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中研院研究,泛科学为宣传推广实施单位。
访谈杨子轩艺术设计林育南
青少年的亲子冲突研究
亲子冲突是台湾很多家庭的问题。作为家长,你有没有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最后却不开心?作为一个少年,你是否因为害怕“不孝”的压力,在和父母争吵时选择被动逃避,从来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好?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光辉接受采访时指出,冲突其实有积极意义。如果能将危机视为转折点,不仅可以缓解负面情绪,也是开启双方对话的第一步。
亲子关係好不好,爸妈、孩子想得不一样!
“你和父母能像朋友一样互动吗?叶光辉曾经在一次大学课堂上问过这个问题,只有几个同学举手。
三十年前,叶光辉担任张老师中心的督导时,观察到亲子冲突是台湾省许多家庭的通病。他还从研究中发现,父母和孩子对亲子关系的认知往往相差甚远:父母自以为和孩子很亲近,但实际上孩子的抱怨却是没完没了的。
突出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矛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而台湾省的老人爱说“儿女有耳无口”(儿女有耳无口)。传统文化强调和为贵,顶嘴是“没大没小”,忍是“不损和为贵”。即使孩子有不同的自我期望,也可能在家庭孝顺的压力下压抑自己,不敢积极沟通,积累起无尽的抱怨。而我的父母则以为“我是为你好”,每天忙忙碌碌,最后却被指责为直升机父母、老虎父母,自然满腹委屈。
叶光辉提到,中国文化重视家庭,倾向集体主义,“孝”和“和”是两个关键要素,但如果没有平等的沟通,往往会播下亲子冲突的种子。
亲子冲突是台湾省家庭最常见的问题。部分原因是,在强调和谐和孝道的文化传统下,青少年和父母很难建立平等的沟通模式,更倾向于回避问题,减少纠纷。图/istock
怨恨感是青少年的大敌
和父母孩子吵架固然令人不安,但亲子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2013年,叶光辉团队发现,亲子冲突导致的负面情绪会引起青少年的各种问题行为,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不同的问题行为。常见的负面情绪有:
威胁:大部分家长控制着青少年的生活资源。如果父母在争执中经常使用“再试一次”、“以后不要拿零花钱”等骂人和严厉惩罚的手段,孩子可能会在不对等的权力下感到威胁,陷入焦虑。自责:“我这么做不只是为了你!”“辛辛苦苦挣钱养活你,你却这样对我!传统孝道的压力和父母无意识的情感勒索会让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过度自责容易导致青少年行为退缩和自我孤立。暴怒感: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风暴期。如果孩子认为错不在自己,自尊心受到打击,可能会在无法调节控制的时候产生暴怒感,转而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内心失控的疯狂。怨恨:怨恨的影响最大!当青少年长期感到委屈、委屈、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者因为处处受制于父母,试图争取却没有成功时,可能会心生怨恨,最终选择压抑自己,心生怨恨。研究发现,怨恨会导致最消极的行为,包括不健康的身心症状、退缩、攻击、侵犯等越轨行为。负面情绪是关键机制,使亲子冲突产生后续负面伤害,进而因问题行为产生新的冲突,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怨恨的影响最大。有图有物/研究(来源叶光辉)
冲突都是负面的吗?危机也能是转机!
,我们可以找到青少年不同问题行为的根源。下一步,我们将有机会寻求解决方案,这听起来像是亲子研究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然而,叶光辉停了下来。“过去的研究思路是找出冲突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冲突。但是,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是很正常的。」
他重新思考了核心问题:冲突只会导致有问题的行为吗?所有的冲突都只是负面的吗?
“冲突之所以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因为当我们停留在负面情绪中,陷入不断反刍造成的恶性循环时,就不会有多余的心理能量去“处理冲突”。叶光辉指出了关键原因。
换句话说,冲突不一定是破坏关系,造成亲子压力的凶手。负面情绪是关键催化剂!如果没有负面情绪“火上浇油”,冲突可能不会带来很大伤害。
因此,叶光辉将他的问题意识从“如何避免冲突”转变为“如何面对和处理冲突”
冲突」,进一步探讨在冲突发生后,如何降低负面情绪的爆发。他花了两年重新建立理论系统,找出了如何让冲突事件不导向负面伤害的两大关键。
正面看待冲突:吵架虽然讨厌但有用!
首先是:个人如何看待冲突。
叶光辉解释,吵架争执有时不一定涉及是非,只是彼此价值观不同、意见不一,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然而,在以和为贵的文化标準下,冲突便成了「关係破坏者」,当我们总是从负面角度看待冲突,就容易将其视为压力来源。一有意见不合就感觉自己被打压、被否定,萌生负面情绪。
因此,叶光辉提出「功能性冲突评估」的概念,也就是个人是否能看见冲突事件的功能、正面意义。
简单来说,如果个人能正向的看待冲突,把冲突当成对话的机会,也就更容易缓解负面情绪。
这个认知扭转了冲突的意义。在功能性评估下,危机也能是转机,「吵架」其实是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
适当表达:忍耐、沉澱反思后再沟通
但是,光有正向心态也不能解决冲突。毕竟,再怎么乐观积极地看待争执,争执当下难免心烦意乱、愤怒难过。
因此第二个关键是:情绪产生后,个人如何排解负面情绪,之后又如何面对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情绪调控策略」。
叶光辉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兼具历程性与华人情绪观的「适当表达策略」,是青少年处理亲子冲突的好对策。
什么是适当表达策略?具体来说,包含「策略性抑制」、「品味-自我省思」、「情绪表达」三个阶段。
冲突爆发之际,爸妈与孩子都会感到愤怒或难过,在情绪高涨下,双方很难达成共识。情急下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伤人伤己的双面刃,这时最好先「策略性的」忍住情绪、暂时离开,彼此各退一步,也让自己冷静下来。
「策略性抑制」和逃避压抑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进入下一阶段。情绪慢慢冷静后,尝试抽离自身角度,不要一直陷入「为什么妈妈总爱拿我跟别人比?」「为什么爸爸都不相信我?」试着用第三人、观察者的角度跳开反思:为什么我会有这些情绪反应?(一听到某个关键字就跳脚?特别讨厌和谁比较……?)这些是不是和过去的互动经验有关?透过体察情绪、自我省思釐清情绪的根源,有助于理解自己与爸妈的感受。
最后,不要放弃沟通!选择适当时机,例如双方心情好或闲暇放松时,主动向父母表达感受,谈谈自己为什么生气、了解爸妈的情绪,重新开启对话。
叶光辉分析,过往西方的情绪调控研究多半强调单一策略的优劣,例如,比起强忍情绪,转移注意比较能缓解负面情绪等。
但适当表达策略是「集合体」,也就是採用多重策略、循序渐进,呈现情绪调控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前一策略可以帮助实践下一个策略!表达需要反思、反思需要独处,情绪调控并不是独立运作。
这个思维转向,也正是情绪研究跳脱西方传统心理学的洞见。
数据调查:採用哪种策略,亲子关係最佳?
有了理论作基础,叶光辉也进一步从实证研究确认,不同的表达策略,真的会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係和个人幸福感吗?
叶光辉与台大心理系博士生何文泽等人的研究团队,以台湾北部两所学校高一生为受试对象,共 761 名样本进行实徵分析。研究依照情绪调控策略量表,区分出三种青少年面对冲突的反应策略:压抑、重新评估、适当表达。
「压抑」偏向忍耐隐藏,好比用掩藏感受来控制情绪、生气或伤心时不显露出来。「重新评估」则像是转移焦点,想一些好的事情让心情好转,或是改变想法(爸妈也是为我好、不参加营队也没什么关係)让自己不再那么生气、难过。「适当表达」策略,是经过情绪、思考转换的历程,再进行持续沟通,包括选择适当时机表达感受、主动让父母了解我的情绪。
结果如何?
在亲子关係上,採取「适当表达」策略的青少年和父母关係最好,其次为「重新评估」,最差则是「压抑」。在个人的身心适应度,「适当表达」、「重新评估」差异不大,「压抑」型的青少年自我感觉最差。
总结来看,适当表达型的青少年,个人身心状态、亲子关係都比较好。
从质性访谈也发现,适当表达策略除了有助于理解双方立场、训练解决冲突的能力,青少年与父母的关係也更紧密。
华人亲子冲突如何解?先别怕吵架!
综观东、西方文化差异,叶光辉分析,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面对冲突时习惯直球对决。相较之下,华人社会的目标则是集体主义,关係优先于个人,倾向用全观式思维(holistic thinking)看待冲突,以「大局」、维持外在世界的和谐为重,因此常会用「忍」来因应,忍耐情绪、也忍耐对彼此的不满,避免争执。
「但是,避免冲突是糟糕的和谐。」叶光辉强调,纯粹的忍耐仅是消极逃避、「同而不和」,表面虚假的和谐其实无济于事。
那要怎么达到「合而不同」的境界?
一方面,不需害怕冲突,试着看见冲突的正面意义,将危机化为转机,这也是功能性冲突评估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正确的」运用忍耐策略。
华人所熟悉的忍,固然可以在冲突当下缓解彼此的情绪,但叶光辉指出,这应该只是暂时性、策略性;更重要的是在情绪冷却后,寻找适当时机沟通。「先忍耐、后沟通」是适当表达策略的核心精神,不管父母或子女皆适用。
沟通需要同理,尝试看见彼此的状态与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回馈。长年研究亲子关係,叶光辉温和地提醒父母与青少年:
了解对方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关係导向」,因为关係一旦被破坏,要再重新建立就得花很大很大的力气。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