只能下意识地去追寻只存在于脑海中的幻觉。
但是为什么会让人有“怀旧”的感觉呢?我们经常看到老一辈的人缅怀过去的美好,甚至推崇让新一代不可思议的价值观,或者过度美化一些灰暗的历史片段,让人怀疑这些长辈是不是来自一个平行宇宙。
但是不要急着批评这些长辈,想想自己的人生。你有童年的最爱吗?可能是一道菜,一个糖果品牌,一部漫画,甚至是一个朋友。这是你记忆中一个特别的地方。可能你不记得太多细节了。你只知道,每次想起这件事(或者他),你都会感到幸福和温暖,会情不自禁地重温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然而,在某个契机,你们又相遇了。说也奇怪,明明是一回事,却感觉少了点什么。
你无法像变魔术一样品尝美食,也无法被古老漫画的粗线条所感动,甚至无法在面对老友时感到疏离和尴尬。
“童年”断了。如果你觉得被骗了,那肯定有问题!可能食物配方变了,漫画扭曲了,人心也跟着变了。
但很遗憾,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成为的不是那些东西,而是你的记忆。
“留恋”是一种温暖中带着些许伤感的感情。有时候,重温童年的美食,却觉得无法和当年的情感相比。
无法客观的「情节记忆」
怀旧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研究课题。因为与一些简单的情绪相比,怀旧是一种非常复杂甚至“不简单”的情绪反应。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外界刺激只是怀旧情绪的引入,它仍然是一种基于记忆的心理活动,也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可能性。
大多数人的记忆并不准确。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吃银杏,而是记忆机制本来就复杂。除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程序性记忆和语义性记忆外,还有情景记忆,侧重于情节和情感。
比如今天你因为在会上说错话被老板严厉教育了一顿。你学到的“教训”,以及下一次如何应对同样情况的反思,都会被大脑归类为语义记忆,留着应急。你被骂时感受到的不快,老板的脸色,后台对你指指点点的同事,此刻肚子痛的身体不适,都会储存在剧情记忆里。
你找到钥匙了吗?记忆和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意味着剧情记忆很难做到完全客观,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当下情绪的影响。情绪越强烈,情节记忆在脑回路中的得分越深,被主观判断扭曲的程度越强。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提倡“爱的教育”和“零体罚”,避免孩子不懂事时体罚造成心理创伤,导致父母与孩子、师生关系出现不可挽回的裂痕。
不愉快记忆中的情绪会被大脑归类为“情景记忆”。情绪越强烈,情景记忆在脑回路中的得分就越深。这样把剧情记忆和情感捆绑在一起,有弊也有利。在心理治疗中,我们常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尽管人们会因负面经历而遭受心理创伤,但他们也能从正面经历中受益,从而使这些人
愉快的记忆成为往后人生重要的抗压资本。
而这份来自过往美好的疗癒效果,正是源自于「怀旧」最核心的机制。
无限美好的怀旧滤镜
根据近年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怀旧」情绪其实跟我们大脑的奖励迴路(reward system)有关。单纯启动某些记忆就只是在「回忆」,必须要同时活化奖励迴路、为这份记忆增添额外的「意义」,我们才能经验到那份既複杂又美好的怀旧感。
换言之,就算是再平淡的早年记忆,在奖励系统渲染下都能引发怀旧感的正向回馈。这可是比任何滤镜都还要厉害的特效,直接从认知层面美化记忆。
虽然我们还没办法真正釐清奖励系统与怀旧感之间的因果关係,却可以从实徵研究中摸索出这类情绪的「存在意义」。虽然可能不太直观,但「怀旧」其实是大脑的自保机制,特别是在认知到重大威胁、感到徬徨时,适时的怀旧感能帮助我们减轻压力,甚至是降低当下经验到的焦虑感。
特别是在面对重大转变,如学校毕业、公司离职、情侣分手,或甚至是生离死别的时候,因为我们对于不可逆的新生活感到不安,大脑会将相关回忆提取出来、搭配奖赏系统的正向情绪来安抚心绪。这些跑马灯能提醒我们「自己并不孤单」、「人生还是有很多值得开心的事」,最终起到定心凝神、自我培力的功效。
——不过,并不是每次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数百年前的三十年战争中,这份怀旧的「疗效」便被视为好发于战场的精神疾病。起因是有许多瑞士士兵在战场上听到家乡歌曲后战意全失,逼得指挥官不得不把这些毫无斗志的累赘送离前线,或是动用暴力胁迫他们拿起枪继续冲锋。
然而,这些士兵并不是真的生病,只是遇上「急性怀旧」的情感冲击。他们没有被压力击垮、失去活下去的动力,事实恰好相反:正因为回想起生命能有多麽美好,才更不愿意在这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平白死去。这显示,怀旧感也有帮助我们「否定现实」的效果。不是否定它的存在,而是否定当前这个现实的「价值」,维护记忆中那些美好的「正当性」。
恐怕旧爱不是最美,只是现实太不友善…
当你看到有人在感慨「以前还是比较好」,要记得这份评价除了不客观,它更是展现了这个人「适应不良」的事实。或许并不是客观环境变差,而是他主观的经验不断在恶化,让这些人在面对现实世界时需要仰赖怀旧情绪的止痛效果度日。
怀旧作为大脑的自保机制,它本身的存在是中性的。用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救人一命,依赖过度也可能造成人生停滞、难以成长。这其中的取捨,到头来还是要回到我们对待「改变」的态度上。
改变代表离开舒适圈,驶向充满不确定性与机缘的汪洋。在航行的过程中,怀旧感就像是身后的灯塔,虽然不一定能照亮前路,却可以成为重要的锚点、为我们指出家的方向。但若过度依赖灯塔,不敢走出它灯火照耀的範围,那我们终究哪里都不去了,只能在有限的範围内打转。
所以说,该怀旧时就尽量怀旧,但也别忘了我们回首,是为了让脚下踩得更稳、走得更远。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527.html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