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视差?为什么会让古天文学家认为地球不会动?3354天文学中的距离(2)

什么是「视差」?为何它让古天文学家以为地球不会动?——天文学

作者|许诗颖本文转载自案例科学期刊《天有多大?宇宙中的距离(2)—从太阳到邻近恆星》。

视差是天文学家经常用来测量距离的好工具。有了视差,我们就可以精确测量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进而测量周围恒星的距离。目前的直接测距方法中,视差是最远的能量测量,目前的极限是10000光年左右。天文学家使用视差的概念已经很长时间了。然而,在中世纪,视差测量的结果导致当代天文学家得出地球不会移动的结论.

图//pix abay

太阳的距离:金星凌日、视差法

& lt;天空有多大?宇宙中的距离(1)——从地球到太阳提到我们在金星凌日的时候,可以通过“视差”来测量地球到金星的距离,间接得到到太阳的距离。“视差”就是“由于观察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位置也不同”的现象。读者可以试一试。伸出一个手指比一个“1”要好,放在眼前50厘米左右。然后交替闭上眼睛。如果读者真的这么做了,应该会发现手指在与背景对比下大大地来回跳动。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背景不是静止的,而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

图1:视差示意图。观察位置不同,不同距离的物体相对位置也会不同。近距离的物体差别会更大。图/维基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几个结论:(1)从不同的眼睛向外看,看到物体的位置不同。这种现象就是视差;以及(2)距离越近的东西,差异越大,即视差越明显(图1)。我们可以根据这种视差的效果来计算物体的距离。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眼睛判断距离的方式!距离我们左右眼不同距离的物体位置是不一样的。经过大脑对两幅图像的判断,我们就可以得到距离信息。这也是VR真实感立体画面的原理。开发人员首先计算每个物体在自己的距离上用双眼看到的视差效果。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给两只眼睛不同的画面,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合成立体图像!

“两个观察位置之间的距离”称为“基线”,它会影响视差的效果。一般来说,基线越长,视差越明显。如前所述,“物体越近,视差就会越明显。换句话说,太远的东西,视差不太可能被观察到。天文学家要尽可能的拓宽基线,对相距较远的两个地方的天体进行观测,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得到这些天体的距离。当金星凌日发生时,科学家们正在寻找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对地球进行观测,以便测量金星更精确的视差,并将其转换为金星的距离,最终计算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00-1010恒星当然有视差。说到测量恒星视差,就不得不提16世纪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尼。那时候还是一个我们在争论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时代。他想用星星的时差来推断地球会不会动。如果“日心说”是对的,那么恒星的视差应该是根据地球的位置来看的。如果“地心说”是正确的,那么因为地球的位置不变,所以无论怎么观察,星星都不会出现视差。

在“日心说”的假设下,最远的两个观测点在哪里?不是地球的两端,而是“相隔半年的地球”!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周,那么相隔6个月的地球就在太阳的两端,距离比地球两端大很多(见图2)!既然两个观测点都是太阳两端的地球,那就意味着基线(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用前面的方法得到的“日地距离”越精确,用视差法测到恒星的距离就越精确。

图二。图/网络天文馆为了精确测量恒星的位置,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天文台。第谷是丹麦贵族!他直接花钱建了一个天文台来测量和记录恒星的位置,却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测不到恒星的视差。这代表了两种可能,一种是“地球不动”,一种是“恒星太远”。第谷认为,如果星星真的那么遥远,我们还能从地球上看到它们,那它们就太大了!他认为不太可能,于是认定地球不会动。

那是哪里出了问题?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用卷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当然,厚度怎么测都是0厘米!”事实上,第谷的推断是完全合理的。之所以测不到恒星视差,真的是因为恒星太远,所以视差太小看不到。从现代的资料,我们可以追溯到他当时的情况。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距离4.22光年。生产

生的视差比第谷使用的天文台精密度还要更小了好几倍!他所推估这些恆星的大小从现在眼光来看也非不合理,只是真的难以想像。

现在的我们有了更良好的仪器,已经可以靠视差来推算恆星的距离了。不过视差法旷日费时,倒也不难理解,毕竟要有好的基线要等半年啊……而且仪器的辨识率也是有极限的,目前视差法的极限差不多是 10 微角秒(1 角秒为 1/360 度) [2],相当于十亿分之一度!换算成能量测到的距离极限,差不多是 1 万 6 千光年左右。听起来很多吗?银河系的直径约 10 万至 18 万光年,这个距离极限连银河系都看不穿。所以视差法虽然好用,但只能拿来测量邻近恆星的距离(见图 3)。

图 3:哈伯太空望远镜所能精準定位距离的恆星範围。内层是过去的极限约1,600光年,外圈是现在的极限,约10,000光年。虽然已经很厉害了,但其实连银河系都还看不穿。图/改自 NASA, ESA, A. Feild (STScI), A. Riess (JHU/STScI), S. Casertano (STScI/JHU), J. Anderson and J. MacKenty (STScI), and A. Filippenk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视差法是直接量测距离的尽头了。想要把银河系看穿、想要知道银河系中其他成员们的距离,我们得开始「间接量测」。先做出一些物理学上的假设,才能够「猜」出距离。想要知道更遥远的距离,则需要更多的假设,这个概念叫做「宇宙距离阶梯(cosmic distance ladder)」。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带大家进行恆星的「人口普查」,并且利用普查结果来得到更遥远的距离。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548.html

(0)

相关推荐